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无法偿还贷款

中国企业在扩张中积攒了如山的债务,而全世界的投资和借贷者也争相给它们送去更多的资金。账单即将到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显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感受到30年来最严重经济放缓的压力。

两家备受瞩目的公司——一家是由政府运营的大型贸易公司,另一家是由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支持的企业集团——最近也加入了一长串现金短缺以致无法偿还债务的中国企业之列。中国企业借方今年已经出现近20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

与中国整体经济相比,这个数字很小,但是造成的损害正在上升。未来两年,中国企业将有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其中包括全球贷款和投资者的2000多亿美元。中国现在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弄清它将允许哪些公司倒闭。北京的中央政府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保持着严格的控制,经常通过救助公司来保住工作岗位。但中国政府已表现出更多让企业破产的意愿,以此教训它们不要过度借贷,而许多地方政府现在缺乏资金来帮助本地的龙头企业。

“一旦政府承认问题已经足够严重,它就必须开始谨慎地决定在哪里进行干预,”咨询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中国研究主管洛根·赖特(Logan Wright)表示。中国的违约率一度很低,但现在正在上升。中国企业的违约贷款价值已经超过了2018年的总额。“还没完呢,”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的中国信贷专家李国宜(Christopher Lee)表示。“我们预计违约率还将上升。还有其他许多公司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运营。”

上周,一家名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企业未能按期偿付2.84亿美元的债券。这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该公司的大股东是北京大学的金融部门,该校是中国最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方正集团在证券交易、半导体和房地产领域都有投资,公司表示其流动性正在收紧,并正在“积极寻求融资”,以偿还债券。
方正集团发表声明的前一周,中国大型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天津物产集团成为20年来首家未能按时向外国投资者偿债的国有企业。该集团由天津市政府控制,目前欠下外国银行12.5亿美元的债务。

“情况相当棘手,”李国宜说。“许多投资者原本预计天津物产集团至少会偿还其海外债务。”李国宜提到自身也有债务问题的天津市政府,“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再支持它了。”天津物产集团和方正集团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中国金融体系在巨额借贷狂潮的重压下举步维艰,债券市场的动荡只是它所面临的众多震荡之一。十年前,当全球金融危机威胁到世界经济增长时,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修建道路和桥梁,创造就业机会。为了筹集资金,银行大量放贷,地方政府也开始举债。

就经济规模而言,这一举措带来了单个国家中规模最大的信贷扩张。银行系统的规模增加了四倍多,从2008年底的9万亿美元增加到今天的40万亿美元。
两年前,官员们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取缔了不守规则的影子银行产业,在这样的银行中,不透明的平台将借款人与愿意用金钱换取巨额回报的贷款人联系在一起。政府还允许更多的公司破产,希望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肆意挥霍的公司是可以垮掉的。国家支持的银行被告知要收回国有企业的低息资金,并控制高风险贷款。随后,中国政府削减了地方政府曾享有的相当一部分财政援助。

因此,对许多公司来说,获得资金变得更加困难,或者代价更加昂贵。今年5月,中国监管机构接管了包商银行,这样的做法是20年来的第一次。对此,全国各地的小银行的反应是提高了向风险较高的银行和公司发放贷款的利率。这反过来又给需要资金帮助的公司带来了更大压力。

但监管机构此举无异于走钢丝。贷款放缓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北京仍在寻找向金融体系注入新资金的途径,同时也在努力清理一些最大的借贷者留下的烂摊子。“你可以把油从车里取出来,但这会产生问题,”赖特说。“如果让汽车由另一种动力驱动,你就不可能让它以同样的速度行驶。”虽然大部分贷款来自银行,但中国借款人越来越多地转向债券市场,以获得经营业务所需的资金。现在账单就要到期了。

据标准普尔全球称,中国企业必须偿还900亿美元的美元债务,这意味着这些贷款机构是全球企业和中国以外的投资者。2021年,还将有1100亿美元到期。在国内,中国企业明年将向债券持有人支付6946亿美元,2021年将支付7060亿美元。

中国官员警告影子银行风险

中国牢牢控制着金融体系,有能力为出现的问题提供资金,从而降低发生严重金融崩溃的可能性。不过,如果债券违约继续增加、投资者和银行变得警惕、企业无法再获得维持运营所需的现金,麻烦可能会越来越多。“你看到一两家公司倒闭,然后,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更担心自己的债券得不到偿还,”北京咨询公司策伟(Trivium)的创始人安德鲁·波尔克(Andrew Polk)说。“以前你可以将债券展期,但当不确定性上升时,人们就不太愿意给你回旋的余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