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商合作收购海外工业机器人企业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国企业接连收购海外企业。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培育该行业之后,收购的动向活跃,包括计划在内,中国企业在过去4年间收购、出资的海外企业至少有13家。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美围绕机器人等知识产权展开攻防,但是尽管美国进行牵制,但中国并未放慢步调,反而加强了攻势。

中国大型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南京埃斯顿自动化最近公布了对德国老牌机器人制造商的收购计划,该公司董事长吴波表示,希望通过收购获取全新的创新性的技术。

收购对象为1919年创立的德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克鲁斯(CLOOS)”。该公司以制造焊接汽车用钢板的焊接机器人见长,预计收购额将达230亿日元。收购方案已经获得了德国政府的批准,预定年内完成收购。

克鲁斯将成为埃斯顿自动化收购的第5家海外企业。埃斯顿2017年相继收购了英国翠欧(TRIO)等3家企业,在中国企业中的收购攻势也十分引人注目。

埃斯顿自动化是以汽车和家电行业用焊接机器人等为主力业务的中国新兴企业。不过,通过接二连三地收购,2018财年(截止2018年12月)的销售额约为14亿元,猛增至2015财年的3倍。

其他中国企业最近对海外企业的收购也接连不断。生产机器人控制用系统的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预定11月底之前,以约6500万美元(80亿日元)收购擅长生产汽车行业用机器人的德国NIMAK集团。

工业机器人是汽车和飞机等众多产品生产工序的核心装置,也是生产技术集中的知识产权群,需要长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该领域落后于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日美欧发达国家。

在世界市场上,以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企业瑞士ABB为首,德国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等4家企业的全球占有率达到80%。ABB机器人业务的年销售额约为1万亿日元。在这样的垄断市场内,想收购也很难找到相应的企业。而中国最大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的年销售额也不过才30亿元(2018财年,约合日元450亿日元),并不具有很强的经营体力。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收购海外企业,是因为有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从各企业公开的资料看,例如,安徽的埃夫特智能装备仅2018年就至少获得了1.7亿元的政府补贴,埃斯顿自动化也获得了约3000万元的补贴。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千方百计地对工业机器人业务提供支持。例如,对新采购机器人的企业提供补贴,浙江省补贴采购金额的约1成,河南省最高补贴300万元,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

可以说中国正在官民合作强化工业机器人产业,但是在中美继续推进贸易磋商的背景下,这种做法受到美国批评。美方主张巨额政府补贴以及通过收购、出资海外企业强制技术转让的做法扭曲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过去4年中国企业收购出资13家海外企业来看,中国方面似乎完全不打算妥协。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从成立的历史也可以看出与政府联系很强。埃夫特由大型国有企业厂商奇瑞汽车于2007年出资成立。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也是由政府旗下的研究机构在2000年设立,这些企业如今也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

日本经济新闻访问辽宁省沈阳市的沈阳新松的总部,看到展厅里摆放着许多机器人。新松的高管自信满满地表示,品质和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差距已经不大。通过收购提升实力的该公司如今的客户包括德国宝马等海外大型企业,2018财年(截止2018年12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6%,表现坚挺。

在占世界市场(2018年约为1.1267万亿日元)3成的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中国,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整体的存在感正在提升。预计2019年中国厂商的出货量份额将增至3成左右。日本一家大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高管也表示,“切实感觉中国企业的实力提升。虽然技术实力还存在差距,不过中国企业绝对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手”,对中国企业的警惕感似乎是前所未有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