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库存积压情况严重

调查中日美欧的3900家主要企业的库存情况发现,除中国之外,各地区均处于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以后的最高水平。受中美贸易战等的影响,库存迅速增加。在半导体等部分企业,预计今后库存有望减少,但与过去相比,去库存进展缓慢,今后的生产复苏有可能欠缺强劲势头。

QUICK FactSet调查了2019年7~9月等最近一个季度结算期末的库存。由于是比较不同国家的情况,统一换算为美元。为了调查库存相较于销售额是多还是少,使用了“库存周转天数”指标。显示从制造出产品和商品到完成销售的时间,时间越长,表示库存在公司内部积压的情况越严重。按行业来看,机械(87天)、化工(56天)、半导体与电子(47天)、汽车(48天)等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显著变长。与2010年相比,机械行业延长21天,化工延长7天。北美平均为52天,欧洲为55天,均比1年前增加2天,超过存在“中国冲击”影响的2016年。日本增加4天,达到57天,超过雷曼危机后的2009年。

中国的经济减速和中美贸易战成为逆风,制造业的库存水平正在提高。

发那科的7~9月库存周转天数达到110天,比1年前增加23天。中国的汽车和半导体厂商抑制设备投资,该公司定为主力的工业机器人等工厂自动化相关设备的销售下滑。

欧洲最大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7~9月的周转天数为74天,延长7天。由于化学品价格下跌和经济恶化,在欧美的销售低迷。

如果库存增加,企业就难以顺利回收用于生产的资金,运营资金将膨胀。期间越长,账面亏损的风险越会提高。另一方面,清理库存的降价将导致盈利恶化。经营者的心理恶化,往往会对设备投资等变得慎重。

中美贸易战构成直接打击的是世界最大监控摄像头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了禁止美国政府机构采购等措施,该公司9月底的库存额达到98亿元,比年初增加7成以上。

对世界大型存储器半导体企业美国美光科技来说,半导体行情构成打击。6~8月的库存周转天数达到94天,同比增加56天。由于截至市场保持强劲的去年底进行增产的反向影响,库存出现激增,调整库存预计需要较长时间。不过,该公司表示“半导体需求出现复苏迹象,我们的库存情况也将趋于改善”,显示出乐观态度。

有观点认为,对制造业业绩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经济“2020年也将处于较低增长水平”(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的中国室主任研究员佐藤直昭)。这是因为中美贸易战导致投资意愿下降。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嶌峰义清指出,“(由于库存处于高水平)基于过去的库存周期模式预计于明年4~6月结束的去库存或将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