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钱多政府钱少

企业从银行借来家庭积攒的资金,对工厂等展开投资,以推动经济再次扩张——日美欧这种资金的循环正在发生异常变化。2000年代以后,日美欧的企业部门不用尽赚到的金钱的格局固定下来。即便已步入老龄化,家庭仍在持续积蓄资金。一方面,以猛烈的势头借贷过剩资金的则是政府,情况变得与以往的一般认识有所不同的日美欧经济将走向何方?

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分为企业、家庭、政府和海外等4个部分。关注资金流动的“资金循环”统计显示,企业在传统上通过借贷来花费比收入更多的资金,属于“资金不足”的主体。

另一方面,家庭一般来说则呈现为了将来而储蓄一部分收入的“资金过剩”状态。家庭的储蓄通过金融机构流向企业,企业为了推出新商品和服务而建设工厂和店铺。这种机制一直支撑着经济增长。按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1960~1980年代的日美企业大体上维持2~7%左右的资金不足。  不过,在2000年代情况为之一变。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日美欧的企业部门合计自2002年起维持资金过剩的趋势,之后截至2018年累计超过10万亿美元。企业只在盈利的范围内展开投资的情况浮现。

日本企业因1990年代后半期的金融危机而减少贷款,抑制了投资。美国也受2008年的雷曼危机影响,抱着资金不放的企业出现增加。

背后存在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日美欧经济中,制造业的基地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数字产业等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此,展开像制造业那样的巨额设备投资的必要性下降。其代表是美国IT巨头“GAFA(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的净现金收支最近5年合计盈余约1000亿美元。

日本一桥大学的祝迫得夫教授认为“看似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由于潜在增长率低迷,企业难以找到有望获得相应回报的项目。信用等级低的企业的债务膨胀令人担忧,但从整体来看,被健全的企业的储蓄抵消。使用途径也多为再融资和投机性的企业收购等无法带来健康增长的情况。

从家庭收支来看,过剩资金的增加日趋明显。日美欧迈向老龄化,本来不断动用储蓄的情况理应增加。但由于长寿化影响,人们对晚年的不安突出,长期工作、持续积攒金钱的人正在增加。

一手借用这些过剩资金的是政府。在日美欧,过去30年政府部门的资金不足金额累计达到37万亿美元,企业和家庭的过剩资金(34万亿美元)全部被吸收。即便如此,以日欧为中心,很多国家的国债收益率降至负值区间。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Jean Blanchard)表示“国家背负债务,或许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在利率低于增长率的现状下,财政赤字的容忍度将随之提高。监督各国财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前首席经济学家的“财政扩张建议”引发了激烈讨论。

日本上智大学的中里透副教授表示,“如果对经济低迷置之不理,将陷入通货紧缩。作为经济政策,难以选择财政健全化”,同时警告称“效率低下的开支增加,生产效率存在下降的风险”。政府能否找到比企业更能推动经济增长的资金的用途?在无法摆脱长期停滞的情况下,存在政府债务滚雪球般膨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