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融模式正在改变中国的金融版图

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正在改变中国的金融版图。旗下的手机银行的融资对象超过1亿人,资金变得容易流向过去难以从银行贷款的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阿里和腾讯借助手机结算(年结算额约合3000万亿日元)获得的庞大信息和人工智能(AI)来进行发放贷款的判断。终极的“未来型”金融在中国显现出姿态。

贷款年利率高达12%仍能赚钱

河北省柳林村位于北京西南方向约370公里处,7月是加工羊毛的家庭手工业的旺季,在村民李先生(38岁)的工厂,十几台纺织机在满负荷运转。据李先生介绍,他去新疆花100万元收购了50吨羊毛,部分收购资金就来自阿里巴巴旗下“网商银行”的贷款。

贷款年利率达12%,可以随时提前还款,还款额为100元起。据李先生说,他将在8月向服装和纺织公司交货并获得货款后还贷。由于加工费是羊毛收购金额的15~20%,所以能够赚钱。附近的农户杨先生(29岁)也借了3万元用于购买玉米种子。

“网商银行”对于柳林村这种没有银行的农村和缺少担保的小微企业、个体户也提供贷款。从2015年开业至今,4年时间向17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贷款。其中首次贷款占8成。累计发放贷款达到3万亿元。董事长胡晓明表示,未来三年“网商银行”要让中国所有的路边摊都能一秒钟贷到款。其武器就是与腾讯瓜分市场的阿里巴巴的移动支付数据和AI。

在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超乎日本的想象。阿里和腾讯的用户人数都达到10亿规模,除了老年人和小孩外,几乎所有人都在手机上装有腾讯和阿里的支付APP。在店铺付款、个人之间转账、网购付款等等,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支付情形,就连小摊和寺庙的功德箱上也能看到专用二维码。两家企业握有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2018年的结算额超过170万亿元。

阿里巴巴还根据移动支付的记录和生活缴费记录来判断信用水平,确定融资上限、利率以及形成不良债权的概率,推出“3·1·0”的贷款模式。即借款者用3分钟填写必要项目,AI用1秒钟审查和放贷,全程0人工介入。

电商业务相对比较薄弱的腾讯以运营社交平台(SNS)见长。据悉腾讯通过AI分析支付记录、SNS的内容和电话通话记录,制作出可以提供贷款的顾客名单。将SNS活用于调查人际关系,消除借款者是反社会势力的可能性。

存在债务过剩风险

腾讯在SNS上显示个人的融资上限和利率,吸引用户贷款。因为审查基本上已经完成,输入金额、还款时间和身份证号等信息,3分钟之内贷款即可到账。拥有信贷额度的用户超过1亿人。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的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吴海山表示,AI使普通人和小微企业也能够利用银行。

两家银行的贷款余额在2018年底累计达到1700亿元,不良债权率仅为1%左右。由于如果不按时还款的话移动支付将被冻结,在中国会给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借款者重视及时还款。

不被传统银行作为贷款对象的人获得贷款,一方面存在提振中国经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蕴藏着风险。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中国家庭的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在2018年底超过50%,膨胀至10年前的近3倍。继地方政府和企业之后,家庭也面临着债务过剩。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家庭债务余额占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在2008年时为43%,2017年提高至112%。

这一数据不包括总额达1万亿元、经由网络金融进行的个人间借贷,如果再加上个人间借贷,家庭债务将进一步膨胀。中国对此正加强警惕,强化了对网络金融中介的取缔,超过1000家公司停止营业。

如果手机银行进一步普及,家庭债务余额继续膨胀,也有导致中国的金融风险随之升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