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垃圾分类经历的烦恼

你是什么垃圾?”——据说最近上海人见面寒暄的一开头竟然都变成了这句话。上海市自7月起正式实施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措施。据称,继上海后,北京、广州等中国其他45座城市也将陆续跟进,中国将开启“强制垃圾分类”的时代。说到垃圾分类,很多中国人会想到日本。中国媒体也评价称:“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且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新京报》电子版,7月3日)。

不过,日本的垃圾分类真的如此完美吗?每个日本人都和我们想象一样从不乱扔垃圾,毫无怨言的遵守分类规定吗?回答是“恐怕也不见得”。日本垃圾分类的实施和普及本身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认识的差异和烦恼,哪怕如今也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日经中文网汇总了《日本经济新闻》的相关报道等。

普及垃圾分类非一朝一夕

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90年代以后,为实现可循环性社会,日本逐步建立了以《废弃物处理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等法律为基础的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和体系,且至今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的垃圾排放总量(不包括产业垃圾等)从2000年顶峰时的5483万吨减少到了4317万吨(2016年),循环再利用率也从1990年的5.3%提高至20%以上。可见,日本经过至少30年的努力,才在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国际上确立了“环保发达国家”的地位。

日本对垃圾的非法投弃等行为制定了严苛的惩罚制度。违法者可能被处以1000万日元以下罚款或5年以下徒刑。即便如此,在分类制度一开始实施的时候,不了解规定或者嫌麻烦、抱着有侥幸心理的人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也一直存在。这也曾让日本各地政府烦恼。为了提高民众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各地也循序渐进的摸索各种对策。

对垃圾进行开袋检查的职员(2009年,横滨)比如,为了贯彻垃圾分类,除了全国性法律外,各地也制定了当地的处罚规定。横滨市就在2008年5月在日本全国率先引入了处罚规定。首先将对违规者进行指导和教育,接受3次指导后如果在一年内再次违反规定将处以2000日元的罚款。对不符合分类规定的垃圾进行贴条警告不予回收的做法已相当普遍,而有的地方甚至会对垃圾进行开袋检查,以通过遗留的个人信息锁定违反者。

垃圾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

日本各地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方式。一般而言,生活垃圾被大致分为四类,即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型垃圾。但在被视为垃圾分类收集“典范”的德岛县胜浦郡上胜町却多达45类。

该町2003年在日本率先提出了“零浪费”宣言。町内没有垃圾收集车,厨余垃圾等可降解垃圾均要求各家作为堆肥等自行处理,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垃圾类则由居民自行分类并送至收集处。在这里,单塑料就可以被分为8类,纸张被分为9类。在回收前,当然都要求对饮料瓶、牛奶盒等进行清洗、干燥并剪开后再分类投放。玻璃瓶还要根据透明、褐色、其他颜色等不同颜色进行分类。

么,有人会问“垃圾分类真的越细越好吗?”

以在西部近畿地区实施最细分类的和歌山县新宫市为例,该市2002年起加强垃圾分类措施,对22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但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很多人认为“分类过细”。在政策实施一年后,该市虽然取得了垃圾处理费和焚烧量大幅减少的成果,但对现行垃圾分类制度持批评态度的人物却在市长改选中获胜。对于各地方政府来说,加强分类可以削减垃圾处理成本,但同时又会增加居民负担,助长不满情绪。应该放宽还是强化垃圾分类?这也一度成为日本各地政府的一个头疼的问题。

从日本的家家户户来说,因为家庭成员意识上的不统一,过细的垃圾分类也会产生烦恼。由于日本家庭承担家务的主要是女性,所以垃圾分类也大幅增加了主妇们的负担。比如,一位主妇反映,“将纸和塑料分开投放”这在嘴上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实际却会遇到塑料商品上贴的纸质标签怎么都撕不掉等状况。还比如说,很多地方要求使用透明垃圾袋,一些主妇因为担心分类出错而长期处于不安的状态。不仅如此,亲人之间还可能因为垃圾问题而发生争执甚至摩擦。比如有这样的事例,妻子发现家里垃圾桶里扔的塑料酸奶盒没洗干净也没撕标签,所以取出重新冲洗并分类,没想到这却被丈夫嘲笑称“你是不是要悬赏捉拿犯人?”,在妻子仔细说明为何要清洗和分类后,丈夫仍毫无反省,反而说“成天分类、分类,你是不是环保至上主义者呀?好害怕!”。一旁,不懂事的孩子也附和道“妈妈的兴趣就是垃圾分类吧”。明明站在正确立场的妻子却成了家中的异类,这让她郁闷不堪。

日本各地分类方法和规则的不同也让许多个人与家庭感到困惑。有公司职员就表示,在工作单位纸类被分为可燃和混合纸类,但到了自己住处却又要细分为瓦楞纸和纸板,有时根本搞不清楚。还有像遇到搬家或去异地探亲的时候要习惯当地的投放规则和时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易拉罐是不是要压扁了再扔”,一位家住横滨的主妇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她表示,看到公寓管理员一直把居民扔出来的铝制易拉罐一个个踩扁然后收到袋中,但该市发放的手册上却写着“易拉罐不要踩扁”,所以一直很困惑。之后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后才得知“真相”。的确,易拉罐踩扁不占地方,更有利于收集和运输,但由于当地的垃圾分拣工厂在分拣工序上的原因,踩扁后的易拉罐反而容易“漏网”。

还有像“扔纸质文件的时候是否需要将订书钉去掉?”的问题,日本各地相关部门大多只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即“尽可能去掉”、“不去掉也可以”。但据东京废纸再生促进中心的专业人士表示“造纸厂商在对废纸进行再生的时候会用水进行溶解,在这一过程中比重不同的订书钉可以有办法除去”,认为个人不必为拆订书钉而耗费过多精力。

由此可见,很难说垃圾分类越细越好,根本还是要看各地的最终处理方式,因地制宜。

垃圾减排谁之责?

其实,在进行垃圾分类之前,日本更重视的是减少垃圾的排放。日本广泛宣传的是被称为3R的概念,也就是Reduce(减排)、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循环)。

在减少垃圾排放方面,日本采取的最为行之有效方法可能就是垃圾的收费回收制度。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让居民购买各地指定的垃圾袋,如果使用非指定垃圾袋的话将不予回收。据称,为了尽可能减少购买垃圾袋的负担,各家各户会自觉减少垃圾排放,这被认为具有使垃圾减量10~20%的效果。在2009年的阶段,日本全国就有一半以上的地方实施了生活垃圾的收费制度。当然,垃圾收费将给居民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也出现过因居民的反对和批评,导致地方政府冻结实施相关制度的事例。

日本各家庭也在通过自备购物袋、自备筷子等各种方式努力减少垃圾的产生。但在这一过程中似乎也存在烦恼,那就是商家的过度包装问题。

日本的企业和商家虽然最近为减少使用塑料包装等在做积极的努力,但至今仍有很多日本的便利店在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日本的超市里随处可以看到各种使用塑料薄膜、塑料托盘进行包装的生鲜和熟食,还有包括快递等大量使用的纸板箱和防护材料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难度和排放量。

日本经济新闻在一次针对主妇的采访中询问了“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对企业的商品有哪些建议”,结果很多主妇对一些具体商品表达了不满。比如,有人说“A公司的饮料瓶,塑料标签贴的太紧,很难撕”,也有人称“B公司薯片使用的纸桶底部的金属部分很难分开”,还有人抱怨“C公司商品的容器到底是纸还是塑料根本分不清”。不过,除了反映难以分类的问题外,主妇们还把矛头指向了超市等销售商品的过剩包装。的确,从企业来说,给生鲜品使用塑料托盘、吸水纸等是为了确保食品等的品质及安全,但站在为垃圾分类而烦恼的主妇们的角度来看,这却是缺乏顾及消费者立场的行为。

的确,为减排所作的努力不应该只是居民,也需要包括商家等在内的全社会为方便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排放做出更多的努力。

日本的垃圾分类遇到新挑战?

可以说,经过了超过30年的实践,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等都已经相当成熟。但也面临着新的烦恼。那就是包括游客在内的外国人的增加和部分年轻人意识的淡化。

在东京的闹市区,吃剩的食物等被乱扔的情况严重(东京都涩谷区)尤其是部分年轻人的修养和意识的退步。例如,有报道称,因为“晒INS”风潮,出现了很多年轻人单纯为拍照而买了吃的或饮料,最后却将吃剩或喝剩的容器随意放置的情况。据称在涩谷等繁华地段,如今经常能发现眼下在日本流行的珍珠奶茶喝剩的杯子等,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还有像花火大会、万圣节等年轻人聚集的活动结束后,四处散乱垃圾的状况也经常被媒体曝光。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张石曾指出,日本人不愿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和修养使得他们不会乱扔垃圾也实现了全面的垃圾分类。要养成这样的意识和修养非一朝一夕,但要永远保持下去也并非易事。

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日本的年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在2000年达到顶峰(429.9公斤)后持续减少,在2016年已减至337.9公斤,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已降至较低水平。这是日本每个民众积极地实施垃圾分类等措施的成果。

相比之下,中国面临的形势则不容乐观。据中国媒体整理的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以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8年间增长了59.7%。2017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人均年产生量估计超过400公斤。相关统计仅为不含县城的城市数据,无法单纯比较,但中国在城市垃圾处理上面临的严峻形势可想而知。

虽然有些晚,但中国总算开启了垃圾分类的时代。开头容易坚持难。起初的时候有政府的重视,舆论的关注,社会的监督,或许将切实有效的获得推进,但中国要真正构建环保和可循环型社会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点上,反过来看看日本在3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走过的弯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