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渴望获得新技术

从咨询公司China Bio的数据看,去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就取得许可达成164笔跨境交易,是5年前的两倍多。该咨询公司表示,这些交易占中国制药企业138亿美元许可协议支出的大头。

“中国企业渴望获得新技术,这样它们就能把更先进的药物带到中国人面前,中国政府也支持这种努力,”China Bio的格雷格•斯科特(Gregg Scott)表示,随着中国加快新药审批,“很多压抑已久的需求”正在得到释放。

10年前,中国的生物科技行业几乎还不存在,但随着在海外受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该行业迅速壮大。国内风投也提供了支持,根据China Bio的数据,去年的投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74亿美元。

如今,这些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可供它们开发和商业化的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

对于欧美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这种合作提供了一条进军中国的关键途径,如果没有这条途径它们是很难进入这个市场的。

今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制药公司Everest Medicines创下记录,同意向美国同行Immunomedics支付6500万美元,以取得一种抗癌药在中国的授权;如果这种药物在美国获得批准,Everest Medicines将再支付6000万美元,之后根据这种药物的销量还将再支出最多7.1亿美元。

另一家上海生物科技公司再鼎医药(Zai Lab)本月表示,将支付2000万美元,从总部位于美国的Deciphera处取得其研发的一款抗癌候选药物在大中华区的授权,如果这种药物成功商业化,那么Deciphera可再获得最多1.85亿美元进账。

中国复星医药(Fosun Pharma)将向英国的ReNeuron支付逾8000万英镑,以取得后者两种疗法的许可。ReNeuron开发眼病和中风的干细胞疗法。

英国BioIndustry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贝茨(Steve Bates)表示,“寻求就取得英国创新药物的许可达成交易”的中国制药企业,已成为“英国生物科技公司一种新的可能融资渠道”,最近两国间贸易代表团往来加强促进了这点。

再鼎医药首席执行官杜莹(Samantha Du)表示,该公司获得了超过12种药物的许可,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正抬高候选药物的价格。“3年前,我花2500万美元取得了3种药物的许可,”她表示,“很难理解一些公司”现在“正付出的价格”。

尽管多数交易是为了取得在本国市场销售药品的权利,但一些中国企业也在获取初期阶段药物的全球授权,寄望于自己能够在美国和欧洲开展临床试验并最终取得商业化批准。

杜莹表示:“一家大型制药公司不会在药物末期阶段给你全球授权。因此我们一般在药物初期阶段取得许可,而且肯定会考虑取得全球授权。”

这些交易为欧美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可用来发现新药的新资金,也让它们有可能利用中国合作伙伴对本国监管的了解进入中国市场。

管理全球多支医疗基金的Polar Capital合伙人丹•马奥尼(Dan Mahony)指出了Oncimmune的例子,最近,该公司诊断早期肺癌的检测在一次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中证明了自己。去年,Oncimmune表示,将从总部位于香港的Genostics Company获得1000万英镑股权投资,这是与其肺癌检测项目相关的所有产品在中国的许可、分销、制造和未来开发协议的一部分。

马奥尼表示,该公司已利用这笔投资“打造一条进入中国的销售渠道。这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市场……但最好是有一位当地参与者为你提供一条进入这个市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