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霍尔木兹海峡附近6月13日发生了对2艘油轮的攻击,再次彰显出日趋加剧的中东紧张局势和世界经济的弱点。此次犹如配合安倍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一样发生的事件,包括真凶在内,仍不透明的地方很多。日本此前原油和天然气采购一直依赖这个地区,能源政策的调整也受到追问。
波斯湾的面积约为24万平方公里,与英国几乎相同。在这里,每年有3千多艘满载石油的的油轮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驶往各国。在该海峡最狭窄的地方只有33公里。如果这里被封锁,世界经济将陷入瘫痪。此次日本海运企业的国华产业和台湾石油企业台湾中油的总计2艘油轮遭到的攻击是这种恶梦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危险事态。
是谁以何种目的发动袭击?美国批评称伊朗负有责任,而伊朗则否认参与。正因为有可能发展为偶发性冲突,有必要冷静分析背景。
首先站在伊朗的立场上来看。在美国单方面退出核协议带来的困境之下,必须争取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其他5个当事国。
中东调查会的研究员近藤百世指出,“在强调‘强大伊朗’的形象方面,该国具有退出核协议、(全面)重启铀浓缩、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王牌,但伊朗清楚知道,如果实际出牌,将把国际社会变为敌人”。
在伊朗领导层向访问德黑兰的安倍表示“不希望发生战争”的背后,是否采取了破坏行为?还是反对伊朗革命体制的中枢的极端分子所为?还是有意打击伊朗的立场的势力所为?
不管如何,中东的确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此次安倍出访伊朗采取缓解紧张局势的行动很有意义。这是因为对日本来说,可以说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安全的重要性比以前提高。
由于1973年的第1次石油危机,日本因中东原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而恐惧。自那以来,日本的能源政策一直以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转向石油以外的能源和节能作为支柱。 但是,由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和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日本的核电站曾全部停止运行。由于通过火力发电代替,发电燃料中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所占的比率提高至9成。之后核电站的重启运行并未取得进展,如今8成依赖化石燃料。
此外,日本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存度也出现上升。原油对中东的依存率在第1次石油危机发生的1973年仅为78%,但到2017年提高至87%。虽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率下降,但因霍尔木兹海峡封锁而产生的风险之大超过当时。
“较高的化石燃料依存度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如果是(东日本大)地震后数年的非常时期可以理解。但过去8年之后,仍保持地震之后的状态”,提出电力政策建议的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连”会长、日立制作所会长中西宏明的不满之一在于此。
由于来自波斯湾的低价原油和确保通往美国的海上通道属于“核心利益”,美国一直深度参与中东事务。但是,随着页岩革命带来石油和天然气大幅增产,美国出现了不需要进口的“能源自立”。
对美国来说,中东原油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增长的持续不可缺少石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从亚洲扩大至中东和非洲。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制造业供应链的支撑是来自属于世界最不稳定地区之一的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
6月15日将在日本长野县召开G20能源和环境部长的相关会议。摆脱煤炭的技术革新预计将成为主题。大量消耗化石染料的日本和新兴国,如何与沙特等供给国合作确保能源的稳定?或许也该讨论安全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