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围绕高科技技术的争夺正在对日本企业造成影响。美国相继出台的出口和投资管制将间接迫使日本企业剥离中国相关业务。争夺尖端技术主导权的中美对立越是激烈,日本企业夹在中间受“夹板气”的可能性越会提高。
向美国当局申报
“接受中国企业出资,是否应该向美国当局申报”,2018年秋季,一家日本建筑相关企业询问美国的律师事务所。日本企业只是从中国企业接受小额出资,为何必须向美国申报呢?
2018年11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加强了并购(M&A)监管。担忧信息流入中国,要求涉足半导体等重要技术的美国企业等进行收购的事前申报。出现了日本的骊住集团(Lixil Group)放弃将意大利建材子公司出售给中国企业的情况,对美国之外企业之间的重组也造成了影响。
即使是乍一看没有关系的领域,也成为监管的对象。在建筑相关企业的情况,美国事务所的律师表示“作为出资的回报,曾被要求让中国技术人员在该公司的美国基地接受培训”。
今后,日本企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纳入2018年8月制定的《国防授权法》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
将人工智能(AI)和生物等14个领域的技术定为“新兴技术”和“基础技术”,最早在年内启动出口管制。这些技术已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列为审查对象,但律师猿见田宽认为,“除了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的限制对象之外,米国意在并购以外的‘平时’也监视重要技术的转移”。
最可能受影响的是产学的共同研究。在美国的大学里,应对中国风险的行动已经开始。哈佛大学针对与风险高的企业和组织的共同研究,拟定了(1)即使接受捐赠也不转让非公开技术;(2)获得信息设备之际限制与校内网络的连接;(3)不接受“孔子学院”等管理规则。
2018年12月华为技术的高管在加拿大被逮捕,之后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华裔物理学者自杀,引发了猜测。东京大学的副校长渡部俊也认为,“今后日本企业的研究机构如果不进行和美国大学类似的风险管理,与美国的共同研究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过度意识到脱钩的对策也隐藏另外的风险。2019年2月,本田的美国子公司“本田飞机公司(Honda Aircraft Company)”与美国司法部(DOJ)达成和解。美国司法部认为,该公司在网站上发布仅限招聘美国人的内容,“曲解了《国际军火交易条例》(ITAR)和《出口管理条例》(EAR),在雇用中进行了国籍歧视”,启动了调查。
《国际军火交易条例》和《出口管理条例》中具有仅限美国人接触可被转为军用机密信息的“视同出口管制”。本田公关部门解释,“没有(应对管制的)意图,是错误发布”,但结果以支付4万美元以上罚款、取消招聘的国籍条件达成和解。
美国律师伊藤嘉秀表示,“在美国主管出口管理的企业相关人士担心面向中国的违规技术出口和再出口”,在应对视同出口管制的同时,需要与雇用相关法制保持兼顾。
中国也没有无动于衷,5月31日表示要公布对中国企业造成损害的外国企业名单。此外,还在酝酿限制可转为军用的尖端技术转移的《出口管理法》。律师石本茂彦表示“内容为再出口管制等,与美国的管制类似。在技术实力提高的背景下,希望以此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对很多日本企业来说,中美的市场都很重要。藤井康次郎律师表示,“应该向两国当局说明,在企业内的中美业务部门之间切断信息,不存在技术外流风险”。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围绕技术外流的争执根深蒂固。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日本企业已经进入为避免被卷入两国的对立漩涡,需要细心加以注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