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超强科技对社会及个人隐私的侵犯?

我第一次在日本亚马逊购物是在2005年。把重要信息输入到网上真的没问题吗?输入信用卡的卡号时虽然没有紧张到手抖,但仍然多少有一丝紧张。和当时相比,现在我们与数字空间的相处方式变得大胆多了。与个人直接相关的数据每天都在诞生并被使用。

借助大规模的普及活动,使用手机支付的人出现增加,操作手机或ATM时会用到指纹。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辨别顾客的店铺的开设计划也相继出现。刷脸社会将要到来。也就是说,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到生物信息,我们的数据化正在稳步推进。继续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真的好吗?

我就这一问题拜访了两位有识之士。

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的副所长越前功凭借独特的隐私保护机制而为人所知。其开发了让IT系统无法检测出面部的特殊眼镜,还开发出防止通过V字型手势的照片泄露指纹信息的隐私保护膜。

越前这样的专家警告称,现在身份被盗的风险正在升高。这是因为使用人工智能(AI)或媒体处理技术,就能根据网上的图片和声音数据,制作出与本人一模一样的假冒者说话的影像。

网络安全技术公司赛门铁克称,从互联网出现时开始假冒邮件就已经存在。例如盗用信息诱导利用者登录非法网站以及利用社交网站假冒账户等,手法越来越巧妙。随着科技的进步,散布欺诈或虚假信息,使社会陷入混乱的“数字﹒电信诈骗”成为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的身边威胁。

希望大家能认识到,我们为这一问题出现的背景——数据的增加作出了贡献。能够随手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的智能手机趋于普及,社交网站等争夺用户份额的手段也出现增多。

如今数据已经膨胀至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其结果是,降临到我们身上的风险不仅只有身份被盗。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山本龙彦基于日本宪法第13条的观点提出了问题。该条规定“全体国民都作为个人受到尊重”。

不少企业把通过人工智能来剖析个人的犯罪侧写手法活用于业务。人才的录用以及根据信用得分来提供金融服务等,包括细致的判断在内,这种手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山本担忧,对个人进行分类、区分,可能引起差别对待。

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数据模型进行预测和得出概率。即使某个人并非真的如此,仍可能会被贴上“这个人属于这种类型”的标签。原本提出个人化口号、应该给予每个人力量的IT,反而可能导致“个人”被轻视。这样说来,一位大企业的高管曾说过,“我们的店铺安装有大量的监控摄像头。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用摄像头发现可疑人员”。虽然这样做能够使业务效率得到提高,但是不禁令人担心会不会把并无恶意的人拉入黑名单,不知不觉间使其利益受到损害。

另外,如果脑波等传感器越来越先进,心中的秘密也会被得知,可能会侵犯隐私。这与日本宪法的精神相冲突。当然,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例如有助于治疗疑难疾病、缓解交通拥堵,作为人类的财产活用个人数据的余地很大。

此外,隐私意识也日趋多样化。一味隐瞒信息未必是正确的做法。例如共享经济,公开自己的技能评价和判断,积累职业经验,开辟人生的人开始出现。不应该摘除这种萌芽。

那么科技到底应该用于什么地方?多大程度利用?力争打造什么样的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好的一面,我们自身必须思考,形成社会性的一致意见。

环顾全球,欧洲通过新的规则显示出数据利用的方向性,美国学术界的各种尝试也引人注意。为摸索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想形式,斯坦福大学3月成立了跨产业、法律、文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研究组织。

至于日本,我希望企业能够真正行动起来。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正在成为潮流,将目光转向解决社会性课题的企业出现增多。积极应对科技带来的风险应该被作为优先课题。NEC开发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有超过40年的历史,在面部识别的性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通过智能手机拍摄高清图像的图像传感器领域,索尼具有压倒性优势。可以说对于这些深度参与人类数字化的企业,推动个人等参与讨论是他们的重要使命。

企业方面也将进行摸索。“在技术上可能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被允许”,把人工智能作为新业务的LINE公司感觉继续在公司内外进行讨论并对利用者进行说明十分重要。企业不能隐瞒逃避风险问题。正因为有真实评价企业姿态的个人,才能真正迎来创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