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烤牛排店生意兴隆,“烤肉女子会”也人气高涨。近20年间,日本人均肉类消费量增加了近2成。另一方面,由于畜牧业养殖户的老龄化等原因,日本国产牛肉的供给量却难以增长。这使得供求间的差距扩大,日本国内的肉类供给量只够满足需求量的一半。虽然,自由贸易圈的扩大使得进口增加,但亚洲等其他地区的肉类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为此,有必要提高日本国内畜牧业的供给水平。
通过日本农林水产省汇总的“食物供需表”可以大致了解日本人的肉食化趋势。从显示肉类消费量的“纯食材供给量”可以看出,2017年日本国民人均1天摄入89.7克的肉类。消费量在20年里增长了17.6%。鱼贝类和大米需求减少曾经消费量多于肉类的日本人的鱼贝类的消费持续减少,20年里减少了34.7%至66.7克。2011年度,鱼贝类消费开始少于肉类。大米等谷物类的需求也减少了11.7%,降至243.2克。
在日本的家庭收支情况调查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一趋势。2018年,每户家庭平均每月的消费支出为28万7千日元,与20年前相比减少4万日元,但其中肉类支出占7400日元,增加了逾400日元。发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日本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单身家庭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女性进入社会等都对饮食生活产生了影响。例如,在家里做饭时,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比制作鱼类更方便的肉类。便利店出售多种多样的鸡肉沙拉等肉类副食品。在回家的路上可轻松光顾的烤肉餐厅也多了起来。
日本人的肉食热潮是支撑肉类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问题在于供给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据来自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2017年日本国产肉类的生产量为330万吨。近20年间生产量的增长率为8.6%,仅为需求量增长率(17.3%)的一半左右。在1985年当时,按数量来看,日本国产肉类可满足8成的需求量,而如今仅为5成。
供给不足情况最为突出的是牛肉。20年间日本国内的牛肉生产量缩小了1成。养殖用于繁殖的雌牛的农户规模小,且老龄化加重。养殖肉用牛的养殖户的户数也仅为4万8千家,比20年前减少了6成。
一直以来,供给不足的量都通过进口来弥补。据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的数据,日本2018年的牛肉进口量同比增加了6.0%,时隔17年超过了60万吨。2019年,由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关税下降,冷冻牛肉的进口也出现激增。
“肉食热潮”非日本独有
虽然消费者能够享受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优惠,但不能确定这样的好事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肉食热潮”不仅仅是日本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牛肉消费量在20年里增加至1.7倍。为满足这一需求,进口量也扩大至100倍。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了肉类需求增加的趋势。如全球供需矛盾加剧,日本将可能面临进口价格上涨、供给不稳定等局面。日本也有必要提高本国畜牧业生产水平。
为此,日本2018财年补正预算及2019财年预算案中,计入了超过3千亿日元的费用。资金将用于在各地区公共设施中集中管理并养殖幼牛和繁殖用牛,以及利用IT促进检测牛分娩征兆的设备等。
到目前为止,日本针对畜牧业的政策倾向于着重保护受进口扩大影响的农户。但是,如不尽早转型提高竞争力,很有可能因供给不足或价格上涨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而对于供给一侧来说,能否更多的拿出主动进攻的姿态或许仍是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