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台湾要亲美日友中

柯文哲被认为即将宣布参选台湾总统,他访美期间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在台、美、中三地都将备受关注。在访美此程最重要的一站在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就台湾的现状与未来发言。柯文哲在演讲中称,台湾要在美中两大国之间求“生存”,必须“智慧且坚强”(wise and strong)。

美中关系紧张之时,台湾应采用何种“智慧且坚强”的策略?

柯文哲回应BBC中文提问说 :“亲美友中,态度上亲美,但也不要把中国当敌人,是台湾最适当的国家战略。”柯文哲补充说明称,美日是一体同盟,这个策略也意味着亲近日本。柯文哲在华府智库演讲,提“亲美友中”为台湾最佳外交战略。

柯文哲称,此次访美过程中他观察到,美国政坛整体态度是“防中”,美中对抗的局势已经形成。他坦言,在中美台三角之中,台湾拥有“中国硬件,美国软件”,则与中国同文同种,但价值观上跟美国相近,位置尴尬。

他认为,在这种局势下,台湾应持谨慎态度,反对利用美中冲突,操纵外交杠杆谋党争之利。“台湾自己要小心,美中对抗是一个局面,台湾应该想自己如何survive(存活),而不是想如何leverage(以小搏大)。”柯文哲反复说,人民福祉应是最优先考虑,如果把美中对抗当作政党轮替的杠杆,对台湾人民不利。

这不是柯第一次提出“亲美日友中”的论述。在2017年6月在台接受议员质询时,他就表示过“友中、亲美、靠日”的态度。

去年10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柯文哲曾说,在美中对抗之间,台湾不过是“架上的商品”,必须清楚自身位置且设法提升价值。被问到特朗普会不会出卖台湾时,柯文哲马上回答说“当然”。

访问华府期间,柯被问到以上答案是否改变时,并未正面回答,只称美国是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美国内部也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所以“don’t worry”(不必担心)。

柯文哲此前还拜访了白宫国安会与国务院,与国务院代理亚太副助卿史墨客(Hanscom Smith)、国安会主管中、台与蒙古事务的主任简以荣(Ivan Kanapathy)等美方官员会晤,完成了此前总统参选人访美的标配行程。

“柯P”留下的金句与问号

台湾在中美间微妙的位置决定了,台湾总统候选人大多会在选举前访美接受“面试”。一方面争取美方的信任,另一方面向台湾人证明,自己有能力取得美方的信任。被认为很可能加入2020年总统选战的柯文哲也不例外。

柯演讲时使用的40页白底黑字演示文稿PPT,以他的简历揭幕,让这场演讲显得更像是一场政治面试了。“你先就座,我会介绍你。”演讲活动开始,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曼(Walter Lohman)与柯文哲一同步出,边走边低声对他说。

人称“柯P”(柯文哲曾是医学院教授,学生习惯叫他柯P,取Professor之意)的柯市长一坐下来,先扭开桌上的瓶装矿泉水,咕咚地喝下一大口。

首次赴美“面试”,他似乎有点紧张。曾担任外科医生30年的他,只有分享在手术台上收获的经验与哲学时,才显得尤其自在。

即便是谈论两岸关系,他也以医患关系为例,表达他相信善意的信念。“医生对病人好,不一定得到病人友善的回应,但是99.5%的情况,”他说,“活在世上,不要为0.5%放弃99.5%。”

“柯P”贴近日常、直言不讳的话术,是他以政治素人之姿两度赢得台北市长选举、成为总统大位有力竞争者的关键因素。

创造言简意赅的金句,一向是他的特长。演讲当日,柯市长不吝分享他的政治策略金句:作为大国争霸下体量较小的玩家,台湾要“智慧而坚强”、“亲美友中”;台湾政治人物要建立两岸互信、以人民的福祉为最高考量……每句发言几乎都以他的口头禅”ok”作结,十分“柯P”。

然而,宏观策略的表述之后,具体政策的阐述戛然而止,柯市长留下了许多问号。在美中对抗之中,台湾如何能不被迫选边站、与两国同时保有友好关系?自称抱持善意的他,打算如何建立两岸互信?两岸对台湾地位认定存在根本差异的这一难题,他提出的“五个互信”,能解吗?

“五个互相”建立两岸信任

继“两岸一家亲”的表态与建立台北上海双城论坛的沟通渠道,柯文哲在访美期间提出 “五个互相” 的两岸交往方针: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

“两岸之间最大的问题是,已经没有互信了,”他以“僵局”形容2016年至今的两岸关系。他在演讲中指出,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认知是“一中各表”,但中国的理解是“一中”;隶属民进党的蔡英文总统则主张“维持现状”,但给北京的观感是台湾一直在去中国化、去蒋化。

“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跟中国完全没办法对话,”柯文哲说。他被认为是蓝绿对峙之外“白色势力”的代表人物。“开放和友善的态度是第一步,透过交流才会有信任,当彼此没有信任的时候,做什么都没有用。”

访美之前,柯文哲刚结束在以色列的访问。他引述当地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持续数百年至今仍未解决的争端,称“我们不要幻想在很短时间内解决很多问题。”

身在美国的观察家如何评价柯文哲的两岸表述?

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包道格(Douglas Paal)对BBC中文说,关于如今及未来长期的两岸情势,柯文哲似乎有 “实用主义、并非不切实际的”想法。

多位研究台湾的美国智库学者在19日(周二)与柯文哲召开闭门会议。参与会议的包道格评价,柯文哲比他预期中“更精微、有实质性(nuanced and substantive)”,给他留下正面的第一印象。包道格称,由于是闭门会议,不便透露柯发言内容,但包道格本人谈论的话题涉及两岸关系、城市管理、台湾政治与司法议题。

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博士候选人、台湾政治博客《菜市场政治学》共同编辑陈方隅则认为,柯文哲的演讲有空洞的表态,但回避了诸多关键问题。

“他一直说要继续两岸交流,那交流之后,如果没改变呢?中国不放弃武力统一台湾,台湾如何‘友中’?智慧的对外政策,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呢?他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陈方隅对BBC中文说。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黎安友(Andrew Nathan)早前在纽约与柯文哲进行早餐会。黎安友受访时表示,如果柯与华府能互相了解,华府可能将认为他是可接受的总统候选人。

然而,黎安友对柯文哲提出的”两岸一家亲“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上正与大陆人渐行渐远。如果将来中国变得更民主,或许台湾的身份认同会更接近大陆。”但现在,我看不到‘两岸一家亲’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