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领域尖端技术的应用扩大

在农业领域应用尖端技术的“农业科技”开始在中国出现扩大。大型无人机企业广州极飞科技(XAG)开发出能高效播洒农药的自动驾驶无人机,将加快普及。阿里巴巴集团则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提高养猪效率,各家企业的行动十分活跃。在中国,农民持续减少,从安全保障的角度来看,粮食自给率的下降成为重大课题。农业改革刻不容缓,强有力企业通过技术参与的事例在增多。

极飞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龚槚钦(Justin Gong)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时表示,希望利用尖端技术和数据来提高农业效率,构建从播种到收获阶段减轻农户负担、或在收获时间等决策方面提供支援等的机制。

该公司2007年创建,在农业用无人机领域具有优势。特点是在考虑耕地形状和风向等的同时,能高效地以全自动模式播洒农药。  截至目前,极飞科技与中国全国约1200家农机销售店等携手,通过这些销售店增加利用极飞科技无人机的农户,签约农户已经超过120万户。

极飞科技计划2019年内使合作的农机销售店增加至1万家,利用无人机的农户达到300万户。此外,极飞科技今后着眼的是数据业务带来的农业效率化。

数据分析的特点是拥有的数据量越多,准确度越高,因此龚槚钦表示,每天超过2万人的无人机用户是该公司的最大优势。如果求助于农户,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最新图像。着眼于商业化,该公司已开始绘制称得上“耕地版谷歌地图”的能够浅显易懂显示耕地状况的数字地图。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可在播洒农药时精细拍摄农作物、耕地和周边状况。该公司将根据这些庞大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AI)来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例如,向农户提供最佳收获期和农药种类等建议,极飞科技计划把这项服务推向商业化。

美国投资公司AgFunder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初创企业2017年成功获得18亿美元融资。尤其是来自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百度这互联网3强的融资额占到整体的4成以上,农业和食品初创企业的高增长性受到期待。

由于认为农业科技是潜力市场,大型企业不仅投资初创企业,还亲自进入这一市场。阿里巴巴集团和京东集团对数字化养猪感兴趣。两家公司利用面部识别技术,根据猪的脸色决定是否喂食、是否限制活动等,同时还在研究通过调整运动量来提高养猪效率的技术。京东旗下的京东数字科技2018年发布了使饲料费等养猪费用减少30%~50%的研究成果。

华为技术正推进在土壤中埋入小型传感器以改良含盐分高的耕地的新计划。还与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合作,在青岛设置创新中心,对农业改革显示出兴趣。

中国农业科技扩大的背景是,在200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跟不上,粮食自给率出现下降。尽管一直依赖大量农药来提高产量,但仍跟不上需求。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作为饲料非常重要的大豆的自给率超过9成,但目前降至约1成。中国处于不得不依赖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的局面,食品安全保障上的风险正在提高。

近年来迅速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也是农业改革必要性提高的背景。在中国,第一产业的从业者目前约为2.1亿人,与1991年顶峰时相比几乎减少一半,农业的从业者出现锐减。

中国国务院在2018年12月提出的指导意见中纳入了促进智慧农业发展,鼓励充分利用物联网(IoT)和大数据。受此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丰厚的援助措施,例如为购买无人机提供补贴等。在中国,农业改革的氛围开始进一步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