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需要有些价值
就在新西兰人担心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升级的时候,中国一家官方报纸刊登了新西兰前总理显然是赞扬中国成就的一篇观点文章。这篇英文文章的标题是:《我们需要学会聆听中国》。只是有一个问题:这篇由前领导人珍妮·希普利(Jenny Shipley)署名的文章不是她写的。
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周一发表的这篇英文观点文章,让希普利成了在适合北京的需要时,被中国官方媒体展示为出来支持中共政策的最新一位重要外国人士。这个以及其他外国学者和记者被描绘为对中国大加赞扬的例子,是中国近年来宣传攻势的一部分,目的是给共产党的论据增添可信度。
在这篇以希普利的名义发表的观点文章中,她似乎赞扬了中国在妇女教育、就业和发展,以及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进步。文章还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在全球听到的最伟大的想法之一”。这个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大地缘政治努力,旨在用更多的桥梁、火车和港口将亚洲连接起来。
希普利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她对《新西兰先驱报》(The New Zealand Herald)说,自己在去年12月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发表过这些言论,但没有写过该报网站上发表的那篇观点文章。她告诉CNN,文章中用的话是她说的。与其他遭受过同样命运的人不同,希普利并没有立刻否认她说过那些话。
《人民日报》网站上的这篇文章在本周发表之后,又在下面增加了一句话,称希普利是在去年12月接受采访时说这些话的,但文章仍署着她的名字。《人民日报》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几名其他的学者和作者也有过类似于希普利的经历。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罗里·梅德卡夫(Rory Medcalf)已不再接受中国新闻媒体的采访,因为中国的《环球时报》曾在2012年发表过一篇署了他的名字的观点文章,但文章并不是他写的。他说,与希普利的情况一样,他接受了一次采访,而采访却被作为观点文章发表了。他还说,但他在采访中讲的关键细节也被改变了。
“中国官方媒体花大力气向中国人民指出,外国人实际上对中国的发展趋势普遍持乐观态度,”梅德卡夫说。“当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他说,“这是笼络外国的声音来给中国领导层做的所有事情增添可信度。”他还表示,由于希普利以前的角色,她的名字在中国会很有影响力。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这篇观点文章发表以来,希普利已受到了不少抨击。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说,这篇文章的时机“非常不明智”。他在对记者的讲话中还说,希普利“需要对这些言论作出解释”。希普利对《新西兰先驱报》说,她“从未想过在一个对新西兰的关系如此重要的时刻,用这种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自去年11月新西兰阻止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为该国的一个移动数据网络提供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人担心,该国可能会成为北京蔑视的最新目标。新西兰对华为设备的拒绝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一样。
对双边关系状态的担忧上周进一步加剧,之前,一项原定将要启动的新西兰—中国旅游计划被取消,新西兰航空公司的一架飞往上海的航班由于手续问题中途返回奥克兰。出口商还说,他们在产品进入中国已开始遇到困难,尽管新西兰政府表示尚未证实任何此类说法。
就在《人民日报》刊登希普利署名文章的同一天,新西兰现任总理杰茜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被迫否认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正在恶化的说法。“对新西兰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受高度重视的合作伙伴,”阿德恩在周一对记者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坎特伯雷大学的中国问题学者安妮-玛丽·布雷迪(Anne-Marie Brady)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看到中共主要报纸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名字炮制一篇观点文章“相当令人惊奇”。布雷迪曾经撰文讨论她所谓的“中国在新西兰的影响力网络”。
“当这个他人是(新西兰)前总理的时候”,当两国关系如此紧张的时候,“尤为如此,”布雷迪写道。这件事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希普利与中国关系更认真的审查。希普利曾在1997年至1999年间担任新西兰总理,卸任后担任过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和兰维乐(Oravida)的董事长,兰维乐是一家为中国市场服务的食品出口公司。中国新闻媒体拍到了她和其他世界前领导人一起参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主持的一个论坛的照片,与她所称接受采访的时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