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罗奇谈中美贸易战和中苏的不同

全球即将在美国和中国的紧张关系加剧的情况下迎来新的一年。2019年两个经济大国的关系将如何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如何?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了曾在美国摩根士丹利任职,现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的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中美摩擦的背景

记者:2019年中美关系将如何变化?

史蒂芬·罗奇:在对立的同时彼此依赖的关系不会改变。对中国来说,美国是巨大的出口市场,而对美国来说,中国是国债的重要投资者。两国仍紧密地连在一起。因此,如果一方采取强硬姿态,另一方将采取对抗措施,在政治上保持平衡。这样的中美博弈仍将持续。

中美摩擦的本质在于经济体制的主导权之争。一直重视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的美国正在被加强国家主导的经济运作的中国追上。美国不可能感觉不到威胁。对美国来说,“贸易”只是敲打中国的借口。知识产权保护和人工智能(AI)开发等中美的争论点还有很多。

记者:要缓和摩擦,需要采取哪些行动?

史蒂芬·罗奇:个别的争论点另当别论,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建立信任关系。但是,从美国当局施压排除华为产品等行动来看,这一前提正在崩溃。中美双方的相互不信任或将加强。

企业难以转移生产

记者:有声音担忧主导权之争引发军事冲突的事态。

史蒂芬·罗奇:我没设想过会发展到这种地步。的确,过去争夺主导权的美国和苏联之间,军事紧张加强。但是,经济运作糟糕的苏联的政治体制不久就崩溃了。与苏联相比,现在中国的经济要强大得多,能够长期承受摩擦的痛苦。

记者:世界经济将如何变化?史蒂芬·罗奇:不存在赢家。不论如何,对美国的影响令人担忧。有研究显示,过去5年间全球产品供给网的建立有着将美国通货膨胀率拉低1%的效果。如果贸易摩擦激化导致供给体制出现问题,美国将面临相反的影响。

现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工资上涨压力大,可能会通过贸易问题和劳动力供求这2个途径,给美国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或许有可能被迫放弃不让经济过热或冷却的中性利率,进行加息。

记者:为应对贸易摩擦,美国企业出现了将制造和出口基地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转移目的地国家是否将从中受益?

史蒂芬·罗奇:宣布转移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很难。全球企业花费10~15年时间精密建立起以中国为中心的供给网。如果将一部分基地转移至越南等地,也必须相应地调整其他部分。1~2年时间很难产生效果。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很大一部分也是依赖中国。如果中美摩擦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放缓至6%以下的水平,负面影响将波及整个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