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去年,Facebook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及其他美国科技领袖向那些想看到更多行业竞争的人发出了严正警告。其大意是说:“我们知道我们犯过错。但难道你们没认识到,如果你们损害了我们,不就等于将未来交到中国手上了吗?和美国不同,中国政府可是在支持它的科技企业,因为它知道竞争是全球性的,它想要赢。”
这样的警告——科技巨头版的“大到不能倒”论调——有一种浅薄的民族主义号召力。毫无疑问,中国科技产业正在壮大,竞争力咄咄逼人,许多公司也都有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据统计,世界最大的20家科技企业中,有八家是中国公司。这似乎显示出了一种要争夺全球主导地位的态势,为此美国应该考虑的不是拆分或监管,而是尽一切可能地去保护和补贴自己的主队。
但接受这一论点将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且忽视了一个用巨大代价换来的教训:以“民族骄傲”为中心的产业政策的荒唐之处,特别是在科技产业。Facebook真正想要的,是作为一个美国自己的社交媒体垄断企业得到认可与保护,在海外奋勇拼杀。但历史和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表明,我们应该相信国内的激烈竞争会使整个产业更强大,这样做的效果会好得多。
这是日美科技竞争的历史教训。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日本正在威胁美国在科技市场的霸主地位。日本科技巨头NEC在主机市场上成为IBM的有力挑战者;索尼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突飞猛进,松下、东芝这些实力雄厚的公司也不甘示弱。日本政府通过通商产业省对这些企业进行支持,它奉行的民族主义产业政策被认为是万无一失的。
如果美国遵循扎克伯格的逻辑,我们就应该保护和推进IBM、AT&T和其他美国科技行业的巨头——20世纪70年代的民族骄傲。相反,联邦政府却指责主要的美国科技企业在遏制竞争。IBM遭受了长达13年的严厉反垄断调查和审判。1984年,美国司法部将AT&T拆分为8家公司。事实上,在与外国势力竞争的关键时刻,这些做法削弱了美国一些最强大的科技企业的实力。
但结果不止于此。随着IBM和AT&T不断受到审查,诞生了一系列不需要担心被垄断碾压的新行业和新企业。从IBM那里获得解放的美国软件业开始复苏,产生了微软、昇阳(Sun)和莲花(Lotus)等企业。苹果等公司生产的个人电脑开始流行起来,在AT&T公司解体后,像是CompuServe和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这样的公司纷纷进入线上网络,最后产生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经济”。
再来看日本,政府仍然对NEC这样的企业骄傲情有独钟,大力推广NEC的主机,同时加大对超级计算机的投入,认为它才是计算机行业的未来。日本从未打破NTT作为电话行业垄断者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在软件和个人电脑领域起步较晚的日本开始落后于美国。在移动电话技术上,日本曾有过短暂的领先,但受限于NTT,几乎没有留下多少创业空间。因此,日本的科技行业基本上错过了软件、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革命。直到今天都没能恢复。
这就是政府安然接纳Facebook、苹果和谷歌等公司的风险所在。尽管它们现在看起来与上世纪70年代的IBM一样卓越绝伦,但10年之后或许是另一番景象。如果想像不出有谁做社交网络会比Facebook更好,那你别忘了,当初也没有人梦想过仅作为业余爱好者玩具的个人电脑,有朝一日会取代强大的主机甚至超级计算机。
如果我们在反托拉斯执法上放这些企业一马,允许它们主导市场,并购竞争对手,美国可能会失去其标志性的优势:允许新旧替换、接受反叛和改变的意愿——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反叛循环和“爱国者的鲜血”的工业版。
那么,正如扎克伯格所预言的,科技的未来可能真的就要属于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