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风波不断-区别王健林和肖建华

万达风波不断

  2017年6月中旬,中国银监会约谈调查了万达、安邦、海航、复星,并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安邦、海航、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的几家海外投资活跃的民营企业的授信及风险。这一举措的发酵引发万达集团股债双杀,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也将万达商业和万达香港的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并警告万达可能会被进一步下调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国政府曾发布通知称,为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推动中国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这些境外投资行业被列入敏感行业。通知显示,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有:赴与中国未建交、发生战乱或者中国缔结的双多边条约或协议规定需要限制的敏感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而在2018年1月份,中国大陆四大“豪门”企业腾讯、苏宁、京东、融创联手斥资34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在估值为2,429亿元的万达商业中占股比例约为14%。万达集团表示,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业将更名为万达商管集团,并在其后大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而腾讯为首的入股四方将推动万达商管集团尽快上市。

  在过去几年纷纷“出海”的中国企业遭遇不同程度出海“滑铁卢”,分析认为与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最近一轮人民币恐慌式贬值中,中国的外汇储备由之前的4万亿锐减至3万亿,这加重了中南海决策层对资本外流以及资产转移的担忧。政府担心“五虎将”向海外转移资本带来的示范效应,会有其他企业模仿进而形成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除了资本外逃,另一个周期性因素是金融风险,习近平和中共高层近来多次表态严防死守金融风险。1月17日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刊发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署名文章称,“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防范金融风险背景下,以海航等为代表的通过在国内银行举债海外投资模式,亦需透过收缩海外资产方式谋求“政治过关”。

  区别王健林和肖建华

  但是对此也需要理性的去看待,尽管万达、海航在企业投资上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但是并不能将他们简单的与郭树清所说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划上等号。

  万达、海航等企业与“明天系”肖建华为代表的“金融大鳄”、“金融集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无论是万达还是海航,作为企业,他们想谋取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作为中国企业,他们认为其理解了中南海的政策精神,纷纷“出海”也不能说完全是错误的。

  其根本问题在于他们错误判断了中共今天所希望的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行业和领域。忽视了实业,而是将精力放到了文娱产业、房地产行业这些对于提升中国实力无法起到推动作用的领域中。更何况他们“出海”所使用的资本多是来自中国国内银行的贷款,这才是问题。

  而以肖建华为代表的一批商人,确是想通过造成中国金融系统的混乱,浑水摸鱼,从中牟利。二者无论是动机,投资模式,以及今天的结果,都表明中国政府在对待这两类企业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毕竟肖建华已经失联一年有余,而王健林仍然能够得到众多中国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