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升值势头正在加强

2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6.29元,接近2015年8月新汇改前的水平。除了目前的美元贬值的势头,瞄准中美利率差的投资者持续买入人民币也推高了汇率。中国2017年修改了汇率的设定方法,让人民币贬值更加困难,吸引了投机资金。对于被美国要求消除贸易不均衡的中国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不小,但也出现了股价趋于不稳等副作用。

“瞄准利率差的人民币买入趋势很强”,某外资银行在上海据点的外汇交易员如此表示。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接近2%,但中国达到3.5%左右。利率上升是两国共同的现象,但存在利率差。对于投资者来说,人民币单向贬值构成风险,但中国政府以强硬手段避免人民币贬值,外资银行认为“形成了能安心买入人民币的环境”。

此前长期处于贬值趋势的人民币汇率迎来转折点是在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修改了“中间价”的计算公式。虽然招致了海外很多认为“与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化背道而驰”的批评,但成功给人民币贬值踩下了刹车。

2017年初接近1美元兑7元的对美元汇率正在接近新汇改前的6.1元。央行1月改变了诱导人民币升值的措施,但未能改变业已成形的人民币买入趋势。与此同时,德国1月宣布在外汇储备中加入人民币。“有可能中方是在欢迎这一声明,是容忍人民币升值的体现”,香港的投资公司认为。

很多观点认为,今后人民币升值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宣称对“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稳定十分重视,在美元贬值的局面下,将相关因素如实体现到中间价上的可能性很大。此外,人民币升值还有另一面,即非常适合用于应对特朗普多次主张的贸易不均衡问题。

中国正在增加美国矿物资源和农畜产品的进口,人民币升值将以购买力提高的形式带来益处。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对策,今后数年内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有望增加,这也助推了人民币的升值言论。还有观点认为,如果海外游客的“爆买”持续下去,人民币升值可减少资金外流。

不过,对出口不利成为副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任周宇指出,自2017年12月前后中国的出口形势笼罩了阴影。这种观点越来越多。由于担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上海股市在上周的1周内跌掉了年初以来涨幅的40%。中国领导层的经济评估有可能成为改变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