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逆登陆日本

约一半有智能手机的中国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宝”将在2018年登陆日本。在中国,在手机上开设“账户”就能基本上免费乘坐出租车的支付宝的活动引起热议,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成长为日支付达1.3亿笔的人气APP。支付宝将难以获得信用卡的低收入人群拉入消费的世界,为中国经济的规模扩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支付宝登陆日本这一消息的核心在于其支付技术的基础“二维码”。在日本印在机票等地方上的矩阵码就是二维码,这原本是日本的技术。

开发二维码的是日本的电装公司(目前为子公司Denso-Wave的业务)。丰田汽车的“看板管理系统”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丰田旗下的电装在1997年为实现看板管理系统的电子化开发出了比条形码容纳更多信息的2次元编码,也就是二维码。

电装没有独占该技术。当时的电装不仅面向丰田,还提出推广二维码的战略,免费公开制作二维码的软件,而销售二维码的扫码器。

结果,电装的二维码和扫码器被竞相开店的便利店企业采用。但没有扩大到海外,甚至被称为“加拉帕戈斯技术”(Galapagosization,即在孤立的环境下,独自进行“最适化”,最终对外丧失竞争力)。

情况在2010年之后发生了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摄像头读取信息的二维码在海外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

支付宝原本使用的是中国自主开发的编码,由于安全层面存在问题,后改为使用二维码。改用二维码不仅在安全性,还因为电装免费公开相关技术,不收取专利费。支付宝也是一样,不向用户收取手续费,因而实现了爆炸式普及。

真是很难评判对错。日本诞生了手机摄像头和二维码,中国则利用二维码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机会。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日本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标准逆登陆”攻势。Denso-Wave的执行董事田路胜彦表示,“经常有人跟我说一个二维码收10分钱也好啊”。但是,关于公不公开,从战略角度来说,电装并没有做错。正是因为免费公开,二维码才得以在全世界普及。美国微软也开发出了类似于二维码的编码,但是由于收费,最终未能得到普及。

日本的银行和其他产业为什么没有抢在支付宝之前注意到二维码的便捷性和发展潜力呢?为什么没有预想到IT企业有可能威胁现有金融服务秩序这一点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据悉,中国的银行也曾反对过支付宝。但是,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落后,希望通过智能手机服务进行挽回,同时也更容易掌握纳税人的情况。中国积极推动IT企业提供支付服务的限制放宽,促进了新产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