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指利用独创技术和创意来改变生活和商业模式。在二战后70多年的创新历程中,日本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劣势。这些经验能否在未来开花结果呢?
索尼的营业利润将时隔20年再次创下历史新高。11月1日,在索尼复活道路上起到主导作用的社长平井一夫发布了配备最新人工智能(AI)的家用机器人。平井表示,“继续创新”是企业真正复活的条件,对重新涉足机器人业务表示出极大关心。
建立愉快的理想工厂
在二战结束第二年的1946年成立的索尼刚好见证了日本的创新历程。“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索尼《成立宣言》中的这句话成为了其创造全球性热销商品的起点。将街角变成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的Walkman随身听(1979年上市)让索尼迎来了鼎盛时期。
但这一繁荣势头并未长久持续。2000年前后,尽管索尼发布了可以连接电脑的Walkman等3款数码产品,却是由另外的业务部门开发。因缺乏兼容性,统一战略也成为泡影。2001年,美国苹果的iPod上市,打造了可随时随地下载音乐的模式,成为苹果进入iPhone黄金时代的起点。
“有些产品只有我们能做到”,当时一位索尼管理人员这样表示。虽然有技术实力,但却没有及时发现需求变化。“为什么在组织内工作的人有时会采取愚蠢的集体行动呢?”,英国《金融时报》的吉莉恩·泰特认为,当时的索尼各部门相互隔绝,没有总体规划,处于“散沙”状态。
从日本发明协会编制的战后日本创新100项来看,新创意与技术相结合创造新价值的Walkman等创新产品大约都发生在1980年代。这是为什么呢?
Walkman创意的来源是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在乘飞机时很想自己一个人听音乐。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入山章荣表示,“创业一代的人退休后,日本企业没有构筑起可以代替创业者、有着共同目标的组织和经营体制”。
知识的再结合
创新力衰退也表明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及法律法规等“日式常识”走到了尽头。日本虽为发达国家,但解雇制度十分严格,经营者很难进行大胆的业务重组。应该如何处置基于年功序列的终身雇用制员工?日本企业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充分利用外部人才。
在东芝问题上显示出存在感的产业革新机构隶属于国家,该机构要求企业重组已是家常便饭,但抱有众多人才的大企业态度暧昧,产业整体无法实现新陈代谢。知识和经验如果得不到重新结合,创新也终是空谈。日本的IT产业要想复活仍需时日。
碳纤维、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及闪存……以材料和零部件为中心,日本企业仍占优势。在服务业方面,率先推出网上送餐服务的梦之街创造委员会等初创企业的崛起也十分显著。
在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创新生物设计工程中,专家以外的成员用时约2个月进入医疗现场,向医生和患者们进行讨教。创新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从这点来考虑,企业要以普通人的视角发掘应该改进的地方和需求。
如今,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及医疗厂商都在采取这一方法。东大教授森川博之表示,“物联网(Io)等创新多数都是在生产一线萌发出来的,这对重视生产一线的日本有利”。
“创新的唯一源泉是‘愤怒’”,美国经营顾问汤姆·彼得斯这样表示。在旧金山打不到车的愤怒催生了优步科技。民宿中介平台爱彼迎(Airbnb)也是从游客对大型活动期间酒店客满的抱怨而衍生出来的。
在生活和商业一线到处都充斥着愤怒和不满,如何让其升华成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良性循环?日本特有的一些传统习惯可能会受到考验。
不考虑“产出”
创新的主角毫无疑问是企业。但日本企业通过研发来创造效益的能力正在逐步下降。
尽管拥有了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电机技术……”,NEC某高管觉得很是遗憾。NEC在8月份决定将与日产汽车联合出资的锂离子电池公司出售给一家中国基金。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EV)的动力源,今后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NEC除了日产之外无法开拓其他客户,而日产也决定要将采购商多样化。虽然有技术,却不能顺利地实现商业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字。首先是催生新技术的研发(R&D)能力。从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2015年各国企业研发费用来看,日本比2000年增加26%。而中国企业在这一期间增加了10倍,并在2009年超过日本,日本远远落后于中美,仅排在第3位。
从机电行业来看,日本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NEC等8家大型综合机电企业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的研发费用加起来约2万亿日元,比2000年减少22%。与下降3%的销售额相比,降幅更为显著。
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研发效率显著下降。日本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进行了一项“效率性”调查,用全球主要国家的企业在5年间创造的附加值平均数除以之前5年的研发费用平均值。
对日美德法韩5国的企业进行比较后可知,2016年日本为32倍,属于最低水平。几乎从2000年的47倍之后一直维持着下降趋势。欧洲企业也和日本一样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一些。对于日本的研发现状,日本德勤咨询的执行董事藤井刚认为:“将来哪个市场会扩大,不充分考虑‘产出’就进行研发的例子有很多”。
亚洲的第三波浪潮
亚洲通过创新走在日本前面的时代到来了,背景是亚洲的产业结构变化。亚洲凭借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通过半导体和石油化学等使用大型设备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巩固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近年又迎来了第三波浪潮,即IT和制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
“光凭仿制药增长有限”,印度太阳药业(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统管海外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基尔蒂·加诺卡尔(音译)如此解释致力于抗癌药等新药开发的理由。
关于自主开发的慢性皮肤病治疗药,该公司已向欧美当局申请销售,将来还计划进入日本市场。
“亚洲制造”最早的领航者是服装等轻工业。1970~80年代,香港资本在大陆建设服装厂,构筑了制造业的基础。韩国和台湾也通过加工贸易积累了资本。
进入90年代后,资本密集型产业兴起。钢铁行业的韩国浦项制铁、石化行业的台湾塑胶工业(台塑集团)等作为日本企业的对手崛起。在半导体产业,韩国三星电子和台湾积体电路制造(TSMC)等全球性企业快速成长。
中印兴起知识密集型产业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外资的对华直接投资增加,加速推进了产业全球化。代工生产个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以在大陆生产为踏板实现崛起。
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IT产业在全球普及,委托中国和印度从事软件开发的动向扩大。因为亚洲的教育水平升高,高级技术人员增加。在制药行业,全球大型制药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设置研究基地。
从亚洲企业的股票总市值来看,截至10月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制药和网络在整体总市值中的占比达到8.0%(QUICK FactSet调查)。较10年前的1.7%大幅增加。
最近,互联网相关领域表现抢眼,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等互联网企业的移动支付APP迅速普及,并预定登陆日本,这甚至可能会改变日本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