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中国要先读懂中国人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骚动。此后,他本人又解释,“中国即将崩溃”标题并非他本人所拟。其实,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崩溃论”已有许多版本,这种观点其实存在一个共同的底本,反映出欧洲近代中国认识的框架。我们知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中国500年没有变化,因此他把中国规定为长期“停滞的国家”。而黑格尔则认为中国是一个无法自我变革的“持续性帝国”。站在这个立场看,中国最近30余年的高速增长是一个例外,是异常,所以也就无法维系,崩溃也就不可避免。

刘迪

如无西力东渐,中国将仍会依照自己的路径逐步发展。但是,从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化时间”。不论是19世纪的戊戌政变,还是此后的国民革命、共产主义革命,或30多年前邓氏改革以及今日习近平的反腐,都是这种“时间”的一个过程。

预测中国其实非常困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太大,如沈大伟教授所说,一个研究者难免“盲人摸象”。另一原因是,中国仍在迅速变化。今天,中国经济仍在“中高速”前行,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十分强烈,各项顶层设计也在落实。但是另外一面,腐败、污染等问题触目惊心。作为研究者,究竟应选取哪些因素作为预测中国走向的因素?

研究中国,究竟要选取哪些因素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我想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故事也许有些启发:A国化妆品公司曾派员调查中国市场,他们在中国走了一圈后认定,中国人均收入很低,无法购买该公司的化妆品。而B国化妆品公司也派员到中国调查,他们发现中国妇女与B国本国妇女同样喜欢化妆。因此B国化妆品公司决意开发中国市场。事实上,B国化妆品公司的原则是对的。他们根据人性的普遍原则,而非外在的、非本质因素。其实,中国研究所依据的原则也应如此。

对于中国未来,悲观论者更多看到负面的“事”,如“雾霾”、“食品污染”、“官员腐败”,而乐观论者则更看重“人”。谁能读懂2、30岁的中国人,谁就能懂得中国未来。今天“85后”、“90后”正在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与其父辈不同,但却仍维系甚至拥有超出父辈的创新热情。同时,也不要忽视他们内在的正义感、爱国心,这是中国凝聚力所在。

 摄于舒勇作品展

鉴往知来,预测中国,历史知识十分重要。我们知道,19世纪20年代,中国GDP曾占世界的1/3,是世界经济大国。目前虽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中国经济增长,仍不会改变。习近平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已把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结合在一起,实现中产阶级社会才是中国政府的本来目标。至于经济增长,不过是中国恢复历史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一个自然结果。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变革,如借用黑格尔的语言,可以认为这是“世界精神”在中国、在亚洲的具体呈现。这个“精神”,从东方出发,又回归东方,回归这块古老广袤的大地,昭示一个崭新时代。这种精神的本质,是亿万人民追求自由的意志。

有人说,当下逛东京银座、新宿,5步之内,必遇国人。日前偶过银座,果然遇到几组同胞,他们来自北京、沈阳。他们购物赏花,享受美食,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同时内心透露一种强大自信。今天中国每年有1亿人出境观光。汹涌的人流遍及全球,他们把中国与“世界”联在一起。

预测中国,不论结论乐观或悲观,但有两点不能忘记,首先研究者不能忽视、忘记当代那些活生生的中国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仍有强韧、坚定的文明自信。其次,不能忽视那些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普遍、强大的中产社会将诞生在中国大地,这是理解、预测中国的线索。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刘 迪 简历
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专栏作家。哈尔滨人。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修了(法学博士)。曾任人民日報国际部编辑记者、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研究员等。著有《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三味日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