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将来-摩根名言警告着中国

经营哲学的转换

因为危机所以向欧洲企业出资,因为飓风来袭,所以破格向美国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回顾摩根大通回报社会的姿态,戴蒙表示“非常自豪”。

这也是其经营哲学的一个转变。戴蒙在分发给前来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们的长达90多页的小册子中自白道:“我们错了”。

2008年的雷曼危机暴露出华尔街的自私自利:为追求利润和薪酬,明知具有风险也进行投资。最终导致泡沫崩溃,严重损害了全球经济这一公共利益。因此,人们对此怒不可遏。

负责小册子编辑并统管公司社会责任活动的皮特•夏在2011年10月认识到了什么是“被孤立”。华尔街聚集了1万多人,接连举行针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抗议游行。掀起了“占领华尔街”运动。

人们所主张的是“我们是99%”。这尖锐地指出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社会矛盾。见到此情此景,皮特·夏甚至也有过加入游行队伍的冲动。这时他所想到的是“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希望股东也能理解这一点”。

在美国,股东对企业施加压力,要求经营者赚钱。而企业则在饱受锤炼中爬到了世界的顶峰。即使在爆发危机时,仍寻求通过最快的捷径来获取利润。“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局限也在危机中充分显现。

在摩根大通总部摆放着当年挽救纽约市财政危机的摩根的备忘录(右下) 一直引领经营潮流的哈佛商学院(HBS)也有所动作。头牌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的201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创造、共享、价值(CSV)”。把对社会有用的经营作为增长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赚钱,然后再把一部分利润归还给社会的“俯视态度”。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把与社会共存作为经营基础。

同样出身于哈佛商学院的戴蒙则把摩根大通的拯救危机的先行者约翰·摩根(1837~1913)看作榜样。这位受人尊敬的银行家在当年没有中央银行的情况下,数次作为“最终借款人”挽救了危机。

就在雷曼危机爆发的2008年9月,摩根大通将纽约总部二楼改成了公司历史展览室,在最显眼的一面墙上悬挂上了摩根的肖像和1907年挽救纽约市财政危机时的备忘录。

中国也暗藏火种

对于坐着马车经过华尔街的摩根,当时的人们给予掌声相送。他本人也成为关爱社会、让社会繁荣的典范。

在去世的前一年,摩根留下了一句名言:“我不是借给担保,而是借给人格”,道出了仔细观察交易伙伴真正价值的重要性。

由于审查宽松而导致了次贷危机等,轻率的投融资成为了危机的源头。而这一火种现在正被中国的“理财产品”投资渐渐点燃。

戴蒙也面临着困境。公司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出现高达6千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1.5亿元)的亏损,另外针对过去销售的证券化产品,美国监管部门已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如果抵挡不住金钱诱惑而草率行动,就会成为社会公敌而自取灭亡,摩根肖像的锐利目光仍在警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