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华盛顿25日专电)成立70年的联合国功能不彰,组织结构无法反映国际现状,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制度与国际危机处理脱节,美国对这次周年庆反应冷淡。
二次战後成立的联合国是70年前根基於国际强权,以国家为单位平衡下的产物;如今国际政经现势早已非当年景况,伊斯兰国丶盖达组织等非国家团体冲击区域稳定,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等机构无法处理经贸角力,联合国的功能长期为外界质疑。
联合国成立70周年全球地标亮起蓝灯纪念,但美国对此反应冷淡,未多见讨论。多年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瘫痪重大国际纠纷回应能力,让联合国成为美国无论是单边或多边行动的绊脚石。
多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都曾对安理会效能不彰感到愤怒和沮丧,现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莱斯(Susan Rice)曾公开批评北京在安理会的「恶行」。
美国资深外交官皮克林(Thomas Pickering)曾说,常任理事国从不公开讨论否决权的问题,他离任时曾建议改革,不过法国以他们的国家利益看待那份建议。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二战胜利国出任永久成员,但英国与法国影响力不再,印度丶巴西等崛起的人口大国没有置喙馀地,美英联盟对抗俄罗斯与中国大陆杯葛,法国摇摆其间,已成常态。
另外,以国家为单位的组织结构衍生诸多怪异现象,上百小国的投票权在各议题上成为交易筹码,联合国大会沦为各言尔志,甚或是待价而沽的外交肥皂箱。
前联合国幕僚长马科拉(Susana Malcorra)指出,联合国宪章依旧没变,但处理当前国际挑战的能力大有问题。
前联合国维和行动官员葛汉诺(Jean-Marie Guehenno)曾表示,90年代以来联合国维和任务多由西方国家担任.但维和工作外包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不是可行方案,以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情况来看,成本极高,也缺乏国际公信。
话虽如此,华府虽极力要求俄罗斯与中国大陆负起国际责任,但以乌克兰丶 叙利亚和南海的情况来看,各方缺乏基本共识,甚至是麻烦制造者,北京与俄罗斯也无意参与无关其利益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