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之后的中国 外界对经济改革表示悲观

    中共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2017年10月17日)
    中共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2017年10月17日)

    10月18日,中国将召开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将为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提供方向。预计在19大期间习近平将进一步巩固权力,然而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的前景,很多投资人和分析人士都表示悲观。

    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领导风格显示,他将把稳定放于第一位,而把经济改革放在第二。中共宣传部副部长庹震在周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持续开放并扩大市场准入。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管对路透社表示:“我没有看到市场开放的迹象,一切都是围绕整顿和控制展开的。”

    “我们不会急于改革,改革的步伐不会在19大后发生显著变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政府顾问告诉路透社,他认为19大不会带来快速的市场改革。

    2013年习近平刚刚上任时,中共18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让市场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表示可能推动改革。现在很多分析人士和商界领导人认为习近平对于市场的承诺是空洞的,当时承诺改革只是对前任政策的延续。

    经济学家认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很多中国经济需要的改革都停滞不前。这包括中国负债沉重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财政改革以解决地区政府债务问题,增加地产税来避免房市泡沫,以及允许农民能够更加自由地出售土地。

    与此同时,严格的资本控制稳定了人民币币值,然而这阻碍了中国寻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习近平的核心经济目标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这也包括“2025中国制造”计划,政府向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性的机器人、半导体和其他行业投入了巨资。

    在中国投资或运作的外国公司也受到影响。根据中国美国商会2017商务环境白皮书,去年有81%的会员感到在华不受欢迎,这与中国不明的监管环境和贸易保护主义有关。商会会长毕艾伦(Alan Beebe) 表示,该商会对外资在华的展望“不如以前那么乐观”,因政策与监管上的改变,中长期更偏向悲观。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区事务副会长彭捷宁(Jake Parker)说:“除非我们看到外国银行能够将股权上限从49%升高到50%,或者是外资保险公司能够拥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否则我们就是在进行与五年前相同的辩论。”

    习近平多次重申,国有企业应当是经济高度的决定者。近几年,北京要求国有企业重树党委在商业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出台的一份国有企业改革蓝图中,并没有提到2013年所说的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在北京的一名西方外交官告诉路透社说,习近平的执政重点现在越来越明确,那就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维持社会稳定。“当经济继续开放与维稳产生冲突时,维稳的声音会占上风,”这位外交官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