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鼓励创新的国家不仅要鼓励技术上有各种灵动的创意,并从制度设计上保护创新和包容创新的失败,更需要有一个能听取各种不同声音和包容不同意见的社会氛围。
对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中国,正寄望鼓励创新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虽然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热情并未褪色,可是容忍创新失败的制度体系和能包容不同意见和允许不同声音共存的社会氛围却仍显不足。
周三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的措施,更大释放创新活力。提出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会议提出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项目申报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供。减少各类检查、评估、审计,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期三年以下项目一般不作过程检查。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部署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 “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指出,要以坚持尊重规律、问题导向、分类评价、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正在努力打破阻碍科研领域创新的体制弊端,力争通过对科研人员的松绑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这对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迫切需要发展高精尖科技实现中国制造从大到强的转变,无疑是明智的政策选择。
不过,相较中国正在进行的激发科技领域活力,通过放管服来一场真正意义的对科研人员管理体制上的“松绑”,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对不同意见和批评声音的“放管服”,显然比较迟滞。
稍早,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撰文,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经济增长韧性增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持平,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6.5-6.9%的区间,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虽然经济平稳是中国推进其它领域改革的基础。但平稳的走势下难掩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艰难时刻,宏观调控屡屡强调的管理预期并不意味着专家学者们对中国的经济走势只能发出同一种评价声音。
“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听取多方面不同的意见,毕竟现在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经济发展都与过往有很大不同,对于有良知的学者而言不仅要有忧患意识,更关心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挑好的数字说,对问题视而不见,这不仅容易误导决策者,更容易滋生盲目乐观和自信。”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坦称。
眼下正处于一触即发的中美贸易战就让不少专家担心会让中国经济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爆发,尤其近期的股市汇市大跌,亦令市场担心中国是否有充足的筹码来应对。
相较官媒屡屡发出的旨在稳定市场信心的安抚之语,那些充满忧患意识的专家从专业的分析和解读显然更能激发民众的民族忧患意识。
近期网络盛传的一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的“中美贸易战的启示和教训”的毕业演讲就充满了忧患意识,文中提到其关注点不在贸易领域,有着更为深重的忧虑和危机感。
“不能把中美贸易战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这本质上是一场国运之战。我们更不能将这一场争端视为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仅就贸易争端而言,从1960年代一直到198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曾经发生过一场漫长的贸易争端,这场争端打了30年,结果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中美之间的冲突作为一场大国博弈,恐怕需要至少50年甚至更长时间。今天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历史大戏的开幕。”文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