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中国需要注意的两点

关于项目式学习,我想重点讲两个观点。
第一,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学习 。
中国有一句话叫“外来和尚好念经”。当新的概念、新的学习方式进入到中国市场时,我们总会有新鲜感。但在真正落地过程中,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环境和学校的环境跟美国非常不一样,比如说班额(班级规模),美国的班额普遍比我们的班额要小;比如说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是分科教学,美国至少在小学的六个年级是包班制的;比如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那么多的自主权,一堂课规定好了就是45分钟。还比如我们的评价体系、孩子的学习方式、我们自己沟通表达的方式 ……这都是在中国的学校做项目式学习的时候,跟美国非常不一样的情境。
这种新事物带来的新鲜感在老师身上也会有反映。我发现我在一线做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教师培训时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很有热情、很愿意去做,但常有老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为了项目而项目。你会发现老师太过执着于把那个东西做成一个漂亮的产品,但忘了项目式学习最后的落脚点,是学习。
既然说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我们就要回答到底什么是学习?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学习的本质又是什么? 得深到什么程度才算深度学习呢?其实已经有很多老师探讨了这些话题,谈到我们得不光有知识的获得,还有思维方式的培养。事实上可能还不止于此,我们还有心灵的触动。
借用北师大课程教学论专家郭华老师的一句话,只有触动人的心灵的学习才叫真正的深度学习。这话听起来很飘、很玄,但实际上也不难理解,是指我们每一个人,不光要掌握客观于我而存在的人类文明的知识体系,同时我们也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我们要去认知历史、对话历史、共创未来的历史。
这一系列目标需要许多教育方法、技术手段去落实,今天我们讨论的游戏化学习也罢,项目式学习也罢,都是去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有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
什么样的目标?我想触动人心灵的学习,至少包含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学科知识的目标。
项目式学习对于我们提升各种能力很有帮助,但是不要忘了,学习是离不开知识的。如果一种学习放弃学生对于人类文明掌握的话,就是一种愚蠢的学习,任何国家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此,不要忘了你在做项目式学习的时候,到底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但这也对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挑战。
事实上在做项目式学习的时候,中国老师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学科知识是很扎实的。因为我们是分科教学的系统,对于学科的理解有这样的条件。
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特级老师做项目式学习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上手,因为他对自己学科的整套体系能够信手拈来,了然于心,能够把所有的东西串起来,做成系统的产品和思维。
第二个目标是高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是一张被频繁引用的图,来自MIT的经济学家,这张图展现了美国在战后60年代一直到2010年整整半个世纪,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劳动技能需求的变化。在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三条线下滑,两条线上升。
上升的那两条线就是我们讲的,不能被计算机所替代的高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包括沟通的、交流的、创造的、批判的。但回过头来说,你交流什么?你创造什么?你沟通什么?当然有载体。这又回到了我们刚刚讲的知识的内容、学科的内容。
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学科的学习和能力的学习对立起来,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果你当了很多年老师,你会发现它们一点都不矛盾,非常扎实的学科基础能促进你的思维,促进各种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样,你的综合能力发展了,反过来又能促进你学科的学习。
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点,项目式学习的本质首先是学习,并且这个学习不能放弃对于人类文明和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是我把孩子从未知世界带到已知世界,让你知道这个东西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在现代的教育里,这不是重点。你在从未知世界到已知世界的过程中,要锻炼各种能力。
但与此同时,当你站在已知世界原点的时候,还要运用你的各种能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从现在的已知世界,要想方设法地创造或者走向一个新的未知世界,这是我们现在教学面临的一些新挑战。
既然有目标我们就要落实,要落实就要有计划。这个计划要怎么做呢? 我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就两条体会,第一,必须精心设计。第二,必须亲自实践。
什么叫精心设计?我举个例子,现在中国大量的课堂教学中,会看到小组合作教学。你问老师,为什么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老师会说,我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交流能力。但当你进到小组里去观察,那叫小组合作教学吗?它真的能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吗?可能很多老师心里也是打问号的。
其实,那不叫小组合作教学,那叫四个人在说话,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合作的时候,是要有合作机制的,当我们交流的时候,是要触及灵魂深处的,而不是各自表达各自的观点。那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怎么更精心地设计?比如在小组教学的时候,我能不能再给组内的每个人做社会角色的分配,让这个组里谁离了谁活儿都干不下去,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必须去合作。我们在让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能不能在组里创造一个环境,让这个组里必须争论。因为不争论的时候,你不可能有深度思维的价值碰撞。如果你只是说我要这么做,要那样做,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不同观点的表达,谈何交流,谈何非常规的人际互动,更何况去培养更高阶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维、创新等等。要培养这个目标,你就要想,每一个目标在你的教学设计的过程里怎么样融入进去。不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要想得深,想得细,要亲自实践。
这里就到了我关于做计划的第二个体会,亲自实践。
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很多对你来说很简单的事情,也许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就真的很难,因为他的经验世界和他的认知水平达不到。
比如我们在课堂中经常看到,老师说:“我们接下来这个问题讨论15分钟”,然后就把问题抛下去了。但是你会看到,15分钟过去了,孩子根本达不到老师希望讨论的水平,老师能不能想一想这个事情到底需要多少分钟?你让孩子剪纸,老师们觉得很快,一分钟就剪完了,要知道孩子没有五分钟是剪不完那张纸的。
一个好的老师要把自己想象为长大了的儿童。各位老师,请回到你与孩子同龄的时代,用你在那个年龄段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自己实践一遍你的教学过程。 当你自己体验过这样的过程,再给孩子教学的时候,心里才会有底。
我们今天用学习这个词,不用教育这个词,实际上本身是教育哲学立场的转变,就是我们讲的儿童立场。我们在做项目式学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生活经验的世界。为什么游戏化的学习会那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因为它把孩子的经验世界融入起来,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体验到我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同样我们在做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经验世界、思维方式等等。
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项目式学习不是学校生活的全部。
项目式学习很好,我也很喜欢,项目的学习特质——真实的情境,产品的导向,系统的思维——都是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可能相对忽视的。
但是各位老师不要忘了,项目式学习要解决的是传统教育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和不能达成的目标。我们用这样新的方式,引导孩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融通各个学科的东西,但是,项目式学习不是学校生活的全部。
很多人对High Tech High School(美国著名项目式学习创新学校 )有误解,认为那儿的孩子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每天就做项目。这不是事实,它一定会讲清楚基础概念。跨学科学习如果连学科都没理解,还跨什么学科?
事实上,即便是跟项目式学习非常类似的芬兰的现象教学,也是芬兰教育的补丁,不是芬兰教育的主流,解决的是传统教育中不能解决的那部分问题。芬兰2016年颁布的新课程改革的大纲里,也没有强制要求每一个学校,每一节课都要用现象教学,最多要求一个学校一个学期做一次现象教学的尝试。
各位老师在中国落地实践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些关系,学科和跨学科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等等。
经常有教师问我,中国的很多项目式学习教学课程上说,项目式学习要有七个步骤、八个标准,我们好像做不到七个步骤、八个标准。或者有人问项目式学习是不是一定得跨学科。其实不必纠结于此。
比较教育领域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叫做学校外的事永远比学校内的事重要。当然,不是说学校内的事不重要,而是当你去学习和借鉴别人教育理念或者方法时,一定要想,它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情景中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我们的问题症结在哪儿?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不要纠结于此。好的项目式学习终究会自然地走向跨学科,不跨也不行了。但是你一开始做的时候非要跨学科吗?也未必。在一个简单的语文课里画两幅画,写点东西,拿这些东西做起点难道不好吗?总比不做强。一步一步往这里走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投入,有一天发现,项目做到这个地步,没有搞科技的人进来,这事就干不下去了,没有懂艺术的人进来,这件事情办不漂亮了。在慢慢进步的过程中,可能自然就走上了学科融合的过程。
本文为滕珺在EGC•2018苏州国际理解教育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