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周六(11月24日)举行每四年一度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又称“九合一选举”)。这次选举是蔡英文2016年当选台湾总统后,当地第一次大型地方选举,因此又被视为台湾选民对蔡英文表现的一次“公投”。台湾选民在周六的选举中,将同时表决多项与同性恋有关的议题。
除了市长和公职人员选举外,合资格选民还可以同时就10个议题进行公投。其中最为瞩目的,是让选民表态他们是否同意“以‘台湾’(Taiwan)为全名申请参加所有国际运动赛事及2020年东京奥运”。
中国大陆当局早前已经多次向台湾政府施压。中国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发言人安峰山9月批评,国际奥委会对台湾参加奥运会有明确规定,安峰山又警告,如果台湾真的更改参加奥运的名义,将会“牺牲台湾的竞技机会和利益福祉”。
而代表台湾的中华奥运委员会秘书长沈依婷今年5月时也指出,他们收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通知,不会批准他们以“台湾”名义参加东京奥运会。
2020年奥运将在东京举行,台湾前奥运选手纪政等人发动”2020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公投联署”,争取用台湾的名字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另外,公投的问题中有五个与同性恋平权有关,包括婚姻是否应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结合”、各级学校是否应对中小学生提及《性别平等教育法》提及的同性恋与权益,或应否修改民法保障同性婚姻等进行投票。
台湾去年通过修正《公投法》,大幅下调提案门槛。《公投法》规定,如一个公投议案获得通过,行政机关要在3个月内草拟相关法案送交立法院审议。如果两个决议对立的议案同时获通过,最终会交由司法院大法官释法解决。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早前接受台湾媒体TVBS访问时指出,台湾与中国大陆均使用同样语言,而且台湾有高度言论自由,令台湾成为全球被假新闻伤害最严重的国家。另外,民进党在选举前发布电视宣传片,警告中国网军“已经侵入台湾,大规模制造假讯息”。
但是,莫健和民进党的宣传片均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TVBS其后指有专家质疑莫健声称“有外在势力,试图在台湾改变舆论风向,并散播不实资讯”的说法,把莫健的专访从TVBS网站删除,引来台湾其他媒体批评。
而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回应民进党的指控时,批评民进党每逢选举为了掩饰自身执政不力,才会造谣抹黑大陆,形容这是“民进党惯用的政治操弄手法”。
监督年金改革行动联盟动员军公教团体,抗议年金改革时发动“夜宿围城”行动,抗议民众举起“反污名”手牌表达诉求。
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实行了许多具争议的政策。其中,2017年的年金改革引来最多批评,反对改革的退伍军人、退休公务员、教师等团体认为政府的计划会影响他们的权益,多次发起游行。另外,蔡英文在竞选总统前多次声言会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当选后却无主动推动进程。
这些都影响民进党候选人的选情,令他们在多个被视为民进党传统“票仓”的选区都面临苦战。
其中,最为瞩目的选区在高雄,台湾五家媒体在上周二(11月13日)发表选前最后一次民意调查,其中四家媒体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支持度比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高,被认为是带领国民党打破民进党执政的“意外政治新星”。
另外,民进党在新北市市长的选情也不如想象中乐观。民进党候选人苏贞昌在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前,已经当了八年的民选县长,但上周二发布的民调显示,他跟国民党候选人、现任新北市副市长侯友宜支持度不分上下。
台北市的五马竞争
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2014年台湾地方选举与民进党协调,击败自1998年来就控制台北市的国民党成功当选。他今年角逐连任,受到民进党候选人姚文智、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和两名无党籍候选人吴萼洋和李锡锟挑战。
台湾媒体多次举行论坛,其中11月10日由台湾公共电视举行的辩论是唯一五位候选人都有出席的论坛,因此最为瞩目,而柯文哲过去四年的政绩也成为论坛的主要议题。
柯文哲当年以“政坛素人”的形象取得选民支持,但上任后却多次被指失言。其中,他上月出席台北市一个论坛时说,日本女孩子打扮化妆较美,台湾一些女孩子却“直接上街吓人”,引来抨击。他其后坦言是失言,解释自己其实是说女生出门要穿得整齐干净。
而在10日的论坛中,柯文哲就被吴萼洋批评,柯文哲任上台北市政府官员换人频繁可见他没有“气度和修养”。丁守中也形容,台北市在柯文哲“无厘头”的领导下还能维持市政,是当地大多数优质公务人员的功劳。柯文哲反驳称,自己任上官员离职跟前市长郝龙斌速度其实差不多,只是因为自己“媒体关注度太高”。
首投族意向
台湾这次选举中,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的选民年龄依旧定在20岁,但首次将公投选民年龄下调至18岁,这个调整令台湾增加了约60万首次合资格的选民。
但台湾中央社早前引述一项民意调查指,约73%的受访台湾青年对公共政策的讨论“保持低度开放程度”,但有87%的受访青年表示会与同辈讨论社会议题,约80%受访青年就表示会跟父母讨论。
中央社引述进行调查的台湾民间组织家扶基金会社工处周大尧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台湾青年看似不大愿意参与选举,却踊跃与同辈和家长讨论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