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试点: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引发争议

做父母的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因为儿童遭到拐卖和绑架事件在许多国家都时有发生。

在中国,虽然每年有多少失踪儿童目前还没有最新权威统计数据。但根据最近网上数万条“家寻宝贝”(寻找失踪儿童)和“宝贝寻家”的信息(失踪儿童找家),可以对中国失踪儿童的情况略知一二。
不要以为儿童被绑架和杀害在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就很罕见。其实,英国每年都有许多孩子被绑架,以2017/18年为例,警察记录在案的涉及绑架儿童事件就有1189起。
而当英国在1970和1980年代发生了数起轰动全国的绑架和杀害儿童案件之后,政府亲自督导,制作了几个宣传片告诫孩子关于“陌生人的危险性”。
影片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讲话,并对陌生人说“不”。
当然,彼时英国的孩子如今早已为人父母,他们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仍然沿用对陌生人说“不”这样的说教。
摩根女士(Suzie Morgan)就试图这样教育自己当时6岁的儿子。几年前,当她试图告诫儿子不要跟陌生人搭讪,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感到害怕和困惑。
结果,导致她儿子晚上睡不着觉,并担心会有人破门而入。摩根女士觉得陌生人危险这种说教对自己孩子来说不健康,会让孩子对世界产生恐惧感。

新试点

许多专家认为过去的方法的确有点过时了。因此,英国政府正在汉普郡实行新试点,让孩子能自己识辨危险,进行判断。
新方法打出的口号是:“聪明孩子决不跟陌生人走”(Clever Never Goes)。
它想给儿童传达的信息是,让他们增加信心,对陌生世界少一些恐惧,并启发他们自己做出安全决定。
摩根女士说,新方法让他儿子感到更独立和自由。
英国慈善组织“抗击绑架行动”的杰夫·纽西斯认为,新方法可能更适合当前的形势。
目前,汉普郡已经有150多所学校报名参加了这个新试点。
新方法最大特点是让儿童明白,跟不认识的人讲话未必就危险,但关键是一旦成年人(包括他们认识的成年人)提议让他们跟他们走,就要提高警惕了。
新试点课程使用一个机器人,通过各种场景为孩子们演示如何鉴别危险。
比如,如果一名陌生男子停下车,以糖果为诱饵,并说可以带你去兜风。这时,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这是危险的。
但如果一名男子在公园遛狗,并开始跟孩子聊他的狗狗。这到底属不属于危险呢?也许未必就一定危险。
但当这名陌生人让你跟他一起遛狗时,就要警觉了。
该方法这时会提醒:“聪明孩子决不跟人走”。
同样,如果一名女子让你搭车,如果这不是事前安排好的,新方法建议孩子也不要去,即使该名女子是你朋友的妈妈。
新方法还试图告诉孩子,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坏人。许多人是友好善良的。
但有关人士说,这可能给孩子造成困惑,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区分哪些陌生人属于好人,哪些人居心叵测?
据最新统计,2017/18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儿童绑架案中20%是由家庭成员所为;40%是陌生人企图绑架,虽然最终都未必能成功。另外的40%则是由熟人所为,这些熟人并不是被绑架儿童的亲属。

网络新特点

儿童自我保护新措施中,还加入了警惕网上陌生人威胁的内容。因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喜欢玩电子游戏,而很多网上游戏都有在线聊天功能。
如果孩子经常在网上与人聊天,就会觉得与他们聊天的人就好像熟人一样。这可能会产生潜在危险。

争议

几乎所有英国儿童专家一致认为几十年前的旧措施确实有些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他们认为新的儿童保护措施:“聪明孩子决不跟人走”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然而,有些专家认为用“聪明”这个词似乎把责任推给了年幼的儿童。如果他们一旦犯了错误,那就是“傻”孩子。
与此同时,许多家长也可能对这种新方法接受起来有困难,因为危险的陌生人这一概念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大脑中。
此外,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的多。比如,如果孩子总是在公园跟一个遛狗的男子聊天,几次之后就可能变成熟人。
虽然,之前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但如果在孩子已经建立起对这个陌生人的信任后,该陌生男子开始心生邪念怎么办?
当然,新方法想发出的信号之一是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只要他们记住:不要同意跟人去任何地方,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提议,即使是熟悉面孔也不行。
目前这一新方法还只是试点而已,下一步还要经过专家的全面研究和评估等。但已经有专家和警察等对新方法所发出的一些信息持保留态度。
有些专家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开始养成识别危险的概念,因为太多的“割草机父母”给孩子包办一切,为他们扫清前面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有人把割草机父母形容为直升机父母的升级版),让他们长大以后无力面对复杂的世界。
“抗击绑架行动”的纽西斯表示,像过去那样教导孩子会给他们造成太多恐惧,不利于他们成长的自信心。
但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恰当的平衡。既让儿童增长自信心,又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