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世界都苦于塑料造成的环境公害之际,科学家无意中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只要几天就能”吃”掉某些塑料。
故事最早要从2016年说起,在日本大阪堺市一个塑料垃圾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塑料为“主食”。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试验,对这种自然产生的细菌加以改良,生成了能降解聚酯(PET)的酶,并将它命名为PETase。
这种酶,在几天时间内就能“消化”聚酯(PET)。
聚酯(PET)是人们日常使用的塑料瓶中的主要成分,也被广泛使用于服装行业。
负责这一研究的英国普茨茅斯大学的科学家说,这将可能彻底改变塑料回收过程,使构成塑料产品的某些物质可以重复有效地利用。
参加研究的普茨茅斯大学约翰·梅根教授(John McGeehan)说,“PET大量出现是最近50年的事情,自然界生成一种细菌,能吃掉这种人工物质应该是最近才发生的。”
不过,聚酯(PET)所属的聚酯纤维在大自然中的确早就存在。
梅根教授介绍说,聚酯纤维为植物叶子提供保护。所以能吃掉聚酯纤维的细菌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科学事务编辑大卫·舒克曼(David Shukman)走访了普茨茅斯大学的研究实验室,感受到所有参与者的兴奋情绪。
他分析说,在这一发现之后,科学家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将实验室中的发现投入实际使用。
”找到一种技术,能低成本生成这种酶,将会是他们要克服的一大障碍。另外一大问题,是掌握大规模工业化使用这种酶的技术。”
据舒克曼分析,无论前面还有多少障碍,在塑料污染危机中,寻找科学解决办法的道路上,这样的科学动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塑料瓶所用的聚酯和纺织行业中所说的聚酯面料、涤纶面料均为同一种原料。塑料瓶经回收后约有80%会被用于纺织行业。
新改良生成的酶PETase可以改变这样的一生产过程,将聚酯再变成原料,再次重新使用。
梅根教授说,“这样一来,聚酯就可以再次被制成塑料,避免用更多石油生产塑料,也就是让塑料有了真正的回收利用价值。”
不过,吃塑料的酶要大规模地投入使用,仍然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另外还需要将其吞噬塑料的速度加快,才能真正成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虽然前路漫漫,但梅根教授乐观地认为,这将是人类最终消除塑料污染、控制塑料泛滥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