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EU)拥有世界最大单一市场,而日本以国家为单位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3。推动属于巨大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达成框架协议的背后主角其实是美国特朗普政权。
2017年1月就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倡导“美国优先”,决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甚至显示出如果认为违反国家利益、将抵制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这一姿态。
在美国明显显示出保护主义立场的背景下,日欧在“向世界强有力地显示2大经济圈正在对抗保护主义”(欧盟贸易委员马尔斯托姆)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对于日本来说,与欧盟的EPA具有成为防止美国压力的“防波堤”(经济官厅高官)的意义。美国迟早将把日美双边FTA纳入视野,有可能迫使日本开放市场。
届时,日本能够拿出向欧盟承诺的乳制品、牛肉和猪肉的关税削减率,拒绝美国称“无法做出更大让步”。不含美国的11国的TPP加上日欧EPA——日本计划在对美谈判中亮出这2张牌。
一方面,面临英国退出的欧盟也能向境内外显示出作为自由贸易领袖的存在感。对日EPA将成为2019年结束任期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最大政治遗产。
TPP、美欧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大规模FTA由于美国转向本国优先的政策而相继遭遇挫折,日欧EPA给这种事态暂时踩下刹车,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展开了反击——可以这样评价日欧EPA框架协议的意义。
但仍不能过度乐观。目前的焦点是,美国政府以“威胁安全保障”为由正在讨论的钢铁产品的进口限制。在50多年前出炉的美国《贸易扩大法》第232条,这被认为是“禁用的举措”。
如果美国政府相继启动钢铁、铝产品和半导体等的进口限制,欧盟将通过向WTO起诉等措施加以对抗,这已成定局。目前处于形成报复连锁反应的“贸易战争的紧要关头”,日本政府感到担忧。此外,8月启动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谈判的走向也难以预料。
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的国际会议在5月举行。当时法国新闻社(AFP)报道称,由于担心物资采购的透明性等,德国和爱沙尼亚等欧洲国家拒绝签署贸易文件。
中国表面上表示“坚决反对保护主义”。但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却在对待贸易及投资自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显示出消极姿态。中国难以成为自由而公平的贸易秩序制定的主角。
由于中美这2个大国,战后的自由贸易体制正在被动摇。在这种背景下,日欧为了死守开放的世界经济,启动了“危机弹簧”。如果能推动扩大自由贸易网络的趋势,将意义重大。但是,面对与保护主义的战斗,发出胜利宣言仍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