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星期五(23日)都报道了中国政府决心整治和改善公共场所英语标志翻译的消息。
《泰晤士报》说,中国的一些公共场所、菜单、医院等的一些英文表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令人啼笑皆非、引起误解或困惑甚至不恭的中式蹩脚翻译(Chinglish),成为国际友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笑柄。
因此,中国政府决心从今年的12月份起彻底对此加以整治和改善,并派专门机构对此实行严格检查。
文章还列举了几个蹩脚的翻译实例:例如把残疾人厕所翻译成Deformed Man Toilet(应该为Disabled Toilet)。
一些令人”搞笑”的菜名翻译诸如“老北京爆三鲜”变成“old Beijing blasting three things”。
“孜然羊肉”被译成“unwearied effort however mutton”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北京的肛肠医院的翻译未免太直译:该医院上方用巨大的英文字母写着:“hospital for anus and intestine disease Beijing”。
更有甚者把指向北京民族文化园的一个路标被译成”Racist Park” 。
中国政府说,今后的翻译要语法正确,有正式的出处,并且避免用生僻的表达和词汇,同时避免使用歧视性和伤害性的用词。
其实,中国的英语标识过去几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北京担心这种蹩脚的糟糕英语翻译可能会有损中国的形象并影响旅游业,因此决心杜绝这种现象。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借香港主权移交20周年之际,分析的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前景。
文章说,在香港回归中国20年后,中共对香港的管治似乎正在变得更加严厉。
文章指出,在20年前香港刚刚移交给中国时,《经济学人》曾发表过文章称香港可以成为一个中国大陆政治改革的试点,也许还有”香港可以接管大陆”的可能。
但20年后,这种希望正在破灭。
而新当选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需要采取一种新形式的政治来与北京政府打交道,也就是说要做好用精明的手法玩持久游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