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华史

美国下一任总统是特朗普。当听到特朗普胜出的消息后,笔者想到了1930年代的日本侵华史。各位读者可能会奇怪美国与日本侵华有何关系。中国描写的日本全都是滑稽残暴的敌人形象,详细讲述日本人为何侵略中国的机会比较少。笔者想借此机会重新回顾一下日本悲惨的现代史。

中国关于日本侵华的解释大多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1868年)积蓄力量后开始侵略中国,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时,虽然梦想出人头地的军队前线的年轻军官、充满野心的政治家以及在中国拥有权益的企业经营者都热衷于扩大在中国的特权,但在1920年代以前,陆军和海军的首脑、元老(明治维新的元勋)以及政党政治家之间推动侵华战争的想法并不强烈。

日本的统治阶层了解日本的军事实力和实力的极限,一直要求暂缓侵华。瓦解了这一局面的是1931年驻扎东北的关东军(1万4千人)擅自发动的侵占东北地区的军事行动,即九一八事变。日本中央政界一直反对驻外军人擅自行动,此次事件令昭和天皇震怒,称“驻外军队不听命令,鲁莽地扩大了事态,想用武力镇压中华民国的想法令人非常遗憾”。

侵华的背景是日本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在延续了250多年的江户时代,日本的人口几乎一直保持在3千万人左右,其中9成是农民。日本狭窄的国土面积,勉强能实现养活3千万人口的粮食生产。但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后,日本的人口开始呈爆发性增长。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增加,能够养育更多的儿童。另外,随着从欧美引进的西洋医学的普及,死亡人口也逐渐减少。

到明治维新开始30多年后的1900年,日本的人口超过了4300万,1925年达到了近6千万人。由于耕地有限,增加的人口无法全部务农。农业劳动人口为1400万人,之后也一直没有变化。取代农业吸收新增人口的,是新兴的工商业。明治政府提出“殖产兴业”的政策,从西洋引进近代产业技术,利用工厂开展的纺织业(丝线)繁荣昌盛。

新兴产业包括钢铁、机械、造船,以及商社、银行和保险等服务业。无论哪个新兴产业都需要劳动力,吸收农村的年轻人口实现了增长。因此并没有发展为狭窄的农村人满为患,饿殍遍野的事态。不过,还很贫穷的日本无法在国内消费掉全部的生产品。购买日本产品的是美国。1920年代中期,对美出口达到日本总出口的4成。

日本向美国出口丝线和丝绸,利用获得的外币购买棉花,然后再加工棉花作为棉织品出口,建立了这样一条产业链。缓解了日本农村人口膨胀冲击的,是以纺织为中心的新兴产业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体制。资源短缺的日本能够在明治维新开始后50年里成为世界列强的一员,既离不开日本人的努力,也离不开进口日本产品的世界市场和良好的经济环境。

这种情况在1929年突然开始瓦解。原因在于这一年发生的美国大萧条。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缩小,到1933年,GDP缩小到了1929年的近一半。猛烈的经济衰退致使美国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员。当时美国采取的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1930年制定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进口产品平均征收40%的关税。目的是为了从外国产品的冲击中保护美国国内的工厂,拯救失业人员。

打击的首要目标就是日本产品。日本失去了美国市场,只能将出口目的地转向亚洲。然而进入30年代后,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全世界范围。各国纷纷开始对抗美国的高关税,像美国一样对外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英国在包括英属印度在内的殖民地推行了高关税制度,将日本产品关在门外。荷兰也针对印度尼西亚设置了关税壁垒。

被世界市场抵制的日本产品唯一的销路只剩下中国。而中国的民族资本也从1920年代开始增长,与日本产品争夺市场。中国与美英荷法一样,也为日本产品的流入而苦恼,经常发生抵制日货的运动。在这样的困境下,日本军队的过激派想通过军事力量撬开中国的大门,垄断东北地区的市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这一口号就充分体现了日本当时的情况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以前吸收农村过剩人口的工厂难以扩大规模。因为吸收持续增加的农村人口的产业消失了。农村变成了地狱。一些村庄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穷人将女儿卖做妓女。日本陆军的士兵和军官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以农村的困境为背景,侵略中国的想法取得了共鸣。日本过激派军人向士兵和农民宣扬称“去中国能得到耕地”。

无法向美国和印度等外国出口产品的话,日本就无法获得外币,棉花自不必说,连铁矿石和石油等资源也买不到。过激派向工商业者鼓吹说,“到中国去卖商品吧,还能获得资源”。因为经济不景气而伤脑筋的日本中小规模工商业者,以及贪婪地想获得资源的财团都逐渐倾向于认可侵略中国的做法。年轻军官之间还发出了“打倒腐败的统治阶层”的呼声,接连发动了恐怖行动、军事政变和叛乱。

1930年代,几乎在日本扩大侵华行动的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也陷入了混乱,统治阶层做出妥协,认为这样下去日本会发生共产主义革命。不想那样的话,只能听从军队过激派的意见。政府统管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崛起,还加强了言论控制。反对战争的人被关进监狱,没有人能够阻止军队的侵略行为。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所有日本人都摒弃良心,变成了“魔鬼”。

1945年战争以日本战败而告终。战争结束时,美国的经济已经复苏,巩固了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时,美国停止了本国优先的贸易保护,对于战前对德国和日本过于苛刻的应对造成两国的法西斯主义崛起也进行了反省。继续为难两国的话,担心会导致日德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最终,日本和西德都成为对抗共产主义的堡垒。

美国对日本和欧洲的重建进行了支援,面向日本开放了美国国内的市场。日本再次通过对美出口实现了经济增长,新兴产业得以重新吸收增加的农村人口。通过除了市场原则外,追求平等原则的日本型社会民主主义的综合政策也取得了成功。也就是把从城市地区获得的税收用于农村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农村的困境逐渐得到解决,社会开始变得稳定。像战前那样呼吁战争的声音消失了。

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感觉到日本的现代史与中国有非常多相同的部分。没错,中国也曾苦恼于农村人口的爆发性增长。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很多农村人口都处于饿死的边缘。邓小平追随日本的步伐,实施了通过出口振兴产业的政策。农村的剩余人口变身为工人生产工厂产品,通过向美欧日出口实现了增长。

吸收了中国的巨大人口压力的是自由贸易体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市场。如果全球都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那么越是农村人口多、贸易依赖度高的国家越难以生存。说了这么多的日本现代史,不是为了给侵略中国找借口,因为美国时隔80年选出了一位公然倡导贸易保护的人当总统。特朗普为了保护美国的劳动者,主张针对外国产品征收高关税。

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摩擦,但贸易保护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全球都倾向于贸易保护,那么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将变得不稳定,从而为战争打下基础。特朗普将上台的现在,不是热衷于讨论日本和中国谁更受益的时候,而是中国和日本向世界传递只有自由的贸易体制才能支撑世界的稳定与和平这一信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