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尚未有一家个人征信机构合格

央行验收考核第一批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八家机构的筹备情况后,至今已两年多,一直未下发牌照,业内颇为关注。这八家机构为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

“这是因为这八家机构实际开业准备的情况,离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差距那么大,没有一家合格,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4月21日,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首次对外公布这一验收结果。

个人征信机构应符合何种准入条件?万存知在前述场合透露,如果是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机构联合起来,可以共同申办个人征信机构,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组建和运营。“比如有很多协会建立的会员信息共享平台,就属于一种征信活动,应该受国务院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约束;但如果是独立自然人、独立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不能独资办个人征信机构,以防止信息分割、加大共享难度。”

万存知强调,对于符合审慎监管条件的个人征信申请机构,人民银行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工作,“在达不到监管标准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个人征信市场绝不能走先乱后治的道路。”

正确理解征信

前述八家待发牌的个人征信机构中,大多数是通过大数据收集的信息开发各种个人信用评分,有芝麻信用分、腾讯信用分、前海征信的好信度、中诚信征信的万象分、拉卡拉的考拉分、华道征信的猪猪分等,并将其与各类生活场景中的业务挂钩,比如租车、租房、婚恋、衣食出行、爱车保养等。

除了前述八家机构的信用分,市场上还有其他各种类似的信用分。“征信公司不应捆绑自己的信用分或信用报告做营销,对于个人信用来说,这相当于征信公司又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如何保证信用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一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专家对此指出。

目前在全国工商登记中带有“征信”字样的企业有50多万家,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机构想申请个人征信,近三分之二机构想做企业征信。“目前大数据征信一哄而上的现象,与当年的第三方支付类似。”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价称。

针对国内征信市场的前述乱象,万存知指出,国内对征信市场存在误区,应正确理解征信的概念,包含五个层面:一是大数据并不是征信,征信和社会诚信有区别;征信是跟资金往来有关,征信主要是考察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不是仅仅根据还款能力;二是征信产品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不是什么领域都能用征信产品,比如婚恋;“个人征信信息只能共享消费者的负债信息,这是构成征信逻辑的主线;并不是所有信息服务业、所有信息服务活动都是征信。” 万存知表示。

三是征信应该坚持政治上的正确性。比如通过大数据对人物画像,把消费者划成不同的人群,分成三六九等,“这种方式用于产品策划、产品营销无可厚非,但假如你用于征信,就有歧视性的安排,不能保持社会公平和正义。”万存知强调。

四是个人征信机构不应该太分散,根据个人数据保护的要求,其准入门槛应该较严较高,数量不能太多;“根据国际成熟经验,这类机构数量应严格控制,因为机构数多了以后,就把信息分割了,共享难度会加大。”万存知解释称。

五是征信机构不能滥用客户信息。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权益方面,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个人信息都要授权,特定用途、特定授权。“不能一次授权反复使用、多次使用、无限使用。”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亦在前述场合指出,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开展活动方面,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即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公正性、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

八家机构共性问题

前述八家等待发牌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至今已开展两年多,一直未下发牌照,对此业内颇为关注。

“这是因为这八家机构实际开业准备的情况,离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差距那么大”,万存知进一步解释称,一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整顿到现在还没结束,互联网金融业态到现在也不稳定,需要研究在这个领域开展征信业务应怎么做;二是国内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升,对八家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合判断,目前没有一家合格,在达不到监管标准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个人征信市场绝不能走先乱后治的道路。”万存知强调。

前述八家机构的共性问题突出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每家机构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信息链,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的征信产品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二是八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

三是八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不够了解,也不太遵守规则,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机构开发自己的信息数据产品用于机构内部,这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征信机构,提供对外服务,这就会有问题。”世界银行集团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负责人Tony Lythgoe曾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他援引俄罗斯的例子称,2002年俄罗斯曾经出台法规允许成立征信机构,彼时就一窝蜂出现了很多银行成立自己的征信机构,也都不想把自己的信息分享出去,市场上一下子就冒出了六七十家征信机构,出现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后来花了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整合,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对于是否应实行牌照管理,Tony Lythgo介绍说,美国最初因为有几千家数据商,所以没有牌照管理,但在七十年代出台了《公平信用信息报告法》,而且几经修改,并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自然整合,最后剩下了三家个人征信机构,即美国的三大征信局Experian(益百利)、 Equifax(艾可菲)、 TransUnion(全联)。“中国没要必要走这个弯路;后来的一些国家也是通过有限的牌照来规范市场和从业机构,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

新设机构门槛

根据国际经验,征信机构分为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专项征信机构。后者指在某些领域有专长,比如保险、信用卡、零售信贷等领域。

万存知介绍说,未来新设的个人征信机构应该是覆盖全社会债务信息的综合征信机构。

在中国,个人负债信息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持牌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发放的与金融有关的牌照,这里面包含助学贷、房贷、消费贷、信用卡、担保等信息。

第二个领域是贸易信用,即持牌金融机构之外的负债信息,是企业给个人提供的商业信用,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前者比如电商的赊销服务,后者如P2P,实际上把过去在线下的民间借贷搬到线上。

第三个领域就是公共机关掌握的个人在履行法律义务中形成的信息,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涉及纳税、社会保险费、债务违约的法院判决等。

据万存知介绍,在个人总负债里,第一个领域的信息量里面占85%,第二个领域占10%,第三个领域在5%左右。

万存知指出,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难以全覆盖所有债务领域,需要培育其他个人征信机构来做补充,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新培育的个人征信机构,必须能够在全国全面采集前述第二个领域、第三个领域的债务信息,提供综合性服务,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新设的个人征信机构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信息共享。”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属于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根据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定位为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征信中心在全国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有征信分中心。

至于未来是否培育专项征信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区域化、行业性、地方性的个人征信公司,“还需要根据市场方展,进一步研究。”万存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