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峡两岸的大学授课,观察到不少学生,对人的感知度偏低,欠缺同理心,对周遭的人与事也不甚关心。能挤进大学的窄门,可能多少有些自命不凡,对人少了真诚,不看重自己的责任,自私、被动、对公益无感。进了职场后,这些态度汇集,造成社会浮躁、不安、唯利是图。
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与世界将全方向接轨。新世代中国人与国际精英的交流,是大时代的特色,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方略。要登上世界的领导地位,就要师法当下的世界水平;我们要学习国外精英的能力及素养,一如国外精英正视中国崛起,也在殷切地向中国精英学习一样。
职场生涯让我有幸与全球杰出人士共事,学习西方的素养标杆,并了解其关键的背景原因。我发现,西方文明与人民的素养,是国家持续推进的力量,也支撑着这些国家得以长居全球领导地位。然而,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与中华文化差异不大。我曾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很多教授与学生对于融合中西文化的议题,表达了高度兴趣。我深信中华传统文化若与西方管理学思维融合,也有助于形塑中国式新领导风格。我也深信“素养”是我们亟待补强之处,它能平和急功好利、躁进怯义的民性,提升新世纪社会文明的指标。
我期盼年轻世代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适应职场的步调时,能够兼顾西方与中华文化的精随。我们学习西方技能时,也要正视并修习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与智慧结晶,将传统里的素养节度,直接“下载”到每个人的职场与生活中,提升自我质量,为新世代中国的素养与文化尽一己的本分。
为此,我在台湾大学财金系设立了“萌拓学堂”,邀请事业有成、且富国际历练的校友学长担任师父,近身教导二三弟子,引导同学稳健地发展内心深度,展现全新的思想与举止形貌。学堂即将迈入第四学年,许多学子也在职场陆续崭露头角,以显著不同的素养在同侪中饱受注目,我希望学堂的成效,能受到更多高等学府的重视,广为引用并推广。世代素养的提升,不是教育机构独力可成事的;学长、师父的身教,比课堂知识的传播,更具威力。
西汉末年的李寻留下了一段话:“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如果马不能安分地以马厩为家,接受人的豢养与役使,就不可遣它拉车驰道;如果读书人没有素养,就不能委付他管理国家的重任。“素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人的质地(也就是“素质”)与人的持续学习内化(也就是“学养”)。
“质地”中又含有内质地(情感、思想)与外质地(形貌、举止)。“持续学习内化”则强调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素养”二字,见证“生命是学习之旅”这句话,也代表了生命、学习的本质就是博大、精深,既探索上下四方,也追究古往今来。
“人文”反映的则是思想与情感化育之万象;人文之盛有如大千世界繁星之不可计数,文学、史学、哲学、美术、戏剧、宗教……等等,只是便利我们分门别类。人文核心的泉源是博爱与理性,这是我们心中的精神支柱,是人性的原力,说它们是太极的阴与阳也无妨。
所以人文素养,也就是不休止的学习与体悟,以古今、八方为灵感,驰骋内心的想象与探索,超越自己,远离凡俗。人文素养透过人的外质地自然显现,呈现优雅的谈吐举止,字句手足间都是理性与博爱的展现。具备人文素养的人,即便不刻意标榜自己,但社交场合人人都想亲近,沾染些许这让人仰慕的气质。职场也重视素养所代表的浩瀚学习成果与忠诚的自我信仰,这不仅代表个人的强大功力,也是企业的表率楷模。
一个人的风范、气质让我们敬羡,我们可以举出仰慕之处,向他请教如何能有此成就?当事人不见得立即有答案。因为素养是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心”的历练与内化,没有一定的公式,也不是当事人刻意经营的结果。对他来说,这是他目前的状态,反映他学习、内化并自然呈现的形貌举止。换句话说,他所外显的,只是反映出他真实的心态。
我们来谈谈,心,如何神奇地经由学习“内化”而转化。
第一个是“知识”。知识会促成内心的转化,因为知识会解答困惑、弭平无知的彷徨;我们的心安定下来后,就能循着新知的方向自信行去。自古以来,知识被高度尊崇,西方人用火炬来代表知识,因为它可以照亮我们的无知与浑噩,也可以代代传承。身为中国人,必须拥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我们的时间传承(历史)、精神传承(儒、释、道、杂),还有形而下的琴、棋、书、画等“君子四艺”。当然工艺、建筑、图志、诗歌、酒道、茶艺……等等不计其数的枝叶文化也都逸趣横生,能感动、砥砺我们的心。可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知识,反而是如何过滤知识;这是个时代性的困扰。
第二个是“经验”。知识的成因是经验;经验不断经过测试后会纯化为知识。我们学的知识,多是旁人的经验;我的经验则是专属我的知识。我将知识付诸于实践,成为自己的经验,就会内化于心中,成为我的信仰,形塑成我的举止。就学习的效果而言,经验比知识效益较高。知识存在我们的记忆中,经验则刻化在我们的心中。就算因为知识,解决了心中的宿惑,我们还是要归功自己无数的经验,证明其他答案皆非,所以可以欣然接受这个神奇的解答新知。由此可见“行”的重要,实践知识才能辉映所知所学。
然后是“思辨洞察”。思辨是纯理性,借由逻辑推演、反省或查询来求得真知。洞察是感性,从心里直观地了解一个事物,领会、感知它的本质,察觉它的规律、关联性,这不是逻辑推演,是由心去探访物之间的相关联。经验要化为自己的知识跟信念,便是得力于思辨洞察的程序。思辨洞察会排除经验过程里的噪声、无知与自欺,让真相能够如实实现。思辨过程就是延用多个参考值来观察,排除误会,最终实相会展现。经验,是当事人实践所得,主观的认知,既然是主观,便有可能参杂观察时自我偏执造成的扭曲。自欺是人的本能,很多过不了的关,我们都会用谎言美化来欺骗自己。所以我们求知求真时,同时也可能欺骗自己,更何况我们还有其他的心绪起落,可能干扰甚至扭曲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例如恐惧、悲观,使得看出来的自己,其实常跟真相不太一样。
最后是智慧。谈到智慧,一般人想到的是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博览寰宇,但谁有这个本事?何况,我们也不会称一部百科全书为“智慧”。我提出另外一个看法,智慧就是精诚无染、自由活泼的思维与感知状态;它超越了时空的局限,融入了众生而无分,了无心绪羁绊与线性因果框架,安住人心与万象本质。这可能因为在素养上用心够深,所以从古今、八方的涉猎中,内化出清明的洞见;也可能因为静坐调息、心思至诚所产生的身、心、灵玄妙变化所致。可是对我来说,最贴切、也最感动的说法,还是《中庸22章》的内文,意思是说:“只有至诚恳切实,心无杂念,才能发挥天赋本性到达极致。能尽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我想这段话的境界,就是“智慧”的状态。
中庸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作者为资深国际投资银行家,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管院MBA、EMBA,及台湾大学财金系。财新音频节目地址 ,更多内容请关注陈嫦芬微信公众号《芬解上班族》及喜马拉雅FM电台节目《卓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