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试图提振国内经济之际,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再度回暖,远超民间投资增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只是短暂现象,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引发债务危机风险。
在中国政府试图刺激正在放缓的国内经济之际,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再度回暖,远超民间投资增速。
但中国政府支持国有企业投资的做法可能带来风险,或在金融层面对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让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更有理由就经济政策向中国政府施压。
去年,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增幅接近25%,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投资增幅仅为大约3%。
然而,经济学家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只是短暂现象,也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政府为了实施新的产业政策而再度动用国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及中国问题专家拉迪(Nicholas Lardy)称之为暂时的周期性复苏,并非国企复兴的指标。
其他人士则指出,这与中国升级制造业的计划有关,展现了中国经济当前的新局面。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The U.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认为,中国政府在用国企做长远打算。这个美国国会顾问小组委员会称,支持国企投资明显是不公平的补贴战略,目的是让国企主导半导体、纳米科技和生物技术这类关键产业。
拉迪称,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需求依然不振,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因而民间投资现在可能较少。中国在钢铁和铝业等一些工业领域已经处于过度建设状态。
他表示,更多的国企投资会进一步挤出民间投资。
考虑到国企的投资远超利润,这些国企越来越依赖中国政府以及发行债券来获得现金。由于国企获得有利的金融支持,长期以来流向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上升的趋势在最近几年出现反转。
中国经济以产能过剩问题而闻名,如果进一步增加债务,中国政府可能面临债务危机的风险。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府将迎来高层换届之际,为工业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将缓解政治方面的压力。不过,这可能是以牺牲未来的经济增长为代价而获得短期利益,尤其是在民营企业效率高出国企近两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