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在缅甸展开竞争

缅甸仰光“印度城”的一家酒馆。殖民时期,仰光的印度裔人口曾经接近50%。(美国之音朱诺拍摄,2013年10月28日)

缅甸仰光“印度城”的一家酒馆。殖民时期,仰光的印度裔人口曾经接近50%。

在昂山素季刚刚结束了访问中国之后,印度外长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便于8月22日访问了缅甸。紧接着,缅甸总统吴廷觉于8月29日出访了印度。根据《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报道,两国高层互访“确立了莫迪政府与缅甸政府扩大合作的关系,是推进印度‘东向行动’(Act East)政策的重要步骤。”

当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通过缅甸向南亚、向印度洋延伸时,印度的“东向行动”则瞄准了东南亚和东亚的市场。两个超大型经济体各自的战略在缅甸实现了交集,而在缅甸这个交汇点上,印度目前在双边贸易额和直接投资等方面都暂时处于竞争的下风。

印度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一道,加入了制裁缅甸军政府的行列,结果眼睁睁看着中国在缅甸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意识到不能将缅甸这个邻国拱 手让给中国,印度从90年代中叶开始奋起直追,从双边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军事合作等领域逐渐向缅甸渗透。不过,由于与缅甸接壤的是印度相对落后的东北部 地区,该地区本身就存在着基础设施滞后及工业化程度欠发达的问题,而印度发达的西孟加拉邦又与缅甸相隔着一个孟加拉国,所以“东向行动”在缅甸的推进效果 极为有限。

根据《印度时报》报道,印缅两国领导人在此次互访时,讨论了包括贸易、运输、卫生、电力、教育、社会发展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印度有意加大对缅甸的 投资,并在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与中国展开直接竞争。印缅之间近期的主要合作项目包括一条长达69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以及连接印度、缅甸、泰国的 1400公里的公路。

起点位于缅甸若开邦首府实兑市(Sittwe)的天然气管道将穿过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市(Chittagong)和印度东北部,最后进入印度西孟加拉 邦。实兑市与中国缅甸油气管道的起点皎漂市(Kyaukphyu)非常接近。印度几年前便在若开邦布局,筹建与管道相配套的港口和公路等项目。

印缅泰公路是亚洲高速公路网的一部分,泰国部分早已建成,而缅甸和印度部分进展缓慢,投资额和建设进度至今仍处于讨论阶段。中国曾经希望利用并重修 二战时期远征军曾经使用过的滇缅公路和雷多公路,与印缅泰之间的公路相连通,但印度对这个计划并没有显示出热情。观察家们分析,印度不希望重修雷多公路, 是因为这条路一旦修通,中国军队到达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之速度将快过印度军队。

印度在缅甸的经济活动往往试图避开与中国的接触,已经提上议事日程长达20年的“中缅孟印经济走廊”迟迟未见实质性行动。实际上,印度更为热衷的是 日本提出的“印度—太平洋经济走廊”(Indo-Pacific Economic Corridor),这个计划将以连通印、孟、缅、泰、柬、越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为核心,与“中缅孟印经济走廊”的区别很明显,就是避开中国。

文化上,缅甸在宗教、服装、音乐、美食等领域更接近印度,这是印度在缅甸比中国占优的一个方面。此外,昂山素季年轻时曾在印度读书,印缅两国的早期 领导人也有过更为密切的交往。由于曾经同为英国的殖民地,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更深层的理解和交流,而英国人留下的民主体制,如今也成为两国所共同接受的政 治遗产。

不过,虽曾同为殖民地,英国人在对待印度人和缅甸人的态度以及待遇上却有所不同,这些差异曾造成印缅两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而“反印运动”也一度成为 “抗英运动”的前奏。缅甸人与孟加拉穆斯林(罗兴亚人)长期未能解决的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与印度人之间的关系。若开邦的一位教师谭林曾经告诉记者, 若开邦的佛教徒对“从西边来的深肤色家伙们都心存戒备”。此外,印度与缅甸的边境地区还有那伽族(Naga)等山地民族的分离运动,印度军队对这些少数民 族武装的征剿经常会越过国境线、进入缅甸一侧,造成两国外交上的摩擦。

对于印度与中国在缅甸的竞争,前印度驻缅甸大使马立克(Preet Malik)在他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回忆录《我的缅甸岁月》(My Myanmar Years — A Diplomat’s Account of India’s Relations with the Region)中表示,缅甸新时期的门户开放政策试图避免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印度增加其在缅甸的影响,难免会与中国在某些方面产生竞争。但是,“印度和中 国也可以进行一些务实的合作,帮助缅甸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