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察觉自己的念头?学习不受负面情绪影响及束缚

Image

情绪的力量

如果激情是人心中的伟大戏剧,情绪就是它的演员。在我们一生之中,情绪像窜流的河闯过我们的内心,决定了无数快乐和不快乐的状态。是否该试图驯服这条河流?可能吗?又该如何做?

英文“情绪”(emo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的动词“emovere”,意思是“使动”,这涵盖任何能触动心的感受,不论是有害的、中性的,或者正面的念头。情绪会让心进入某种状态,提示心采取某个观点,或是某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分辨情绪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检查情绪背后的动机和它的后果。

如果一个情绪能强化内在平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这就是具建设性的正面情绪。如果一个情绪会粉碎自己的宁静,令自己心烦,而且目的是要伤害别人,这就是负面或烦恼的情绪。

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检验自己的行为、言语和念头为个人或他人创造了多少好处或痛苦。用这个方式可以分辨出来,因不正义所产生的愤怒,以及怀有伤害他人愿望所产生的愤怒之间的差距。

前者让人从奴隶和被压制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为改变世界而上街头游行抗议,以求尽快消灭不正义,或让人了解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后者只会不断制造悲伤。

科学观点

有科学家研究情绪何时算是不正常,有两种主要想法:首先,当一个人用不成比例的激烈程度表达正当的情绪,这种情绪就被视为失调或有干扰性。

就像孩子做了蠢事,父母的愤怒或许会有教育价值,但如果父母亲表现出暴怒或仇恨,则被认为情绪与状况不成比例。如同所罗门说的:“因情境流露适当的忧郁哀伤是合理的;但忧郁症则是顺应情境而有不成比例的哀伤。”

此外,在特定状况中,当个人表达的情绪完全不恰当,这个情绪就是有害的。如果有小孩把大拇指放在鼻子上,对你做出不礼貌的动作,最好一笑置之,而不该变成悲哀或愤怒。亚里斯多德说,每个人都会生气,这并不难;但如果要“在正确的情况之下,针对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刹那、使用正确时间长度来愤怒”,就不容易了。

佛法强调,在念头形成时要加强觉知,这能让我们在愤怒的念头生起时立即认出它,同时在下一个刹那里把它解构,就像在水面上画画,画的同时,它就化掉了。当下一个念头来的时候,我们重复同一个过程,以此类推。

所以我们需要努力针对每个念头,分析它们如何出现、如何演进,渐渐学习如何在念头升起的同时释放念头。从心理健康的立场来说,我们要警觉到念头如何形成,并学习超越念头的束缚,而不是去分析心中无限次重播的心理历史电影。

重点在于,过去发生的事件永远不可能真正再现,过去的事件只有透过对现在经验的影响而存在。真正重要的是,在我们活着的经验里,本质是饱满极致、还是烦恼的。

如同我们的情绪和倾向,是由无数个即时出现的念头累积而成,同样地,警醒地面对这些念头,它们也能透过时间而转化。齐斯特菲德公爵(Lord Chesterfield)在写给其子的信上说:“好好照顾每一分钟,因为每一个小时会自动照顾它自己。”这是渐渐转化的最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