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烦恼:人行道大拥堵

在去曼哈顿中城上班的路上,伊维特·辛格(Ivette Singh)几乎不再走人行道。因为人太多,空间太小。耐心不够。

倒是可以在马路边看到她在宾夕法尼亚站(Pennsylvania Station)和位于40街附近的第三大道上的工作单位之间往返的身影。她宁愿躲避黄色的出租车和骑自行车的人,也不愿在挤满了争抢活动空间的上班族、游客和推车小贩的人行道上穿行。

“我不介意走路,就是人太多,”在Univision电视网担任客户协调员的辛格说。“有时候,他们行为粗鲁。紧挨着你,没有个人空间。还有人抽烟。太难受了。”

在纽约市,很多人和辛格一样,都正在经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现象:人行道拥堵。

为了避开人行道,行人横穿第八大道。2015年5月的一个工作日,三个小时内经过54街和55街之间的第五大道的行人,从前一年的20639人增加到了26831人。

为了避开人行道,行人横穿第八大道。2015年5月的一个工作日,三个小时内经过54街和55街之间的第五大道的行人,从前一年的20639人增加到了26831人。

尽管拥挤几乎算不上该市的新问题,但随着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人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多且旅游业发展迅猛,巩固了纽约世界级步行城市声誉的人行道变成了障碍训练场。这个问题在曼哈顿尤为严重。早晚高峰期间,在该市两个主要的交 通枢纽宾夕法尼亚站和港务局公交总站周边,紧握着咖啡和公文包的上班族在摩肩接踵中穿梭着。有时候,成群结队的购物者和游客会让曼哈顿下城的部分地带堵得 举步维艰,导致该地区的部分居民在最近的一次社区调查中把人行道拥堵列为最大的问题。

在该市最有名的一些人行道上,人们只能曳足而行,缓慢前进。该市的数据显示,2015年5月的一个工作日,三个小时内经过位于54街和55街之间的第五大道的行人为26831人,足以同时填满麦迪逊广场花园体育馆和无线电城音乐厅,同前一年的20639人相比大幅增加。

负责交通事务的官员正在采取措施,缓解人行道上的拥堵。为了帮助满 足步行需求,他们正在全市增加步行区,扩大了最先由布隆伯格政府采纳的这个街道景观设施。其中一处步行区位于宾夕法尼亚站附近的33街,按计划将很快开 放。相关部门还计划明年拓宽皇后区法拉盛的六条人行道(该市的人行道宽度不一,但必须达到至少5英尺宽)。

尽管人行道拥挤只是城市拥挤的一个症状,但却引起了深深的共鸣,因 为它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人。不同于人满为患的地铁或是旅游景点,比如时报广场,人行道无法避开。它们之于纽约,就相当于高速公路之于洛杉矶:是城市基础设 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人行道不仅能让人们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还是一个穷人和富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共同享有的公共空间。

“人行道是城市的粘合剂,”纽约大学鲁丁交通政策和管理中心 (Rudin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at New York University)主任米切尔·L·莫斯(Mitchell L. Moss)说。“是城市里所有人都会使用的地方。根本避不开人行道。”

人行道拥堵的问题不仅限于纽约。它们给全美的城市造成了瓶颈和物流 障碍,引起了对安全的担忧。自2013年以来,旧金山的市政工程官员拓宽了渔人码头和卡斯特罗的两条人行道。这两个地方颇受游客欢迎,步行的人流量很大。 计划中的另一个人行道项目涉及的是第二街。它是通往巨人队(Giants)的棒球场AT&T球场(AT&T Park)的主要道路之一。

在西雅图,东派克街经过国会山地区的路段交通繁忙,路两边遍布着餐 馆、酒吧和夜总会。去年夏天,为了给被挤出人行道的行人留出空间,该路段有三个周六的晚上禁止车辆通行。“就感觉太挤了,环境变得很恶劣,”社区发展公司 国会山住房(Capitol Hill Housing)的可持续与规划总监乔尔·西索拉克(Joel Sisolak)说。该公司与市政官员合作,在解决人行道拥挤问题。

随着纽约城人口突破850万,人行道的稀缺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 平。2010年有4880万游客前来纽约观光,预计这个数字今年将达到创纪录的5970万,所以交通要道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克里斯·海伍德 (Chris Heywood)在市里负责旅游事务的纽约城公司(NYC & Company)担任发言人,他说,公司团队在加强对曼哈顿之外景点的宣传,希望将游客分流到城市各处。

“你知道这种事是怎么个情况,”48岁的罗克·桑托斯(Roque Santos)在宾州车站外说。他是舞台工作人员,每天往返泽西市。“为了抢在人群前面,我甚至会在变灯之前就穿过马路。”

“你知道这种事是怎么个情况,”48岁的罗克·桑托斯(Roque Santos)在宾州车站外说。他是舞台工作人员,每天往返泽西市。“为了抢在人群前面,我甚至会在变灯之前就穿过马路。”

市交通局发言人斯科特·加斯特尔(Scott Gastel)称,他们对人行横道上行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全市100处街头地点对社区商业走廊的长期趋势进行了追踪。近几年来,市里在繁华的34街增 加了2万平方英尺左右的步行空间,其中包括“公共汽车等候处”(bus bulbs)。这指的是延伸到路上的人行道,可以让公交乘客有更多的空间来等车。

在曼哈顿下城,地方社区委员会去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最受居民关 注的问题中,拥挤的人行道位居榜首。人行道上的障碍物,比如施工脚手架、大垃圾袋、摊贩,以及路灯、招牌、报摊、长椅、花架和垃圾回收箱这些东西,让部分 地区的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要在狭窄的人行道上走路就很困难了,”社区委员会主席凯瑟琳·麦克维恩·休斯(Catherine McVay Hughes)说。

如果说纽约拥挤的人行道上有个震中位置,那就是在宾州车站附近了。 在这里,行人、食品车和报摊互相争夺空间。负责该地商务区的34街合作管理委员会(34th Street Partnership)主席丹尼尔·A·比德曼(Daniel A. Biederman)表示,这里人行道的拥挤程度只有伦敦和东京可以相提并论。他们2015年搜集的数据显示,每小时有至多1.4万行人走过第七大道近西 34街的麦多体育用品店(Modell’s Sporting Goods)门前。

通勤人数也越来越多。在2015年财年,平均每个工作日有 92314名乘客在宾州车站搭上新泽西公共交通(New Jersey Transit)列车,而在2010年财年这个数字为79891人。在同一时期,在港务局码头搭乘新泽西公共交通大巴的乘客也从72506人增加到 78006人。

57岁的迈克尔·迪安杰洛在曼哈顿中城的第八大道工作,这是他的工歇时间。他说去年看到过五六起行人在车道上走而被自行车撞到的事故。“每个人都想挤出一条路来,因为每个人都在往某个地方赶,”迪安杰洛说。

57岁的迈克尔·迪安杰洛在曼哈顿中城的第八大道工作,这是他的工歇时间。他说去年看到过五六起行人在车道上走而被自行车撞到的事故。“每个人都想挤出一条路来,因为每个人都在往某个地方赶,”迪安杰洛说。

长期路过这里的行人试图适应这种情况。他们挤到自行车道上,或故意在街上和汽车并行——眼看前方、戴着耳机——形成了一条事实上的快行道。他们集体沿着第七和第八大道移动,像天气图上的风暴一样,早晨朝北卷过去,晚上朝南卷过来。

“你知道这种事是怎么个情况,”48岁的罗克·桑托斯(Roque Santos)说。他是舞台工作人员,每天往返泽西市。“为了抢在人群前面,我甚至会在变灯之前就穿过马路。”

在街上步行是体育营销高管彼得·拉斯金(Peter Raskin)每日例行的活动。有天早上,他在第七大道的车道上快步朝北走着,尽管人行道上也有地方。“我习惯了,”他说。“低着头在街上走。”

然而,步行的人走到车道上,往往就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截止周日,2016年共有55名行人死亡;不过,相比于2013年同期的79人,算是有所改善。

39岁的哈托·詹金斯是34街合作管理委员会的清洁工,工作地点是第七大道。“外地人和纽约客碰到一块,就像把漂白剂和氨水兑在一起,行不通——会有化学反应,”他说。

39岁的哈托·詹金斯是34街合作管理委员会的清洁工,工作地点是第七大道。“外地人和纽约客碰到一块,就像把漂白剂和氨水兑在一起,行不通——会有化学反应,”他说。

在曼哈顿中城工作的会计师迈克尔·迪安杰洛(Michael D’Angelo)表示,去年他看到过五六起行人在车道上走而被自行车撞到的事故。但迪安杰洛说他通常没有选择,只能离开人行道,因为他无法从第八大道上 拥挤的人流中穿过。他的家在宾夕法尼亚州,回家的公交车每天下午5点55从港务局出发,晚了车就开走了。

“每个人都想挤出一条路来,”他说,“因为每个人都在往某个地方赶。”

况且,路上还有漫不经心的行人,那些一边走一边用手机发信息或读报纸的人,还有搞不清要走的路、折过来折过去的游客。他们会停步不前,踩到别人的脚后跟,不经提醒插到别人前面。结果呢?人行道上怒气很大。

“外地人和纽约客碰到一块,就像把漂白剂和氨水兑在一起,行不通——会有化学反应,”清洁工哈托·詹金斯(Jato Jenkins)说,他正在打扫第七大道上的一片地方。“纽约客走自己惯常的路线,外地人则走相反的方向,就像逆流而上的鲑鱼。”

詹金斯表示,所有人都情绪不太好、容易发火,尤其是在酷暑炎炎的几个月里,所以即便是最轻微的碰撞也可能引得人大发脾气。他说自己曾经看到过有女人相互咒骂,男人相互推搡,揪对方的衬衣。

维尔吉尼娅·加西亚(Virginia Garcia)说有人就朝她发过火。“人群像疯了一样东奔西跑,停不下来,”加西亚说。她站在第七大道和西36街的交叉口处,手里举着一家本地酒吧的广告牌。“他们推你,打你,根本不在意。”

邮递员戴维·温茨(David Wentz)推着一辆50磅重的推车在服装区附近走,他说自己努力安排如何在行人最多的高峰期前后工作。“很混乱,”他说。“就好像这里是迪士尼乐园。”

不过,对于纽约大学鲁丁中心的莫斯而言,拥挤的行人显示出这个城市的变化有多大。他指出,在70年代,出于另外一个原因,人们习惯于在东村和纽约其他一些地方避开人行道:他们担心碰到罪犯,感觉走在敞亮的车道中间更安全。

如今,“大家想待在纽约,”他说。“拥挤的人行道象征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