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维权律师浦志强案 北京开审

 

中國大陸維權律師浦志強案 北京開審

(中央社14日电)中国大陆知名维权律师浦志强涉嫌「煽动民族仇恨和寻衅滋事」案今早在北京开审,浦志强可能被判刑8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境外媒体上午到法院外采访,被警方推挤驱赶。

BBC中文网报导,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驻香港的中国研究员潘嘉伟表示,浦志强案是「让其他独立声音噤声的政治审判」,他获得公平审判的机会「近乎零」。

香港信报网站报导,本案审理地点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外,上午有公安驻守检查记者证件,多名外国使馆人员希望能进入法院旁听。

不少境外记者也到法院外采访。BBC中文网引述现场消息报导,BBC驻北京记者沙磊(John Sudworth)在内的多名记者遭员警推挤驱赶。

浦志强的委任律师尚宝军与另一名维权律师莫少平为浦志强出庭辩护。尚宝军稍早向BBC中文网表示,法院通知开庭後未提供更多讯息,他认为浦志强的妻子孟群将获准旁听。

浦志强家属曾透露他罹患糖尿病等长期疾病。尚宝军曾说,浦志强还能应付上周2个多小时的庭前会议,但孟群仍没有机会探视浦志强。

浦志强是大陆高知名度维权律师,历年参与许多重大社会事件。他在2014年参加六四事件25周年纪念活动时遭逮捕,北京检方今年5月以「煽动民族仇恨罪」丶「寻衅滋事罪」对他提起公诉。

法院上周召开庭前会议,公开浦志强罪证,是7条共计600多字的微博,包括浦志强批评北京当局的新疆政策丶讥讽大陆官员等。

尚宝军事後转述,浦志强在庭前会议坚称清白,承认评论里有情绪丶有讽刺,愿意道歉,但不认为自己犯法。尚宝军说,浦志强可能被判有期徒刑8年。

 

​阿里巴巴砸20.6亿港币买《南华早报》 价码曝光了

 

阿里巴巴砸20.6亿港币买《南华早报》 价码曝光了

香港《南华早报》集团正式公布,与阿里巴巴一家附属公司订立协议,将以20.6亿元港币(87.5亿元台币)出售《南华早报》媒体业务,以及宣布派发特别现金股息。

《南早》集团与阿里巴巴旗下的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在本月11日订定买卖协议,现金价码是20.6亿元港币。

除旗舰刊物《南华早报》外,阿里亦将收购南华早报集团的杂志、招聘、户外媒体、活动及会议、教育及数位媒体业务。阿里这次收购也包括《HK Magazine》以及《Esquire》、《Elle》、《Cosmopolitan》、《The PEAK》及《Harper’s BAZAAR》的香港版等一系列杂志。

阿里收购价相当于去年盈利1.225亿元港币(约5.2亿元台币)的16.8倍。

《南华早报》创办于1903年,是香港销量最高的英文报纸,曾以直言报导出名,但近年销量下滑,卖给阿里巴巴之前,《南早》最大股东是马来西亚富豪郭鹤年,集团主席是郭鹤年之子郭孔演。各界都担忧《南早》易主,已逐渐倾向北京的编辑方针会更加染「红」,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先前曾保证,未来《南早》仍可保持编辑独立,阿里巴巴不会干预。

以电子商务起家的马云积极进军媒体业,除了经营社群媒体、旗下还有期刊、娱乐影视事业、新闻媒体等24家媒体。

 

油价暴跌 中国拟逢低大买战略原油存放

油价暴跌 中国拟逢低大买战略原油存放国际油价每桶跌破40美元,身为全球第2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除了减少开支及降低通膨,为经济调控提供较多空间外,还能大拣便宜,建立全球名列前茅的战略原油储备量。

事实上,国际油价每桶跌破40美元,身为全球第2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除了减少开支及降低通膨,为经济调控提供较多空间外,还能大拣便宜,建立全球名列前茅的战略原油储备量。

事实上,中国本身的原油蕴藏量并不算少。根据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2015年年报统计,2014年已知的原油蕴藏量达246.49亿桶,在全球排名第13;至於美国则有365.2亿桶,排名第10。

但同一份统计显示,在原油进口量上,2014年每天需进口618.6万桶原油,在全球排名第2,仅次於美国的738.8万桶。

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都还算得上是原油蕴藏大国,更是名列前茅的原油进口大国。

全球金融界普遍认为,这波油价下滑的因素不少。除政治因素外,中国这个原油大买家的经济成长欲振乏力,导致原油需求成长趋缓,也是一大原因。

由於中国至今仍属高耗能经济模式,因此短时间内,对石油的依赖不会下滑,但油价今年以来的大跌,让中国减少了可观支出。据统计,油价每下跌10美元,全中国可节省人民币1070亿元支出,相当於去年GDP的0.2%。

同时,中国官方及专家评估,油价下跌有助於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为一旦需要而实施的定向经济调控政策,留出较多的回旋空间。

然而,油价大跌,也是中国大举买入原油,作为战略储备的大好机会。

早在2006年,中国就开始扩充战略原油储备的规模,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90天的进口量。若以上述OPEC的数据计算,这一原油储备规模的目标将高达5.5亿桶。

尽管中国储备战略原油的空间,距5.5亿桶还差得远,但扩建的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完成,且後续工程还在持续,购买战略原油储备的规模也在扩大。

路透报导,正因油价下跌,中国2016年计划增加7000万至9000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是今年的2倍。如果如预期进口9000万桶,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累计将登上3亿桶大关,超过官方设定5.5亿桶的一半。

有评估指出,若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坐拥的战略原油储备量,在全球可能仅次於美国丶俄罗斯。一旦与他国发生严重冲突,这些原油将是保住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

本身的原油蕴藏量并不算少。根据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2015年年报统计,2014年已知的原油蕴藏量达246.49亿桶,在全球排名第13;至於美国则有365.2亿桶,排名第10。

但同一份统计显示,在原油进口量上,2014年每天需进口618.6万桶原油,在全球排名第2,仅次於美国的738.8万桶。

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都还算得上是原油蕴藏大国,更是名列前茅的原油进口大国。

全球金融界普遍认为,这波油价下滑的因素不少。除政治因素外,中国这个原油大买家的经济成长欲振乏力,导致原油需求成长趋缓,也是一大原因。

由於中国至今仍属高耗能经济模式,因此短时间内,对石油的依赖不会下滑,但油价今年以来的大跌,让中国减少了可观支出。据统计,油价每下跌10美元,全中国可节省人民币1070亿元支出,相当於去年GDP的0.2%。

同时,中国官方及专家评估,油价下跌有助於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为一旦需要而实施的定向经济调控政策,留出较多的回旋空间。

然而,油价大跌,也是中国大举买入原油,作为战略储备的大好机会。

早在2006年,中国就开始扩充战略原油储备的规模,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90天的进口量。若以上述OPEC的数据计算,这一原油储备规模的目标将高达5.5亿桶。

尽管中国储备战略原油的空间,距5.5亿桶还差得远,但扩建的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完成,且後续工程还在持续,购买战略原油储备的规模也在扩大。

路透报导,正因油价下跌,中国2016年计划增加7000万至9000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是今年的2倍。如果如预期进口9000万桶,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累计将登上3亿桶大关,超过官方设定5.5亿桶的一半。

有评估指出,若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坐拥的战略原油储备量,在全球可能仅次於美国丶俄罗斯。一旦与他国发生严重冲突,这些原油将是保住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

牡丹峰喊卡 韩学者:金正日忌日快到了

牡丹峰喊卡南韩学者郑成昌今天分析,北韩牡丹峰女子乐团在北京的演出突然喊停,原因是北韩官方宣布,12月17日北韩已故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的忌日前5天起必须悼念,禁止歌舞活动。

郑成昌是南韩政治学者,现任首尔「世宗研究所」民族融合部负责人。他以电子邮件向俄罗斯卫星网发表评论时,作上述表示。

郑成昌表示,消息人士说,北韩宣布12月12日起,在金正日逝世4周年前5天起展开悼念,这段期间内「歌舞活动是被禁止的」。

他说,北韩驻北京大使池在龙已针对牡丹峰乐团中止演出向中国大陆道歉,并认为这起事件尽管不会对北京与平壤的关系构成很大影响,但大陆领导人对北韩局势的不信任「显然可能会加深」。

北韩功勋合唱团和牡丹峰乐团原本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数天,一度被认为是北韩与大陆关系改善的重要迹象。但演出却临时取消,两团团员并在12日匆忙返国,引起外界诸多揣测

11月空气品质 沈阳倒数第一

空气品质中国官方今天公布11月74个城市空气品质排名,辽宁省渖阳倒数第1,河北省邢台丶保定名列倒数第2丶3;北京丶天津等14个城市当月空气品质达标天数比例不到50%。

数据显示,环保部监测的74个城市中,11月细悬浮微粒(PM2.5)月均浓度较高的前10名城市依次是哈尔滨丶渖阳丶长春丶廊坊丶邢台丶石家庄丶北京丶济南丶衡水和保定。东北三省省会包办前3名。

综合陆媒报导,环境保护部今天公布的数据,涵盖11月京津冀(北京丶天津丶河北)丶长三角丶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丶省会城市和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品质状况。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长罗毅说,随着大陆北方地区11月陆续进入暖气供应季,加上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东北丶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影响范围广丶污染程度重丶持续时间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罗毅指出,空气品质达标天数比例未达50%的14个城市,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悬浮微粒(PM10)。

其中,北京市11月空气品质达标天数比例为46.7%。超标天数中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其中重度污染5天丶严重污染4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较2014年同期增加4天。

以城市环境空气品质综合指数评价,空气品质相对较差的後10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名)分别是渖阳丶邢台丶保定丶石家庄丶哈尔滨丶长春丶廊坊丶唐山丶济南和衡水

空气品质相对较好的前10名城市(从第1名到第10名)分别是海口丶厦门丶舟山丶福州丶贵阳丶惠州丶丽水丶南昌丶昆明和深圳

诺基亚年底关苏州厂 外商处境难

诺基亚年底关苏州厂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宣布31日将关闭经营17年的苏州工厂。专家评估,这显示随着劳动成本提高等因素,外商经营越来越困难。

中国经营报报导,12月初有几十名诺基亚员工聚集在苏州厂门口,拉着「还我青春损失费」的布条,而诺基亚今年初已关闭了东莞厂和北京厂。

一名员工表示,今年9月诺基亚才以「年资+2个月的薪水+人民币1.2万元」的方式遣散一批员工。但12月这波的离职补偿方案只剩下「年资+2个月的薪水」。7日经协调後,资方已经同意员工希望比照前期方案的诉求。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苏州)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诺基亚通信苏州分公司,早在1998年就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是最早进驻园区的公司之一。2010年时苏州厂拥有8条全球技术领先的表面贴装生产线,64套整体进口的手工组装线,投资总额达到1.7亿美元。

报导引述大陆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说法指出,受本土企业华为和中兴的竞争,诺基亚的业务量成长趋缓,加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上升,使许多外商求去。

他以苏州为例,2009年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850元,2015年为每月1680元,8年间几乎翻倍。

过去给予外商的税收优惠也早已收紧,目前多为25%的企业所得税,只有中西部还可能有较大优惠。

中国的咖啡之争

中国连锁咖啡厅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最大的咖啡店连锁商美国星巴克咖啡提出了到2019年在中国开设3400家店的计划,中国将成为星巴克海外门店数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太平洋咖啡等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开发“乌龙茶拿铁”等本土化的菜单奋起直追。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减速和反腐运动,高额消费陷入疲软,此时的咖啡厅作为一种“轻奢”消费模式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各企业认为该领域的潜在需求巨大,纷纷加快在华开店的速度。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等主要沿海城市的人均GDP甚至与发达国家相当,达到了1.5~2万美金。以此为背景,与喜欢热闹的父辈不同,更倾向欧美生活方式的“小资”年轻人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小资而言,去时尚的咖啡店消费成为展示其轻奢主义的典型行为。

为此,各家连锁咖啡企业纷纷加快在华开店的速度。星巴克在中国的约90个城市开了约1600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店连锁品牌。星巴克不仅进入大城市,还在拓展地方城市的门店数量。星巴克计划到2019年在华总门店数达到3400家以上。这个数字虽远不及星巴克在美国1万2000家店的规模,但是可位居其海外国家门店数量之最。

英国COSTA咖啡则与中国本土的两家企业进行了合并,到2014年在华门店总数达到了344家店。COSTA咖啡将中国定位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计划到2020年将开店数量翻倍,达到900家。

中国本土企业也积极迎战。店里提供的咖啡价格与星巴克的价位基本相同。香港的太平洋咖啡和华润万家合作,开设了约260家店。而且通常是开在办公楼的一层和医院等人流量较多的“最佳位置”。太平洋咖啡计划尽快开到1000家店。

除了咖啡拿铁等一般饮品之外,太平洋咖啡的特色是加入了高级白酒的“国酒咖啡”和用云南茶叶加牛奶调制的“乌龙茶拿铁”等。菜单中还包括粽子等中国传统点心。太平洋咖啡希望以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食物和饮品,实现与星巴克的差别化。

中国内地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塞纳左岸国际餐饮开了340家“SANA ZOAN”咖啡店,并通过上市融资进一步扩大店铺网。韩国的漫咖啡经营着约70家“MAAN COFFEE”,并进驻在2015年9月开业的北京永旺购物中心,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加快开设新店。漫咖啡的目标是10年内展开3000家门店。

乌鲁木齐暴雪 63年来单日最大

乌鲁木齐暴雪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发出暴雪红色预警。当地昨天傍晚开始降雪,截至今天下午6时,降雪仍在继续,降雪量已达暴量,创下63年来最高单日降雪量。市区交通受阻,中小学停课。

新疆气象台表示,截至今天下午,新疆自治区最大降雪量出现在乌鲁木齐市,积雪深度超过30公分,打破自1952年有记录以来的降雪记录。

中新网报导,乌鲁木齐各大社区从昨天晚间开始持续清雪工作,每10分钟就进行一次,清扫作业将持续到雪停为止。

据报导,当地警方将积极协调全面检查除雪铲冰,交通警察部门在部分路段采取护送方式,引导车辆通行,并在易积雪丶结冰的桥梁丶涵洞丶匝道等路段放置防滑物资。此外,降雪过後,乌鲁木齐市最低气温将降到摄氏零下14度。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今天上午也发出紧急停课通知,要求全市中丶小学下午停课,高中则必须在下午6时30分放学

偷笋人太多 杭州竹园像被炮弹轰炸过

 

 

偷筍人太多 杭州竹園像被砲彈轟炸過
(中央社台北11日电)不少中国大陆民众喜欢「亲手挖」冬笋,杭州植物园里的200亩竹园最近惨遭市民偷挖笋,地上各处都是坑洞,像是被炮弹轰炸过一样。

中国浙江在线报导,杭州植物园巡逻的保安说,偷笋者「有的就是村民,本来就有挖笋的习惯,还有的老人,冲着新鲜健康的目的,喜欢动手挖,而且年年如此,他们知道哪些地方笋多,好挖。」

张姓市民说,「每年春冬季,只要有竹笋,都会有人挖,有的是小年轻,有的是中老年人。平时也会看到一丶两个管理人员,但这麽大的竹园,几个管理员根本不顶用。」

杭州植物园管理科科长贺敏坦言,整个竹园有200多亩,而且是开放式,光入口就有9个,很难控制人流量,在管理上确实有难度,实在防不胜防。

有人认为,竹笋可以再生,既然长出来,不挖也浪费。

不过,植物园专家说,这是错误的认识。随便挖笋对竹园的危害很大。「挖笋会造成景区泥土坑洼,另外挖笋是很有技巧的,怎麽挖丶在哪里挖,都有讲究。」

竹园管理人员也说,每年都会估计竹林该留多少笋,该挖多少笋。这直接影响到竹园的整体生长情况。如果乱挖,肯定会影响竹子的生长。

 

港大陈文敏首次公开评论副校长风波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副校长风波一事,并指香港学术自由确实受到威胁,而事件令到公众关注学术自由。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

陈文敏周四(10日)出席人权新闻奬的筹款午宴,并担任主讲嘉宾。他在演讲中表示:“对学术自由的威胁的确存在。”

陈 文敏指出,自主权移交以来,香港曾经历三次学术被侵害的事件,包括2000年行政长官透过不同渠道向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主任钟庭耀施压,意图阻止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对政府及行政长官的民望调查;2007年,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与已调任的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干预香港教育学院运作;及过去一年发生 在他身上的副校长风波。

不过,陈文敏认为,港大副校长风波与之前的事件有所不同。

他说:“第三次事件没有直接清晰的证据,证明政府干预。第 二,院校自主未能被捍卫,源于大学内部。与前两次事件不同,特首及校委会都没有能力及意愿去捍卫(学术自由的)系统。之前两次事件,大学或政府都有成立调 查委员会。不幸地,这次事件中特首及校委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没有参与‘占中’”

陈文敏说,亲北京媒体不断攻击他在去年“占中”的角色。不过,他说“占中”期间,他人根本不在香港,当时他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学院讲学。

陈文敏认为中央政府或许对香港的大学如何运作有所“误会”。陈文敏说:“以我所闻,大陆的制度下,掌管人事的就可控制整个大学,而在大陆的大学这些位置由党官控制。” 不过,香港的大学系统完全是另一回事。

 

(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