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消费力跌至15年最低

受经济衰退影响,俄罗斯消费者眼看着自己的购买力往下狂跌。根据俄罗斯官方周一公布的数字,九月份,俄罗斯消费者的购买力掉到15年以来最低水平。
根据俄罗斯当局公布的数字,九月份零售与去年同比减少了10.4%,八月份同比减少了9.1%。九月份的数字,是俄罗斯统计局自2000年以来记录下的最糟糕的数字。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俄罗斯家庭收入九月份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7%。不过,一直剧烈下跌的投资则有所和缓,九月份比去年同期减少5.6%,而八月份则减少了6.8℅。
分析显示,俄罗斯消费者继续沉重地遭受经济衰退的打击,这一经济衰退始于今年年初,一方面起因于石油价格狂跌,一方面则由于美欧施加于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制裁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述两大因素导致卢布于去年年底狂贬,引发物价暴涨,从而严重影响购买力。况且,今年夏天出现的短暂的石油价格反弹,目前又转入下跌阶段,这一切,都严重地打击了经济复苏的希望。
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称,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俄罗斯经济将会有起色。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看法相反,他们的结论是,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将会一直持续到明年。

俄驱逐亲达赖僧侣 外界质疑中国施压

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支持的两名高僧最近被俄罗斯驱逐出境,其中一人的绿卡被吊销。分析人士说,许多迹象显示中国在这起事件背后施加了影响。

随着俄罗斯国内政治气候的急剧变化,高僧举办的法会受到安全部门的监视。但许多佛教信徒仍然期望他们能司法上诉成功,让自己的法师重返俄罗斯。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联邦安全局和移民局最近联合下达命令,驱逐了在当地居住多年的藏传佛教高僧施瓦尔哈仁波切,以及他的助手。

施瓦尔哈仁波切的俄罗斯绿卡,也就是长期居住签证同时被吊销。他已在10月16日返回了印度的达兰萨拉。

莫斯科的古拉格博物馆去年春季举办苏共迫害佛教展览时播放的视频。莫斯科的古拉格博物馆去年春季举办苏共迫害佛教展览时播放的视频。

俄罗斯安全部门至今没有解释让西藏高僧离境的原因,仅强调这一举动是依据俄罗斯的外国人出入境法律。

俄罗斯安全部门通常不太重视佛教徒的活动,这次西藏高僧遭到驱逐让人们无法理解和莫名其妙。

许多分析人士和媒体认为,事件背后有中国对俄罗斯施压的影子。宗教历史学家法利科夫说,中国试图阻止藏传佛教在俄罗斯的传播,这是中国在国际上孤立达赖喇嘛努力中的一部分。

12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名吁释放刘晓波

世界各地12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名写信给英国首相卡梅伦,敦促他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公开呼吁中国释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由南非大主教图图牵头,12名和平奖得主92日致函卡梅伦说,“我们认为只有像你这样的领导人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采取紧急行动,否则中国将继续认为它可以为所欲为,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些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习近平主席上个月访美前夕,也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出过类似呼吁。

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2009年因组织签名呼吁结束一党专制,被中国当局以颠覆罪判处11年徒刑。他在200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图图等12位和平奖得主还呼吁中国当局停止迫害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他们说,刘霞长期被软禁,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中国当局应当准许她出国治疗。

2015-10-20 中央社头条摘要

世界焦點

●加拿大聯邦大選 自由黨大勝
●南北韓離散家屬 北韓金剛山團聚
●習近平抵英展開國是訪問 王室高規格款待
●颱風巨爵橫掃菲律賓北部 上萬居民撤離

加拿大變天 杜魯道靠實力不靠臉蛋


加拿大20日舉行聯邦大選,年輕英俊的賈斯汀‧杜魯道領導的自由黨獲得大勝,熱愛戶外活動的他曾做過酒保等多種與政治不相干的工作,勝選也讓他證明自己不只有一張帥氣的臉蛋。(檔案照/中新社提供)

加拿大20日舉行聯邦大選,年輕英俊的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領導的自由黨獲得大勝,熱愛戶外活動的他曾做過酒保等多種與政治不相干的工作,勝選也讓他證明自己不只有一張帥氣的臉蛋。

賈斯汀‧杜魯道是前總理皮耶‧杜魯道的長子,19日聯邦國會大選以不小的差距,擊敗現任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旗下的保守黨,終止保守黨長達9年的執政。

●「任何人都可以,但不是哈珀」這句話讓保守黨輸掉
●現任總理哈珀連任幾次?

紐約時報》在加拿大 杜魯道驚人大勝
華爾街日報》杜魯道預計勝出

南北韓離散家屬 北韓金剛山團聚

南北韓20日舉辦第20次南北韓離散家屬團聚活動,讓因韓戰分離超過一甲子的兩韓離散家屬會面。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參加第1輪團聚活動的南韓離散家屬共389人,在為期3天的第1輪活動中,將團聚6次,第2輪團聚活動將於24至26日舉行。

南韓離散家屬搭乘巴士,越過重兵駐守的邊界地區進入北韓後,終於在度假勝地金剛山見到北韓的親人。兩韓離散家屬相見後,倒在彼此懷中,氣氛感人。

●從2歲等到68歲 他終見離散逾60年老父

習近平國是訪問 英國首相:極重要時刻


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19日抵達倫敦,展開在英國的首次國是訪問,英國首相卡麥隆指出,英中兩國進入黃金時代,習近平的到訪「是非常重要的時刻」。(中新社提供)

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19日抵達倫敦,展開在英國的首次國是訪問,英國首相卡麥隆指出,英中兩國進入黃金時代,習近平的到訪「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英國王室20日將在白金漢宮舉辦國宴,招待習近平夫婦。外傳長期支持達賴喇嘛的查爾斯王儲,為了抗議中國大陸占領西藏,將缺席國宴,但王室否認此說法。

●乘金馬車訪女王 習近平訪英高規格
●習近平訪英伴手禮 料簽署逾1.5兆元交易
●燕尾服配白領帶?習近平訪英穿著成話題
●習近平夫婦將訪英 兩國第一夫人比一比
●想休息?查爾斯將缺席款待習近平國宴
●習近平訪英 陸官員:別談人權問題

衛報》英國內促卡麥隆與來訪習近平談鋼鐵議題
文匯報》習近平抵英訪問

颱風巨爵橫掃菲律賓北部 上萬居民撤離


巨爵颱風橫掃菲律賓北部,造成至少9人喪命,不僅吹倒樹木、電線桿和圍牆,還導致河水氾濫,所幸數以萬計居民及時撤離。(圖取自BBC網站www.bbc.com)

巨爵颱風(Koppu)橫掃菲律賓北部,颱風巨爵18日襲擊菲律賓北部,毀損住家、造成約1萬人疏散,不僅吹倒樹木、電線桿和圍牆,並在沿海地區激起4公尺高大浪。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巨爵颱風移動速度緩慢,下豪雨的時間比一般來得久,增加了洪水和山崩的風險。巨爵颱風21日離開呂宋島後,預估將朝台灣前進。

馬尼拉公報》「巨爵」風災 最壞的還來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巨爵」肆虐 多處成水鄉澤國
菲律賓星報》呂宋島中部大淹水
馬尼拉時報》「巨爵」奪16命

各国报章头条

●美國

華盛頓時報》民主黨桑德斯社會主義議程 將耗費數兆元
洛杉磯時報》美無人機面臨新法規

●韓國

朝鮮日報》朴槿惠改組內閣 部分高官因在戰機項目上瀆職被追究責任
東亞日報》韓青年為就業忙於考資格證 證書多數無用
中央日報》韓國交通水產兩部長官和青瓦臺外交安全首秘換人
韓國日報》韓政府內閣小幅改組

●泰國

曼谷郵報》調查泰國健康促進會不法證據
民族報》警方專案小組調查冒犯君主罪集團
世界日報》中國Q3GDP年增6.9% 保7失敗

●香港

明報》曾案七警案證人多警員
經濟日報》內地GDP「破7」
信報》二線屋苑爆減價蝕讓潮
南華早報》中國成長下降至6.9% 前景不明

10-19-2015 中央社头条摘要

世界焦點

●習近平伉儷訪英啟程 查爾斯將缺席國宴
●巨爵颱風橫掃菲國北部 至少釀16死
●梅克爾盼土耳其遏阻難民 擬助加入歐盟

習近平伉儷訪英啟程 查爾斯將缺席國宴

根據王室消息人士,查爾斯王儲20日不會出席款待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宴,是因為他這晚必須休息,而不是因為西藏問題。(取自每日郵報www.dailymail.co.uk)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19日下午4時左右搭乘專機離開北京,前往英國倫敦進行國是訪問。訪英期間,習近平將出席近20場公開活動,包括多場會見、宴請,參觀學校、企業,以及出席峰會等。

長期支持達賴喇嘛(Dalai Lamas)的查爾斯王儲,20日不會出席款待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宴。根據王室消息人士,查爾斯王儲並非為了抗議大陸占領西藏,而是為了在忙碌的秋季行程展開前,在這晚請假休息。

●陸駐英大使:習近平訪英談合作非辯人權問題
●習近平訪英 人權議題恐受忽視
●習近平談南海 中國人不會允許侵犯主權
●習近平訪英 英國:將發150項聲明
●習近平訪英 女王親自批准國宴菜單

衛報》英相駁斥 會因中國與美不合
大公報》習訪倫敦中英共創黃金時代

巨爵颱風橫掃菲國北部 至少釀16死
巨爵颱風18日肆虐呂宋島,引發暴洪並將樹木連根拔起,巨大石塊擋住道路,使得多座偏遠城鎮和村莊與外界隔絕,官員擔心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增加。許多地區無電可用。

巨爵颱風在菲律賓造成至少16人喪命,迫使逾6萬人撤離家園。

●巨爵重創菲國 民宅滅頂災民屋頂待援
●颱風巨爵滯菲 恐至週末才離開菲責任區

馬尼拉公報》「巨爵」肆虐菲北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巨爵」肆虐呂宋島
菲律賓星報》「巨爵」肆虐 數以萬計民眾疏散
馬尼拉時報》「巨爵」肆虐11省

梅克爾盼土耳其遏阻難民 擬助加入歐盟

德國總理梅克爾(左起)正在伊斯坦堡訪問,他與土耳其總理達夫托葛魯會面。(吉漢通訊社提供)

梅克爾正在伊斯坦堡訪問,他與土耳其總理達夫托葛魯18日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表示,德國可能協助加速允許土耳其人免簽證前往歐盟,以及推動安卡拉當局已遭拖延許久的加入歐盟談判。

相對的,她期望土耳其同意更快速接收遭歐盟遣回的難民。達夫托葛魯曾表示,唯有歐盟放寬對土耳其人的簽證規定一事獲得進展,他才會簽署這項所謂「重新接納」協議。

●土耳其收250萬難民 嘲笑歐盟危機處理
●土耳其幫忙擋移民 歐盟金援拉近關係
●拒難民湧入 世界各地興起築牆熱潮
●5分鐘看懂敘利亞難民悲歌

紐約時報》歐洲移民面臨新危險 冬天
華爾街日報》敘利亞政權擴大地面攻擊

世界报章头条

●美國

華盛頓郵報》憂墨西哥人權 美刪減挹注反毒資金
華盛頓時報》哈珀執政十年後 加拿大可能迎新政
洛杉磯時報》加州終結生命法令 可能激發倫理辯論

●韓國

朝鮮日報》朴槿惠訪問美國帶著「美中發生糾葛時必須選邊站」的作業歸來
東亞日報》訪美洋溢著「歡待」 必須填滿的「內實」雖再次確認韓美同盟堅固 但拒絕轉移戰機新技術
中央日報》退休就可以開始領取年金 積極推動65歲退休

●新加坡

聯合早報》土地首個一站式保健平台啟用
海峽時報》新加坡啟用查閱就醫紀錄平台

●泰國

曼谷郵報》國家改革組織用20個月達到目標
民族報》官方重新定義民粹主義
世界日報》朱立倫叫陣 質疑蔡維持現狀

●香港

文匯報》民建聯齊心拚區選
經濟日報》高盛:美澳投資者對中國不悲觀
星島日報》金管局夥發鈔行研引入虛擬櫃員
明報》公院醫生擬靜坐爭加薪

习访英 人权问题成禁区

中英之间的一场盛宴将在伦敦展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周一晚间抵英国展开国事访问。
日前发出“请不要向习主席提人权问题”的警告后,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周日再发声:习近平访英是国事访问,而非辩论人权问题。此间不少评论预估,盛大的欢迎典礼和巨额的经贸合作将淹没令中方刺耳的人权。

media资料照片:英国首相卡梅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握手。

为了避开恼人的人权问题,刘晓明大使为习近平此行连打预防针。日前,英国卫报报道说,刘晓明称:“如果有人在习近平访问期间强调中国人权问题,习近平将会觉得不受尊重”。
周日,刘晓明在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又做了如是表述:习近平这次到英国访问是为了中英双方的合作与伙伴关系,而不是来讨论人权问题。按照他的逻辑,谁谈人权就会被视为对抗。
法新社周日报道称,习近平周二开启的对英国的国事访问,人权问题将被双方领袖展现的“黄金时代”果实累累的经济合作遮掩。
一方是口袋满满又有国际野心的亚洲超级强权,另一方是贪婪地企望吸引更多投资的欧洲金融中心,这就是中英之间的一场“爱情故事”。
不过,对北京当局有过批评并与达赖喇嘛有友谊的查理王储预备不出席伊丽莎白女王的欢迎国宴,英国工党领袖科尔宾将可能向习近平提出中方镇压异议人士和媒体审查等尖锐的人权问题。科尔宾曾向媒体透露,他会利用与习近平会面或者出席国宴的机会提出上述问题。
从中英官方披露的信息看,习近平访英是中国一号领导人十年来首次访英,将全力关注与“中英合作进入黄金时代”的主题。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鼓励中国在英国进行更多的投资。

路透:习近平称英国对中国开放是明智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准备出访英国,他盛赞英国强化与中国的商业关系,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此次访问英国,预料将获得比近期访美更为盛大且更为温暖的接待。
在习近平即将出访英国之际,全球正对中国经济成长感到不安,他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有让我们担忧的问题”,但在接受路透书面访问时,他也试图缓和这些疑虑。
习近平称,中国也担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但他相信中国重塑经济能够安然度过当前景气滑坡,并将在未来转型成为更有活力的经济。
习近平周一晚间将抵达伦敦展开为期四天的访问,届时将会展现出这种自信,预料这次访问将通过一连串的商业协议强化中国与英国间的关系。
“英国表示愿做对华最开放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也完全符合英国自身的长远利益”,习近平在回覆路透的书面回应中写道。
“中国期待着同英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
习近平此次出访之际,正值英国以及许多其他西方国家在内部争论什么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最好方法。中国不论在经济还是外交上的影响力都与日俱增,但在人权及南中国海等问题上则保持旧有立场,与西方国家往往相左。

希拉里私人邮件曝布莱尔私下承诺打伊拉克

英国《星期天邮报》获得的文件显示,在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之前一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承诺加入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
媒体爆料焦点是1份备忘录,据称是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2002年3月28日写给时任总统布什。布什一周后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的农场与布莱尔会晤

《星期天邮报》网络版公布这份文件,鲍威尔在备忘录中表示,“关于伊拉克,如果必须采取军事行动,布莱尔将支持我们。”
鲍威尔说,“他相信两点:这个威胁是真实的,以及成功打击萨达姆·侯赛因可在该区域获得更多成果。”前伊拉克领导人侯赛因最后遭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入侵行动推翻。
《星期天邮报》的报道说,美国法院强制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私人服务器中的秘密电子邮件,其中包括这份备忘录和其他敏感文件。
布莱尔自1997年至2007年间担任英国首相,他多次否认急于参战。在他执政期间,英国投入攻打伊拉克的部队规模居各国第二大,英军驻扎伊拉克直到2011年。
英国人现在强烈反对攻打伊拉克的决定,布莱尔所属工党至今深受其苦。

哥伦比亚小飞机闹市坠毁 4死多伤

有关单位表示,1架小飞机今天坠毁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1处人潮拥挤区的烘焙店,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

坠机地点距离艾多雷多国际机场(El Dorado)不远,当时飞机刚起飞前往附近1个航空站。

市长办公室发布声明说,机上所有乘客和机师都丧生。

声明说:「目前有7人受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media

 

美军证实击毙IS呼罗珊组织的头目

media图为美国国防部

美国五角大楼肯定,伊斯兰恐怖组织呼罗珊沙特籍头目沙那非·阿尔纳斯(Sanafi al Nasr)在美军的一次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空袭中被击毙。据资料显示呼羅珊该组织与基地组织关系密切。
路透社引述美国国防部官员说,沙那非·阿尔纳斯(Sanafi al Nasr)作为伊斯兰恐怖组织头目不但在为其组织筹助资金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本人也开发了帮助从巴基斯坦经过土耳其向叙利亚运送圣战份子的路线。
呼罗珊组织由来自于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的旧伊斯兰运动重要历史成员所建立。目前对该组织与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另一分支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去年七月,五角大楼曾宣布了该组织前任领导人赫辛·法德赫里(Muhsin al-Fadhli)同样在叙利亚北部被美国空袭致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