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是快乐杀手?

老感到羡慕、活在不存在的社交生活中或难以专心吗?所有这些可能是出自脸书,一项研究显示,一周没上脸书的人比继续上脸书的人来得快乐。

media

丹麦幸福研究机构(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针对1095名丹麦人进行这项研究,参与研究者分成2组,一半的人继续使用脸书,另一半人停止。

幸福研究机构执行长怀金(Meik Wiking)今天在哥本哈根告诉记者:「我们聚焦脸书,因为这是多数人、横跨所有年龄层会使用的社群媒体。」

经过一周后,停上脸书的人表示,他们更满意他们的生活,当中88%的人形容自己「快乐」,另一组则是81%。

停上脸书者中约84%的人表示,他们享受生活,另一组为75%。停上脸书者也仅12%感到不满意,持续玩脸书者则为20%。

实验结束后,停上脸书者表示社交生活更丰富,也比较不会无法专心,另一组表示没有这等改变。

研究报告执笔人写道:「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倾向聚焦别人有什么,而非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换言之,相较于不使用脸书者,脸书使用者感到不开心的机率高出39%。

2015-11-10 中央社头条

世界焦點

●國會兩院席次破百 翁山蘇姬政黨大勝
●歡迎習近平赴菲 艾奎諾:會熱情接待
●種族爭議延燒 密蘇里大校長請辭

緬甸國會大選10日最新開票結果顯示,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所領導全國民主聯盟(NLD)大勝,在國會兩院已開出的議席中囊括107席,幾乎是全拿,預期將可取得國會過半議席執政。(共同社提供)

國會兩院席次破百 翁山蘇姬政黨大勝

緬 甸25年來最民主的一次選舉8日舉行,根據聯邦選舉委員會10日公布最新結果顯示,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所領導全國民主聯盟(NLD)大勝,在國會兩院已開 出的議席中囊括107席,幾乎是全拿,預期將可取得國會過半議席執政。不過開票進度緩慢,正式結果恐怕要數日後才會揭曉。

翁山蘇姬受訪時信心滿滿表示,她的政黨已經拿下超過2/3席次,大約贏得開放選舉席次中的75%。她先前僅暗示贏得選舉,如今公開宣告贏得勝利。

翁山蘇姬說:「時代已經改變,人民也變了。」

在軍政府長達數十年統治的箝制下,全國民主聯盟的支持者希望,他們的選票能夠翻轉緬甸的命運。由於緬甸民眾在投完票後,手指會沾塗紫色染料做為識別,因此外媒以「 紫色手指贏了槍桿子」來比喻選舉結果。

●翁山蘇姬宣告勝選 深信贏得國會多數席
●緬甸大選結果Q&A 軍方仍具影響力
●緬甸大選 資深黨員:執政黨慘敗
●等不到大選結果 緬反對黨:當局玩花樣
●翁山蘇姬領導政黨勝選 蔡英文恭賀
●翁山蘇姬派估拿8成票 支持者提前慶勝選
●美樂見緬甸民主選舉 暫不調整對緬政策

朝鮮日報》紫色手指贏了槍桿子 翁山蘇姬領導的在野黨在緬甸大選獲壓倒性勝利
東亞日報》「花」把「槍桿子」給摘了 「民主化之花」翁山蘇姬在緬甸大選勝利

艾奎諾:歡迎習近平赴菲 會熱情接待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0日向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收到艾奎諾三世的邀請和轉達的口信,願意前往菲律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這體現了大陸「對APEC進程的重視和對菲方辦會的支持」。

王毅說,他這次應邀訪菲,就是要與菲律賓就習近平與會的有關安排深入溝通,做好必要準備。

艾奎諾三世則表示,菲律賓期待習近平與會,「將盡地主之誼,給予習主席最熱情友好接待,採取一切措施,確保習主席馬尼拉之行順利、安全、愉快」。他說,菲律賓希望和平解決有關爭議,願與中國大陸進行開放、坦誠的溝通,希望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前)10日上午在馬尼拉拜會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沙里歐,圖為王毅向菲國媒體記者揮手致意。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傳真 104年11月10日

●王毅拜會菲外交部長 兩人握手破冰
●菲陸外長同意恢復例行外交諮詢會議

馬尼拉公報》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將來菲參加APEC會議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中國大陸領導人將來菲
馬尼拉時報》習近平將來菲參加APEC會議

種族爭議延燒 密蘇里大校長請辭
密蘇里大學校長9日因處理校園種族緊張情況引發爭議請辭。(取自密蘇里大學官網 umsystem.edu)

美國密蘇里大學校園抗爭日益升高,領導抗爭的團體「憂心的學生1950」日前表示,非裔學生遭受種族歧視,校園內許多地方都有偏袒白人 的現象。而校長沃爾夫對多起種族歧視事件的回應,遭許多學生認為不適任,10日他改變先前無異辭職的立場,宣布:「我將辭去密蘇里大學體系校長,這是對的 事。」

根據媒體報導,該校黑人學生遭遇種族侮辱,10月時宿舍牆上出現以糞便畫上的納粹標誌。

密大美式足球校隊非裔隊員先前表示將抵制練球、會議與比賽,直到學校開除校長或他自行辭職。球員主張,校長對校園種族歧視因應不夠積極。

●不滿種族歧視 密大非裔足球員罷賽

華盛頓郵報》種族緊張關係 密大校長辭職

各国报章头条

●美國

華盛頓時報》上訴法院駁回歐巴馬免驅逐500萬非法移民計畫
紐約時報》布希盟友可能痛籍盧比歐
華爾街日報》陸10月通膨減緩
洛杉磯時報》研究發現加州半數非法移民可能有資格受惠醫療補助

●英國

衛報》英相談歐盟改革 承諾做法實際而非情緒性
泰晤士報》俄羅斯破壞倫敦奧運
金融時報》卡麥隆高舉國安大旗 警告脫歐風險

●韓國

中央日報》朴槿惠的人大舉聚集在大邱 為了明年的國會議員選舉

●菲律賓

菲律賓星報》機場子彈事件 12人獲釋

●新加坡

聯合早報》發展概念總藍圖出爐 24公里鐵道走廊營造「生活綠脈」
海峽時報》排燈節 展現多彩多姿的藍果麗(Rangoli)傳統畫藝術

●香港

南華早報》中德期望2016年簽防止網路間諜協議
信報》董智庫新房策 目標八成置業
明報》消委獲特別安排遊慈山寺
文匯報》團結基金獻策助置業
星島日報》麻省理工在港設創新中心

北极冰帽快速消融 恐打乱海洋调节温度

北极知名海洋学家警告,北极圈冰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恐造成注入北大西洋新鲜水源量过大,打乱海洋调节全球气温的功能。

法新社报导,加拿大海岸防卫队破冰船阿蒙森号(Amundsen)北极区40人气候小组负责人丶比利时研究员佛兰斯华(Roger Francois)忧心,气候变迁速度如何影响深层水和洋流,以及这种失衡可能造成全球暖化效应恶化。

佛兰斯华向法新社表示:「过去200万年期间,气温以每10万年为周期上升或下降,每次北极冰帽都在迅速消融後形成。」

上一次的暖化发生在2万到1万5000年前,造成当时的海平面上升130公尺。

任职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佛兰斯华教授表示:「这真的和格陵兰及南极融冰的趋势一致。」「当今最大的不同是时间长短…过去从来没有这麽快过。」

佛兰斯华解释表示,每一次的循环周期都伴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幅攀升。上次改变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5000年间,从180PPM上升到28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工业革命以前仍维持在280PPM,从那之後,大气中二氧化碳一路飙升,2015年来到了400PPM以上。

佛兰斯华警告:「倘若我们依然故我,目前似乎正是如此,我们在本世纪末将来到中生代恐龙时期以来最高的浓度,冲上1000PPM。」

科学家2日表示,西南极洲的融冰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隐忧,然而,1个关键区域可能已经稳定性不足,恐会造成海平面上升3公尺

抢攻黑五 苹果iPad Pro本周开卖

media

科技业巨擘苹果公司(Apple)今天表示,新款平板电脑iPad Pro本周在40个国家开卖,希望藉此重振低迷的平板市场。

苹果发布声明说,加大萤幕希望能取代笔记本电脑的这种新款iPad,将自11日起在网路上销售,本周稍后在实体店面开卖。

这种新平板电脑有12.9寸还有可拆式键盘与触控笔。

iPad Pro在美国售价自799美元起跳,选配键盘外加169美元。

苹果公司资深副总裁希勒(Philip Schiller)表示:「应用程式开发商与我们的顾客对iPad Pro初步反应很棒。我们很高兴在本周把iPad Pro送到世界各地顾客的手上。」

市场研究暨分析机构国际数据资讯公司(IDC)上个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3季平板电脑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2.6%。

IDC分析师表示,平板使用者不像以往一样频于更新装置,而且有些人改用大型智慧型手机,或称平板手机,或者是使用轻型笔电,其中有些键盘也可拆下。

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创新高

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雅罗先生(Michel Jarraud)周一表示,2014年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气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浓度,达到历史新高。每年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在升高,而且这种情况以及持续30多年。

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雅罗先生呼吁各国即刻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以抑制气候变迁和控制全球气温的升高。总干事雅罗先生说我们每年告知众人情况紧急,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需要控制温度上升。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 继续上升会把世界带如不可预测的未来,会让子孙生活居住的地球变得更危险。

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397.7ppm,向400ppm标准靠近,比工业化前数据278ppm高出了43%,是自1984年开始记录以来,连续30年创新高,预估明年2016年将突破400ppm大关。

雅罗先生说,如果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出现更多自然灾害,比如酷暑,干旱和洪灾等。

2015-11-09 中央社头条摘要

世界焦點

●約旦警察開槍濫射 3人遭射殺6人受傷
●緬甸大選》執政黨承認敗選 反對黨:贏得70%國會席次
●印度比哈省選舉結果 考驗莫迪改革
●俄班機墜毀 埃及九成確定炸彈惹的禍

約旦警察開槍濫射 3人遭射殺6人受傷

路透社報導,這名約旦警察在首都安曼東郊穆艾卡(Muaqar)美國所資助、訓練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安全部隊的設施開槍濫射。(圖取自Google Maps網頁www.google.com.tw/maps)

約旦政府發言人說,一名約旦警察9日在首都安曼近郊美國所資助的安全訓練設施開槍濫射,射殺兩名美軍教練和一名南非人後,遭約旦安全部隊擊斃。

這名約旦警察也射傷6人,包括另外兩名美軍教練和4名約旦人,其中一名美軍教練情況危急。

緬甸大選》執政黨承認敗選 反對黨:贏得70%國會席次

 緬甸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領袖翁山蘇姬今天在仰光發表 選後談話,表示有信心全民盟會贏得選舉。全民盟預料 將贏得七成以上國會議席。 (共同社提供) 中央社 104年11月9日

緬甸8日舉行國會大選,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NLD)發言人9日表示,根據部分計票結果,全民盟已贏得70%以上的國會席位。

緬甸執政黨黨魁塔歐也承認敗給翁山蘇姬領導的在野黨,並表示他將接受大選結果。這是25年以來,緬甸首場自由的全國性大選。

●仰光媒體中心大雨停電 選舉結果何時公布官員也不知
●全國民主聯盟拿下多數席次 翁山蘇姬為何當不成總統?
●緬甸大選分析 4種可能格局面面觀
●緬甸大選Q&A 七大問答一次看懂

金融時報》緬甸大選 翁山蘇姬嬴面大
海峽時報》緬甸大選 投票秩序平和
明報》緬甸等了25年八成選民投票

印度比哈省選舉結果 考驗莫迪改革

比哈省選舉結8日出爐,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國家民主聯盟(NDA)僅獲得比哈省議會58個席次,遠遠無法超越原在比哈省執政的執政大聯盟(Grand Alliance)贏得的178個席次。

這場印度的地方選舉之所以罕見的備受國際矚目,主要是這場選舉被認為是莫迪政府的期中考。許多分析都認為,莫迪領導的NDA這次挫敗,被視為是莫迪個人和莫迪政府的挫敗,也是選民對莫迪所屬印度人民黨(BJP)在選舉期間大打牛肉問題等分化牌、種姓牌的唾棄。

不過,外界更擔心的是,莫迪政府的挫敗是否讓莫迪推動的經濟改革法案在國會受到更多阻撓。

印度時報》庫瑪穩坐比拉省,莫迪跌入深潭
印度斯坦時報》庫瑪和雅達夫發電機電暈印度人民黨
印度人報》比哈省長庫瑪與國家人民黨黨魁雅達夫壯盛聯盟贏得議會2/3席次成主要多數
印度快報》比哈省大選結果 啊….

俄班機墜毀 埃及九成確定炸彈惹的禍

俄羅斯航空公司科加雷姆的KGL9268航班A321飛機,31 日從埃及夏姆錫克飛往俄國聖彼得堡時,在西奈半島中 部墜毀。圖為與失事客機同機型。 (取自科加雷姆航空公司官網 www.metrojet.ru) 中央社莫斯科傳真 104年10月31日

一架俄羅斯班機10月31日墜機,造成機上224人全數喪生。調查俄羅斯班機在埃及墜毀的人員8日表示,調查團「90%確定」駕駛艙記錄器最後錄下的聲響是炸彈引發的爆炸。

媒體也報導,英國情報機構在事發後監聽到聖戰士通聯慶祝,而且說話有英國腔,強烈顯示可能有英籍極端分子涉案。安全專家也擔心,與恐怖團體並肩作戰的英國極端分子可能用他們在敘利亞學到的製造炸彈技能,圖謀也在英國或其他地方炸毀飛機。

●俄羅斯派44架飛機 接回埃及渡假勝地遊客
●失事俄機黑盒子指向攻擊 蒲亭停飛埃及
●影片》伊斯蘭國公布影片 宣稱擊落俄客機
●空難後 俄人卻關心埃及旅遊是否打折

各国报章头条

●美國

華盛頓郵報》歐巴馬會以總理 都盼修補關係
華盛頓時報》共和黨參選人卡森盧比歐反擊媒體
紐約時報》難民悲歌:陸地遭拐騙 海上被虐殺
華爾街日報》就業情況改善 年底升息機率增
洛杉磯時報》加州抗旱新招 開發地下水庫

●英國

衛報》英外交官警告 海外影響力式微
泰晤士報》歐盟公投 卡麥隆豪賭

●韓國

朝鮮日報》重選舉輕施政 辭官參選國會議員導致內閣改組碎片化
東亞日報》韓國某高校實驗室飼料發黴順空氣管道傳播肺炎
中央日報》韓政府擬強制合併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走出低迷
韓國日報》琿春高鐵站人潮洶湧 朝中俄邊境滄海桑田

●新加坡

聯合早報》新運動鼓勵自助消費提升生產力

●菲律賓

馬尼拉公報》APEC無重大威脅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海燕災區市長 感謝艾奎諾伸援
菲律賓星報》杜特蒂:我可能競選總統
馬尼拉時報》菲美「加強國防合作協議」合憲

●香港

大公報》九二共識定台海
信報》內地進出口雙熊
經濟日報》上交所:滬港通是起點
星島日報》四千資助單位明年初開售

奥巴马会晤以总理 商讨军援经费

media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一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在美国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是自伊朗核协议签署之后,双方之间的首次会晤。

双方会见的主要议题是谈判签署为期十年的军事援助协议。双方目前的军援协定将于2017年到期。

以色列每年都得到了美国30多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据透露内塔尼亚胡希望把军援的金额提高到40或者50亿美元。

内塔尼亚胡与奥巴马多年来在伊朗以及以色列扩建居民点等多个议题上存在分歧,今年三月内塔尼亚胡不顾白宫的反对,在美国国会发表反对伊朗核协议的激烈言论引发华盛顿的强烈不满。

信不信由你:搭公车优胜走路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今天发表的最新研究,搭公车或火车上班可能比走路还健康。

美国心脏学会本周在2015年科学会议发布关于这份研究的新闻稿指出:「搭公车或火车通勤的人糖尿病、高血压和过重的机率,比走路或骑脚踏车通勤的人还低。」

这项在日本进行的研究发现,跟开车上班的人相比,搭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的通勤者有过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问题的机率分别少了44%、27%和34%。

他们认为可能是因为通勤者来往火车和公车站走的路,比骑脚踏车或走路上班的人还多。

日本大阪守口市健康检查中心主任辻久子(HisakoTsuji)说:「在日本都市区,只要走路或骑脚踏车单程通勤时间要花逾20分钟,许多人似乎会选择搭大众交通运输工具或开车。」辻久子也是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

media

巴黎气候峰会 60国部长先聚首

media

图为巴黎为各国代表准备的礼物。印有埃菲尔铁塔的苹果

今天60国环境能源部长到巴黎举行3天会议,寻求缩小政治分歧,敲定未来联合国气候协议的基础,为巴黎即将举行的气候峰会热身。
这是在巴黎气候峰会前举行的第三次类似重要会议。此前10月中旬 在德国波恩召开了由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准备会议,围绕新协议文件进行磋商,包括巴黎气候协议草案和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决议草案。波恩 会议结束后已经把80多页的文件缩减到30多页,但是还在众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有些还相互矛盾。
一些非政府组织认为,巴黎气候协议草案还是忽略了发展中国 家的诉求。联合国也再度警告:现有的各国减碳承诺仍然不足以避免全球暖化升高到危险水平的2度之上。
巴黎气候峰会旨在达成有史以来第一份普世遵守的拯救气候协议,将有约1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长参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统莫迪等污染大国的领袖都会出席。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过去6年,但是全球在气候治理方面依然还在探索。不少人对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抱有悲观态度,特别是在减排资金问题和是否会在巴黎气候大会应集中对全球碳价格等方面谈判仍然存在严重障碍。因此此次60国环境部长谈判也备受瞩目。

气候变暖或催生上亿贫民

 

media

世界银行今天公布报告再次为气候变迁敲响警钟!世银在报告中说,如果巴黎气候峰会不赶快拿出办法,气候变迁不仅会加重疾疫、摧毁作物,并将把穷国上亿人口推向贫穷线。

世银说,气候变迁问题已冲击脱贫努力,暖化造成的降雨量偏低和极端气候对赤贫人口的冲击更甚于其他人。

世银说:「如果没有快速、全面性,以及气候智慧型发展,并配合保护贫民的减排努力,在2030年以前恐怕会再添加1亿以上的赤贫人口。」

世银在题为「大冲击:气候变迁对穷国影响之管理」(Shock Waves: Manag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Change on Poverty,暂译)的报告,为气候变迁投下一颗震撼弹;世银警告年底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气候峰会COP-21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联合国6日警告,各国的减排承诺不够力,无法避免严重的暖化,必须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做出更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