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 北极也难逃

一连串极端天气事件再添一笔,北极气温今天升到冰点以上,比一般冬季中期高出摄氏20度。

media

加拿大气象当局将升温归咎于诡异低气压,气象学家哈塞尔(Nathalie Hasell)说:「这是1个非常强烈且极其强大的低气压,所以高温被推向这么远北并不令人意外。」

她说:「这个深低气压把热空气推到远至北极,北极温度比平常高出至少20度,约在冰点左右,介于0到2度。」

加拿大气象当局将升温归咎于诡异低气压,而这早已导致北美耶诞节气温创新高,且英国遭逢强风和洪水袭击。

这个深低压区目前笼罩在冰岛,刮起达到飓风程度的75节风势及北大西洋30英尺高浪,同时牵引暖空气北移。

北极环境观测站(North Pole Environmental Observatory)的美国科学家告诉法新社,气温是突然飙升。

资深研究员毛里森(James Morison)表示,距离极点约300公里的1个北极监测点,28日测到零下37度,但到了今天飙升到零下8度。

FIFA再爆丑闻 前副主席月入5万美元贿赂

鸟拉圭当局昨天在一份起诉书中指控,前国际足球总会(FIFA)副主席费盖瑞多(Eugenio Figueredo)每月收受来自运动行销公司高达5万美元的「不当款项」。media

乌拉圭法院公布的起诉书指出,这位高龄83的前足球大老,每月收取「钜款」以确保两间公司保有他们南美足球赛的独家行销权。费盖瑞多是今年5月在瑞士一间高级旅馆被逮补的7名国际足总高级干部之一。

上周从瑞士引渡回祖国鸟拉圭的费盖瑞多,面临诈欺、洗钱罪名,现在则在牢里等待接受审判。

检查官细列控诉费盖瑞多的罪名中指出,纪录显示费盖瑞多在担任南美足球总会(CONMEBOL)主席时,不只每月领取4万美元的薪资,另还每月收贿5万美元。他把这笔钱拿来投资乌拉圭房地产。(

IS败象丛生 但威胁尤存

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达伊沙处于节节败退的颓状,国际联军的重力打击严重创伤恐怖组织,一系列头目被消灭也是造成达伊沙可能暂时无力组织反击的原因。

media据法新社消息说,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达伊沙虽然还远远不到气数已尽的地步,但他们先前只是偶遭挫败,现在却是兵败如山倒,在叙利亚与伊拉克节节败退。

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达伊沙5月间拿下伊拉克的拉马迪(Ramadi)、在叙利亚攻占帕尔米拉(Palmyra),让外界担心伊斯兰国在伊拉克以及叙利亚都大举攻城掠地1年之后,威胁持续扩张版图。但现在却开始节节败退,接连丢掉几座大城。

在伊拉克,他们先是失守白吉(Baiji)与辛贾尔镇(Sinjar),昨天再丢拉马迪,而原本在叙利亚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占领的1座重要水坝,现也告失守。

据中央社引述国际研究公司的中东分析家分析,控制与管理人口集中地以及重要基础设施,攸关这个组织主张的国家地位,但近来他们屡屡败退,一点一点地削弱了那个主张的可信度。

分析还说,库尔德族领导的联军从伊斯兰国手中夺走迪什林水坝(Tishreen Dam),等于夺走了恐怖组织达伊沙其中1项收入来源,也会对伊斯兰国在阿勒坡(Aleppo)东北部曼比季(Manbij)等占领地带来压力。

而伊拉克军队收复拉马迪,象徵意义多过战略意义。军事专家也分析认为,赢得战役、攻城掠地,不管拿下的领土是否具有战略重要性,对提振士气都很重要。相反吃败仗也是很严重的事。就连伊斯兰国最高领袖巴格达迪上星期发布的最新录音,听起来都没有以往趾高气昂了。

不过,美国华盛顿战争研究所的伊拉克分析家马丁表示,伊拉克在拉马迪的胜利,扭转了先前的落败之势,但远远无法重创伊斯兰国在当地势力。

恐怖组织达伊沙失去拉马迪,还是可以在伊拉克各地发动攻击。拉马迪对伊拉克安全部队与伊拉克政府而言,远比对伊斯兰国重要。

但无论如何,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达伊沙显现败象表明恐怖组织陷入困境。路透社的报导指出,联军近期加强空中打击,报告击毙多名该恐怖组织的头目,严重削弱达伊沙作战能力。

高洁被逐 法媒痛批法政府无能

法国几大媒体负责人联署谴责中国驱逐法国记者高洁的同时,抨击法国当局的软弱反应为“奴颜婢膝的外交”。

法国媒体指出,法国2009年曾以北京如驱逐法国记者,法国将以同等方式对待新华社记者迫使北京让步。而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2013年曾经成功阻止北京驱逐『纽约时报』记者的企图。media

法国『世界报』总编Jérôme Fenoglio、『巴黎人报』总编Stéphane Albouy、『解放报』总编Laurent Joffrin、『费加罗报』国际部总编Arnaud de La Grange、『新观察』总编Matthieu Croissandeau、『欧洲一台』总编Henri Guirchoun、『法新社』新闻部总编Michèle Léridon、记者无疆界协会总干事Christophe Deloire 以及部分法国前驻京记者在12月30日发表的联署声援中,对巴黎当局在得知高洁遭北京驱逐后采取的反应极为不满。

记者们在联合署名文章中指责法国政府绝对地把“经济外交”放在一切的首位,使中国当局做起事来更加毫无顾忌。“奴颜婢膝外交”的后果是:对北京当局判处政治犯徒刑沉默,对北京当局侵犯言论自由沉默,结果给北京当局顺利驱逐高洁并无遭到干预提供了方便。

联署文章指出:法国外交部对这一事件只发表了两行反应:“我们对高洁女士没有延长记者签证表示遗憾,法国要强调的是新闻记者在全球履行他们的职业的重要性”。

法国各大媒体负责任举例说,北京当局并非对任何压力熟视无睹。文章举例指出,在2013年,当中国威胁不延长『纽约时报』数名记者的工作签证时,美国副总统拜登立即干预。拜登亲自向习近平表示,如果美国记者被驱逐,中国将会遭受相关后,结果拜登的干预奏效。2009年,北京威胁不再延长拍摄“天安门—禁止的记忆”的法国记者的签证时,当时的法国外长库什耐警告说,北京如果真的这样做,两名驻巴黎的中国新华社记者也将会得不到签证。结果在双方无损的情况下事情得到解决。

文章认为,不管动机如何,法国当局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驻中国外国记者的工作对理解这个中国国家至关重要。但是,法国驻京记者及其他外国记者从今以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面临中共宣传部任意驱逐的危险。文章总结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独裁和不透明的权力越来越凸显,更值得人们去更多的关注。但是,高洁被驱逐这件事,恰恰背离这一方向。

西班牙野火扑灭 靠老天帮助

西班牙地方当局与救难机构队今天宣布,在与北部200多处野火搏斗1周后,期盼已久的大雨已协助消防人员扑灭火势。

media

灾情最惨重的坎达布里亚(Cantabria)地区投入近700名消防人员、士兵、警察和志工,与在风力助长下熊熊燃烧的大火奋战,火势逼近偏远村落,情况危急。

地方官员说,尽管火势已被扑灭,有些地区「余烬虽获得控制」,但仍需小心死灰复燃。

地方当局在声明中说,这个天气异常温暖的地区终于降下大雨。

邻近地区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和纳瓦拉(Navarra)的紧急事务处理单位说,火势已被扑灭或已获得控制;这两个地区也受到野火重创。

这场森林野火烧毁西班牙北部大范围土地,还夺走1条人命;1架直升机上周在阿斯图里亚斯灭火时失事坠毁,飞行员不幸丧生。

在坎达布里亚,至少有2000公顷「极具生态价值」的林地过去1周遭野火吞噬,这些林地主要位于两座自然公园内。

Adobe呼吁用户紧急修复Flash漏洞

美国电脑软体大厂Adobe系统今天释出安全更新,以修补Flash影片播放器的安全漏洞,以免让骇客有机可乘。

media

奥多比系统公司(Adobe Systems Inc)说,它已留意到未受保护版本软体遭遇「有限度锁定攻击」的报导。

奥多比在声明中说:「安全性更新解决了让骇客可藉以掌控受影响系统的关键弱点。」

「奥多比建议用户赶快更新至最新版本。」

但许多网站与网路服务基于安全理由,早已放弃使用奥多比Flash,譬如脸书(Facebook)的嵌入影片本月就更换软体,而苹果(Apple)的iPhones早在数年前就扬弃Flash,亚马逊(Amazon)今年初宣布停止接受Flash格式广告。

埃博拉疫情来无影去无踪

世卫组织今天12月29日正式宣布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结束。

几内亚是埃博拉爆发地,也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世卫组织在几内亚最后一名埃博拉患者痊愈,第二次检测阴性,并等待42天(两个潜伏期)过去,未发现感染病例,才宣布这个消息。

于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埃博拉在西非肆虐两年造成上万人死亡后,悄然隐去。

世卫组织12月29日在日内瓦宣布,几内亚不再有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并赞赏几内亚政府和人民挡住了埃博拉疫情在国内的扩散。世卫组织驻几内亚代表贝尔卢辛医生(Dr. Mohamed Belhocine)说“这是一个重大成就”。

2013年年底,埃博拉在几内亚爆发。当时一名1岁婴儿死后被检测出埃博拉病毒,这名婴儿遂被定为西非第一个埃博拉病例。

两年来,有记录的埃博拉感染病例为29.000例,其中11.300人死亡。99%的病例发生在西非三国: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其中几内亚的疫情最严重。

塞拉利昂今年11月7日被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埃博拉疫情终结。利比里亚则在今年5月和9月,两次被世卫组织宣布疫情结束。

美国:联军炸死IS10名要员 多人涉巴黎恐袭

美国表示,美国领导的联军本月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发动的空袭,炸死伊斯兰国组织的10名要员,其中多人与巴黎恐怖袭击案有关。其中的莫丹更与恐怖袭击的首脑有“直接”关系。

根据中央社的报道,美国国防部29日周一表示,联军本月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发动锁定目标的空袭,炸死伊斯兰国(IS)10名要员,多人与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有关,其中的莫丹更与恐怖袭击的首脑有「直接」关系。

驻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国军方发言人华伦上校(Steve Warren)告诉记者,美国为首联军12月24日在叙利亚发动空袭时,炸死法国籍的莫丹(Charaffe al Mouadan)。

他表示,莫丹一直积极策划对西方发动进一步攻击,但他没有多作说明。

华伦在视频记者会中说,这名伊斯兰国要员「与巴黎恐怖袭击团体的首脑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有直接关係」。

他又说,联军26日空袭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苏尔(Mosul)时,也炸死负责伊斯兰国对外作战的要员哈金(Abdul Qader Hakim),他和其他几个人都涉及策划对西方发动攻击。

26岁的莫丹父母都是摩洛哥裔,在巴黎郊区长大,华伦没有透露法国是否也参与炸死莫丹的空袭行动。

12月被炸死的其他伊斯兰国要员中,还有叙利亚1名曾在英国受过教育的孟加拉男子,据称他是这个圣战团体的重要骇客。华伦说,他死后,伊斯兰国丧失了连结各网路的重要人物。

华伦又说,另有1个人是伪造证件专家,「与巴黎恐怖袭击团体也有关」。但他不愿多透露细节。

media

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即成阶下囚

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将是第一名沦为阶下囚的以色列政府首脑。他将于明年2月15日开始服刑。他的刑期被从6年削减到18个月。

media

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在经历长时间的贪污腐败丑闻之后即将入狱。

奥尔默特2014年被一个初级法院判刑6年,但以色列最高法院星期二部分推翻了对奥尔默特贪污受贿的指控。因此,他的刑期被从6年削减到18个月。

在2009年下台的奥尔默特将是第一名沦为阶下囚的以色列政府首脑。他将于明年2月15日开始服刑。

现年70岁的奥尔默特被控在1992年至2003年任职耶路撒冷市长期间涉及一座称为“圣地公寓大楼”的受贿案。他随后在2006年出任总理。

奥尔默特是一名律师出身,1970年代涉足政治。

默克尔当选法新社2015年度风云人物

德国总理默克尔当选法新社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她在对欧洲难民危机、希腊财政危机等处理中的关键作用使其登上法新社记者今年票选年度最有影响力人物榜首。
media

如同往年一样,这一票选是由法新社在全球的各语系记者及各类新闻(文字、图片、视频等)编辑就2015年新闻所做,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获去年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第一,今年他位居第二。

法新社发自柏林的报道题目即为:2015年,危机之年、默克尔之年。默克尔自己在其政党的一次会议上就曾表示,2015年是她十年首相生涯中,遭遇事件之多、之密集、之困难、对未来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除了就乌克兰危机与莫斯科持续进行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在应对希腊财政危机时、为挽救“欧元”而与其普拉斯领导的极左翼政党的雅典艰苦角力、促其实行紧缩政策;尤其是面对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难民潮,让德国敞开大门、接纳约百万难民进入德国,被满怀希望的叙利亚和阿富汗难民称为“默克尔妈妈”,同时其难民政策也遭到欧洲多个领导人、包括其党内的尖刻批评。无

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默克尔在其中所充当关键性、权威性角色,使其成为法新社记者票选时少有一致的当选。除法新社外,默克尔也获选今年“时代”杂志(Time)和“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年度风云人物。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法新社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中排名第二,其原因是在去年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受到制裁后,他仍有办法继续左右当今世界重大问题,俄罗斯与阿萨德政权的结盟,使其通过叙利亚危机重回世界外交舞台重要位置。

此外,入围法新社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的从第三到第十名的依次还有,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巴黎人、伊斯兰国组织首脑巴格达迪、缅甸民主领袖昂山素季、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与前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及美国国务卿克里、伊朗外扎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