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挺阿萨德 美忧叙利亚局势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9月15日普京重申支持大马士革后几小时,致电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重申华盛顿的立场指出,莫斯科继续支持阿萨德政权将导致叙利亚战争局势更加恶化。克里同时强调国际联军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行动不会发展为与阿萨德政权合作。
克里向拉夫罗夫强调说,全面解决叙利亚危机不能依靠军事行动,必须通过政治过渡来完成,而政治过渡必须排除阿萨德政权。
俄罗斯总统普京昨天重申莫斯科将继续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支持阿萨德政权的立场。普京称,打击伊斯兰国圣战组织,阿萨德是绕不过去的角色。
普京昨天是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做的上述表示。他说,很明显,叙利亚军队在打IS行动中起到积极作用。如果没有叙利亚军队与伊斯兰国组织展开地面战,更本无法将恐怖份子驱逐出这片土地。
普京还说,如果莫斯科不在军事上支持大马士革政权,今天的叙利亚局势要糟过利比亚,出逃的难民潮会更大。
美国领导国际联军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IS已经一年。最近一个月,美国发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有所加强。美军怀疑俄军打算在阿萨德控制的Lattaquié开辟一个空军基地。
阿萨德今天抨击不与他合作的西方国家“表里不一”。他谴责西方”一方面对叙利亚难民表同情,同时又向恐怖份子提供武器,支持战争,就像用一只眼为叙利亚难民流泪,用另一只眼在武器上瞄准。法新社报道说,阿萨德将一切反对他的人都称作“恐怖分子”,包括反大马士革的叙利亚温和派。

日本抗议中国扩大开发东海油气田

中国在东海开采油田出现“扩大趋势”引发日本抗议称中方“在边界未确定水域进行资源开发令人遗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今天9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阻止中国开发油田的行动不再扩大,只要中方有动作,日本政府就会持续提出抗议。
据共同社9月16日报道,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称,根据掌握的情况,共确认有7处钻井平台出现火焰,指出“在日中边界线尚未划定的情况下单方面推进开发极其令人遗憾,(有关设施内)很可能正在进行天然气生产。”
日方已通过东京与驻华外交渠道提出抗议,要求根据2008年关于日中共同开发油气田的“日中协议”召开工作磋商会议。报道说,围绕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日中两国2008年就共同开发达成一致并开始了相关谈判,但2010年发生日中撞船事件后磋商中断。日本政府今年7月称,中国单方面开发油气田,并公开了作为证据的油气田设施的航拍照片及地图。
此前有报道称,日本外务省在其网站主页上公布了16处确认为中方开发油气田的照片。日媒指出,在16处设施中,有4个平台都是在2013年6月以后被日本发现的新设施。

新西兰否决上海鹏欣5,600万美元收购牧场

新西兰政府周四意外地否决了中国企业上海鹏欣斥资8,800万新西兰元(5,600万美元)收购新西兰一个牧场的交易。新西兰公众对外资拥有土地正表现出担忧。

这一交易被否决颇令人意外,因为之前新西兰负责监督外资购买敏感资产的海外投资办公室(Overseas Investment Office)对北岛13,800公顷的Lochinver牧场交易已经开了绿灯。

“我们对于新西兰所能获得的益处不满意,这是如此大规模敏感土地出售的关键要求,”新西兰政府在声明中称。

新西兰对外资拥有土地的规定比很多国家都严,潜在买家需要说明新西兰能够获得益处。而在澳大利亚,投资者只需说明购买不会损害到其国家利益。

中国富豪姜照柏旗下的上海鹏欣在声明中称,对新西兰的决定感到意外,正在考虑自己的选择。

意向将该牧场卖给上海鹏欣的Stevenson Group称,不清楚该牧场与其他获得批准的牧场有何区别。

Lochinver牧场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主要饲养羊、肉牛和奶牛。

俄建议美就叙利亚问题举行军事会谈

昨天曾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通过电话的凯瑞也强调,莫斯科军事支持叙利亚总统巴夏尔.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权可能造成冲突升高。
凯瑞说:「俄罗斯建议,我们进行军方对军方的对话和会议,以精确讨论我们的作法。」
他并且说,这项会谈将「降低可能的风险,并且完整和清楚的了解未来应走的道路和意图」。
凯瑞并未表示这项会谈是否涵盖美国领导的对伊斯兰国(IS)的战斗。IS 已占据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领土。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落马

中国中纪委网站周三(9月16日)晚间发布消息称,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中纪委的这则简短消息没有说明张育军“严重违纪”的具体细节。
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简历,张育军1963年5月出生,汉族,四川什邡人,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
张育军自2012年8月起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并于同年9月起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
自中国股市大涨随后又出现暴跌以来,证监会这个股市监管机构已经有数名官员被调查。
上个月,中国媒体报道,曾任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的李量滥用职权,被开除党籍。
报道说,李量因“严重违纪违法”已被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此外,证监会一名在职人员和一名已经离职者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已被警方调查。

20名匈牙利警察在与移民於塞尔维亚交界的冲突中受伤。


數十位移民16日強硬闖過匈牙利邊境封鎖線,與警察發生衝突。(共同社提供)
匈牙利政府表示,20名匈牙利警察今天在与移民於塞尔维亚交界的冲突中受伤。
匈牙利总理奥班(Viktor Orban)首席顾问巴康狄(Gyorgy Bakondi)说:「在移民与警察的冲突中,有20名员警受伤。」
另据在场记者表示,数十名移民今天於火爆点勒斯凯穿越站(Roszke),冲破匈牙利警察在塞尔维亚交界的封锁线,强闯进匈牙利境内。
这些移民设法拉倒部署在2处进入匈牙利路线的刀片蛇龙铁丝网,镇暴警察被逼得稍微後退,接着朝这些强闯移民发射催泪瓦斯。
难民边界受阻 与匈牙利警察冲突
(中央社匈牙利综合外电报导)匈牙利警察今天与数百名难民发生冲突,这些难民对於受阻而无法穿越匈牙利与塞尔维亚边界,十分恼怒。
 警方发射催泪瓦斯并出动了水柱,以镇压他们所说「具有侵略性」的大约500名难民,而警用直升机则在上空盘旋。
 匈牙利警方发表声明说:「边界上在塞尔维亚1侧的群众开始具有侵略性,他们朝匈牙利1侧的警察投掷石块丶瓶罐和棍子,并攀越边界障碍物。」
 声明中说,警方呼叫了增援警力来处理这些民众,并由「警察站成若干行列来取代」障碍物。
 声明中并说:「警方捍卫匈牙利和欧盟边界,同时也尊重法律和比例原则。」
 在塞尔维亚1侧的记者表示,500名难民中约有300人参加了抗议。
 在今天的冲突爆发前,匈牙利已封锁南部毗邻塞尔维亚的边界,关闭了今年难民进入欧盟的最大通口之一

奥巴马提出逐步和古巴接近,直到禁运取消为止

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将逐步寻求在古巴的机会,直到美国国会取消针对古巴的贸易禁运为止。

奥巴马总统星期三在华盛顿举行的季度商界圆桌会议上对商界领导人表示,他并不期待古巴一夜之间会发生转型。他补充说,和这个共产党岛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将为“时代改变”开启机会的大门。

奥巴马表示,在国会取消针对古巴的贸易禁运之前,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会在诸如电讯这些领域开始。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为个人自由和长期政治转型创造空间。

奥巴马表示,美国将继续在政治自由等议题上向古巴政府施压。

会倾听比会说话来得受欢迎,让对方知道「我很认真在听」的小技巧

Image要理解对方,首先从聆听开始
我是一名临床心理谘商师,我的工作就是听别人诉说,特别是诉说烦恼。专业的心理谘商师就是以倾听为业,那麽,一般人又为何会需要成为「聆听高手」呢?

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上,当我们关心对方,希望与对方有互动时,首先,就会想多了解对方。想了解对方,我们可以先搜集各种资讯,最後与他直接面对面说话。如果跳过这个步骤,从其他地方获取的外部资讯,很可能包含了发讯者的偏见。

我来举一个例子,①大眼睛丶②有智慧丶③美女,要形容包含以上条件的女性时,我们可以说:「她有着明亮的双眸,是个有教养又可爱的女孩。」也可以说:「她的眼睛大得吓人,额头高,长得还算漂亮,不过感觉很冷漠。」两种说法给人的印象截然不同,如果你想认识这位女性,就必须见到她本人才能确认。

我们无法断言以上两种说法何者正确,你所要确认的,只是你自己的判断能否在她身上得到印证而已。如果你对她有好感,那麽前者的形容就是正确的;若你觉得她很讨厌,那麽後者的形容就比较贴切。如果想更进一步认识她,除了与她交谈之外,别无他法。

假设你有机会可以和她见面,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如果只是你单方面说个没完,她会认识你很多,但是你仍对她一无所知,能够知道的,大概就只有「她很认真听人说话」而已吧。如果她真的是一个善於倾听的人,那麽对你来说,这次的见面就算有价值。但是,如果你对事实的认知有误,她根本就认为你是一个「爱讲话的人」,我们可以说,这一切只是你的误解罢了。你们两人之间的沟通注定是没有交集了。

我们都希望拥有真实丶毫无虚假丶可以信赖的人际关系,为此,就更需要倾听对方说话。所谓「聆听」,并不只是漠然地听,还需要理解。只听声音或语词很简单,真正困难的是理解对方。再说,只要不是有对人恐惧症,说话其实很轻松,而聆听有时甚至是件苦差事。但是,要理解对方,首先就得从聆听开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聆听」吧。

聆听,从放空想说的情绪开始
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说话远胜於聆听,大家都知道,心中有烦恼的时候,找人倾诉就可以获得纾解;感觉幸运丶开心,或是听到好消息,也会想与人分享。

相反地,什麽时候我们才会想听别人说话呢?如果是喜欢的对象,我们应该会想听他说话吧。但就算是喜欢的人,要是对方连说上好几个小时,我们也会有话想说。我们会主动想听的,多半是音乐或电视丶广播节目之类的,因为听这些东西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听收音机丶电视这种单方面送出的声音不会有负担,但是听别人说话就不同了,听者会有必须理解对方心情的责任。

想要成为善於聆听的人,就必须先受过训练──不把对方的情绪当成负担,以及只听不说。

如果你今天正好与人有约,不妨就以他作为练习的对象。想扮演好聆听的角色,切记不可主动发言。在对方面前表现出从容自在,如此一来,很奇妙地,对方几乎都会主动倾诉,你只要「直率」地听他说就好。请不要忘记,一定要「直率」,你们的对话就会形成一种模式—对方先发言,你静静聆听;对方再度发言,你仍静静聆听,也就是由对方主导的模式。

总而言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除了附和以外不多说其他。当你被问及意见时,尽可能简短回答,大约是一行字左右的句子就可以了。一时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先说「是啊」,再慢慢思考。不用三十秒钟,对方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主动提示他所希望的回应。

应声附和,是让对方知道「我很认真在听」最好的方式
不管是访谈,或是一般朋友的聊天,听者通常都不会像专业的谘商师那麽频繁地附和。这是因为当对方说话的时候,听者会一边想着下一个问题或自己要说的话,受对方话题的刺激,思考自己的事。换句话说,虽然耳朵是聆听模式,但头脑却是诉说模式。若不能使耳朵和头脑都进入聆听模式,就不容易做到应声附和。

没有附和的对话,最典型的,就是电视的政论节目或主题辩论。这些场合,除了主持人会附和谈话者之外,其他人几乎都不会。即使是相同立场的人,最多也只是边听边点头。如果不认真听对方说话,就没有办法附和。附和政敌或辩论对手的谈话内容,很容易会被牵着走,无法强调己方的主张,因为那表示自己接受了对方的论点。

反过来想,要让对方知道「我很认真在听你说」,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应声附和。要判断一个人,他的态度通常远比言语表达更重要。有时我出席演讲,结束时,偶尔会有观众上前对我说:「您今天的演讲真是太精采了。」但这个人若是在中途打瞌睡,我则会以此为判断标准,不会单纯因为他的吹捧而高兴。不专心听对方说,就无法附和他;不站在与对方同样的立场,或是想反驳的时候,也一样做不到。人不能边笑边喝斥,口头上可以作出违心之论,但态度就无法表里不一,所以说,人都是从态度来判断对方。

附和具有肯定的性质,聆听者藉此对诉说者传达肯定的态度。我们不会附和对方说「不对丶不对」,这根本也不叫附和。年轻女孩会一连说好几次「你骗人」当作附和,这对有点年纪的人来说,实在不怎麽愉快,因为这听起来像是在指对方「说谎」,甚至有人就直接对着年轻人怒斥:「我从来不说假话!」

聆听者应以正面丶接纳的态度,激发诉说者的倾吐意愿。一个人如果感觉对方是以否定的态度在看待自己的话题,就不会想再说下去。

身为谘商师,必须以肯定丶接受的态度看待诉说者,这在专业术语上就称为「接纳」。不过,接纳这个字眼,感觉上似乎是聆听者对诉说者的话必须全然赞同,所以我对这个语词是否恰当还抱持着保留态度。肯定对方的话,意思就是,认同对方所说的都属於对方。这也理所当然,对方所说的,原本就与聆听者毫无关系,单纯只是他自己这麽想而已。

举例来说,假设诉说者A说:「我喜欢果酱面包。」而你是聆听者,接收到的讯息是「这个人喜欢果酱面包」,这与你是否喜欢果酱面包并没有关系。即使你并不喜欢果酱面包,也还是可以正面接受A喜欢果酱面包这件事吧,没有必要否定对方「喜欢果酱面包」。就是这麽理所当然。

但是,果酱面包这种无关痛痒的事,大家多半都可以正面接受。假设一个巨人队的球迷,对巨人队赞不绝口,却对阪神队百般挑剔,而你刚好是阪神队的球迷,身为聆听者,你可能就没有办法冷静地听对方的言论了。又或者说,棒球的话题你还可以冷静聆听,再假设对方一直中伤你的朋友好了,当你身边的人被中伤,你会如何反应?人对距离自己遥远的话题可以客观地聆听,但是对和自己相关的事,就很难冷静得下来。即使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来迎合对方,总会不经意地透露出真正的态度。然而,站在诉说者的立场来看,这和我先前举的果酱面包例子相同,他只不过是在陈述自己的意见罢了。

专业的谘商师都受过训练,即使被对方直接指责,也会附和他说:「是啊。」曾经有人对我说:「谘商师赚的都是不义之财。」当时我还年轻,在那一刻我心里想为自己辩驳:「你根本什麽都不懂。」但下一刻我却告诉自己,或许在他人眼中这个工作就是如此,至少,眼前的对象就是这麽想的。接着我回答他:「真的,好像就是这样耶。」那次以後,我与这位谘询者的访谈就变得很顺利。因为他认为我已经理解为什麽他对我是这样的态度了。

只要留意自己附和的动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聆听高手。不只是静静地听对方说话,聆听时搭配巧妙的附和,对方会越说越起劲。欧美人附和时,还会加上点头丶张开双手丶瞪大眼睛等肢体动作,尤其是义大利等拉丁语系的人动作特别大,只是单纯的应声附和还不过瘾似的。但是,东方人要是动作太夸张,对方反而会却步,比起夸张的肢体反应,我们还是比较适合简单的点点头和简单的附和语词就好了。

你也是一忙就焦虑的人吗?几个小改变,就能告别有毒情绪

Image情绪人人有,但有些情绪会掌控你的生命丶蒙蔽你的视野丶左右你的感觉丶破坏你的人际关系丶削减你的力量。一旦让情绪发挥这种能力,便成了「毒型情绪」!

例如一忙起来就焦虑的人,往往会消化不良,别以为是昨天的晚餐引起的,那可能是有毒的焦虑或郁闷在作祟。

「生活里有压力」不等於「有压力的生活」。前者是很正常的,无法预料,由生活中的种种情况造成,但後者就有毒性了,是自己制造丶是自找的,因为我们让压力变成习惯,而且,我们不知道有另一种过日子的方式。

充满焦虑的压力是一种紧绷,一种破坏平衡的生理或心理压力。美国有一项花了十年进行的研究,对象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压力的人。研究结果显示,这类人的死亡机率比其他人高四成。而单单在阿根廷,每年便有百万人因此死亡。

大家都应该远离毒型情绪,只是「解药」无法从外头获得,要靠你自己!

找出焦虑的关键所在
想想看,碰到工作压力丶经历一段旅行,或准备一场考试时,你有多少次会觉得害怕丶不安或担心?

如果你的回答是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那麽,你的焦虑就是处於有毒状态了。

首先要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脑子想出来的,因此要先好好观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不曾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念头,那麽请稍微想一想,自己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思索些什麽?你的脑袋到底一直绕着什麽转?那就是你有毒焦虑的关键所在,因为你脑袋里的思绪正在用错误的方式诠释现实。

想的不一定是真的,这你当然明白,但你内在还是会在某种程度上相信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说,你依然会觉得那是真的。这就足以让你产生焦虑,因为只要你的脑袋认为会发生某些不好的事,就会开始传递焦虑的症状。所以,你必须学会不让不真实的事物毒害你,学会让脑袋远离情绪的毒害。请谨记:「你无法避免焦虑的鸟儿在你头上徘徊,但是你可以不让它们在你脑海里筑巢。」

透视有毒焦虑的症状
不要觉得自己很可怜,其实在这个时代,焦虑是很普遍的毒型情绪。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丶家里或工作场合,你是否发现许多人会无意识地咬指甲,或是藉由暴饮暴食排解压力?另外,你一定也碰过有些人在重要时刻口中会念念有词,有些人会便秘,有些人体温会升高,有些人会狂流汗,有些人则会口乾舌燥。

我们常常说:「我很好。」事实上,我们感觉到的好都是不真实的。以上这些症状没有一个是身体或器官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反而是很清楚的警讯,而且非常有可能是焦虑的表现。

假如你是个很容易焦虑的人,身丶心丶灵都会受到影响。就算你想要否认丶掩盖,你的身体还是察觉得出来。

若过度焦虑,我们会想办法让这种有毒的情绪冷静下来,因此可能开始暴饮暴食,或是埋首工作。最糟的是,我们把这样的行为当作自我疗愈的方式。

以下列出一些焦虑最常发生的症状:
.害怕或恐惧
.没有安全感
.担心
.惊吓
.钻牛角尖
.犹豫不决
.失眠
.觉得处处受限,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
.过动
.对事物失去兴趣
.动作笨拙
.喃喃自语
.神经痉挛

焦虑症状如果没有好好处理,随着时间推移,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更严重的症状:
.心跳加速
.高血压
.胸口沉闷
.窒息感
.反胃
.消化不良
.腹泻
.肌肉紧绷
.呼吸困难
.汗流浃背
.全身无力
.早泄

解毒密技:离开有毒焦虑的有效方法
离开有毒的焦虑完全是你能力可及之事,小小的态度就会让你有很大的转变。以下提供一些可以降低压力和释放各种焦虑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开始清楚去感受什麽事情会成为你焦虑的来源。
.思索所有会偷走你平静的事物,并在当下就决定丢弃它们。
.采取可以让自己享受生活中的愉悦与宁静的原则。
.减少或完全排除会让你焦虑的事物。
.培养可以让你的身丶心丶灵都觉得平静(而不是相反状态)的新习惯。

.不要整天都在看那些报导坏事的新闻。所有人都喜欢接收资讯,但如果你读到或听到的新闻是不好的,而且还反覆接收相同的讯息,就会增加你的焦虑,还不如去阅读一本好书。

.让有用的资讯充实你的生活。
.每天都学习一项新知。
.注意身体健康。
.确保自己有良好的睡眠及健康的饮食。

一个星期规律地运动三到四次,因为运动可以降低压力。你的身体会一直伴随着你,它是一张向所有人介绍你的名片,就和你的精神与灵魂一样重要,所以要爱它丶照顾它丶跟它和平相处。

远离毒型人物。这并非要你孤立自己,而是要设下有益於你的界线。有一些负面的人喜欢谈论自己的苦处丶讲别人闲话,这些人对你的人生完全没有帮助。假如他们赖上了你,也不要让他们的话语或行动改变你的心智,更别让他们决定你的心智状态。

接近抱持正面心态的人。那些思考丶说话和行动都很正面的成功人士,会传递平静丶开心与欢愉的感觉,大家都喜欢跟他们在一起。要去寻找这样的人,和他们共处,观察他们,并向他们学习。让这些有正面心态的人带领你,他们会增添你生命的光彩。

去找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不为任何利益地提供协助,这会让你的心智远离自己的烦恼和忧虑。
.找一个你真正可以信赖的人,然後和对方分享你的感觉。就这样!跟人谈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控制焦虑最好的方法。

让自己习惯说正面的事,而且光说是不够的,还要真正学习以正面的态度做事。
讲话前先想一想。话语是一种工具,有力量建构你的未来,或是解构你的人生。
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天记下三丶四件让你感恩的事。专注於正面事物可以使你远离那些引起你负面情绪和行动的负面想法。

每天都要笑一笑。笑容会减轻身上的担子,而且科学上也证实笑容对大脑或身体有很多好处。
培养信心。担心与害怕的相反,就是信心。你要开始相信你生命中的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你所做的事都会很顺利。如果你对好事有所期待,那麽好事迟早会降临在你身上。

永远期待更美好的事物。不要甘於平庸,你是为了卓越事物而被创造出来的。
经常做一些新鲜事,就算害怕,也要勇於尝试。「害怕」不会因为怯懦而消失,采取行动才能把它踩在脚下。
想像自己是个成功人士,在某件事发生之前,你必须先在心里看见它。想像力让你可以把你希望变成的那种人形象化。成功的人相当正面丶乐观且开心,一个真正享受生命的人会懂得放松自己。

找到捷径,才能做得比别人快又好!聪明人都在用的 10 个提升效率秘诀

Image我们列出 10 个提升效率秘诀,让您能够持续打拼丶成就更多。

1.明确写下
您对生产力及工作效率有何期许?您希望达成哪些目标?把这些目标清楚明确的写下来,让自己具体衡量再决定下一步。这个方法不论对工作或个人目标都很有帮助。

2.昭告天下
把目标分享给同事或亲朋好友知道,让他们也为你加油打气。激起他人的兴趣并愿意与你并肩作战,让自己有了「一定要完成」的决心与责任感。

3.数位灵感
利用数位工具 (例如:Evernote 的 Web Clipper),将网路上正在研究的网页资讯储存下来,并利用标签管理,当哪天灵光一闪时,可以快速用搜寻功能找到曾经留下的数位记忆。

4.每日目标
繁忙的生活中,每天都可能出现新的挑战。就算如此,也要记得开始一天工作前先为自己订下每日目标,并在下班前重新检视一次,不要让这些真正想完成的事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淹没了。

5.月度检讨
时序已经进入 2015 年中,很容易就遗忘了我们在年初订下的目标。抽空检查一下这些目标是不是依然有意义,再依据现况调整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

6. 纪录心得
所谓的成功,都是从小步骤及任务累积而成的。除了透过待办事项清单了解已完成的工作,每天也花一小段时间写下工作或生活上的心得,让自己每段历程留下纪录。

7.灵感来时,立刻捕捉
最棒的灵感往往出现在最奇特的时机点。如果您正在旅途上丶开车中或有其他状况,透过语音或图像记事,并利用云端储存资料,再也不用为稍纵即逝的灵光乍现捶胸顿足了。
灵感来时,立刻捕捉

8.重点对焦
在重要的任务记事标上「重点」标签,不论这些记事藏身在哪份记事本中都可以立刻搜寻到。

9.完成清单
建立一个「完成」标签或完成记事本来标注已完成的事项,您一眼就可以清晰知道什麽事情已完成,又有哪些任务还要处理。

10.检视反思
别忘了花点时间看看您累积下来的纪录。这些成就,不论大小,都是坚持下去的动力来源!

在工作及生活界线愈来愈模糊的世代,要成为出色的人才,不只是努力工作,更要聪明工作,运用数位工具帮助不只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更可以达到生活与工作的美好平衡,让我们有更多的动力继续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