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可以透过复制!复制超业的3个技巧

Image1.复制信念

第一个要复制他的「信念」。信念指的是他相信什麽。「信念」与「观念」最大的不同,在於观念是你「知道」什麽,而信念是你「相信」什麽。通常我们都会很直觉地说这个我知道丶那个我知道,但若没有真实地相信不见得能做到。

身为业务员,若想要复制信念,可以多与超业交流。例如跟对方去聊他的座右铭是什麽?因为从座右铭,往往最容易发现一个人信念的;或者说他认为业务工作是什麽?认为销售对他来说是什麽?觉得顾客对他而言是什麽?从这些地方,就可以把他所相信的东西丶他的信念找出来。

以我为例,我的座右铭是「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是我国中参加露营的时候,学校请来一个专科学校的童军团带我们,那时候一位大哥哥讲这句话时,我觉得好酷,所以就记得这句话了,现在我连那位大哥哥都不记得,也没想到这句话在往後竟然影响我这麽多。後来成为业务或是业务讲师後,当我在讲正向思维,这句话影响我超多,就是那个信念:「我要成为正向思维的人,随时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所以我展现出来就是那个样子。同样的道理,若想要模仿哪一位超业,第一个要了解的,就是他的信念。

2.复制策略

第二个要复制的,是他的「策略」。也就是他做的事情中有哪些大方向,例如,他业务工作的职涯是如何规划?或者说,待在这个行业中,除了学习信念之外,还可以问对方要怎麽规划?比如说一开始还没有那麽多的经验,也没有太好的底蕴,要怎麽培养?这些事情,其实是有些策略可以规划的,所以第二个是模仿他的策略。

3.复制肢体动作

第三个,是复制他的「肢体动作」。如果真的想跟这个人一样,可以观察学习他在说话时,肢体动作丶表情是怎麽样?他站的时候站姿如何?甚至在许多成功学里面,会讲到要模仿他的「穿着」,这是有道理的,当一个人进到那个状态时,肢体也会做出一样的反应,像是日本很有名的保险之神原一平,在他的传记中有说,要打电话给客户之前,一定先把西装穿上丶领带打上,才肯打这个电话,他说因为平常的状态不是这样,但只要透过这些肢体动作,就能进入准备服务客户的状态。事实上,他这是在做一件事:在与别人沟通之前,透过肢体动作,进入那样的状态,自然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对客户的影响力。

通常我在讲这个的时候,会再提醒一件事情。我们常讲的成功学,其实很多概念就是从这边延伸,但是为了比较容易解释,很多人会说你要先有成功的人的「样子」,样子只是肢体动作,为什麽当我跟他穿同个牌子的西装丶开同一款车,就会跟他一样?我认为原因是肢体动作只占三分之一而已,若你没有注意到最根源的信念,没有看到大方向丶策略怎麽做,只有模仿很表面的肢体动作,那是不够的。如果把这三件事情厘清後,你再去请教他丶观察他丶学习他,会更容易跟他一样。

先从复制「肢体动作」开始

对真的有心想透过复制,进而成为超业的人来说,这三件事情影响最大的是「信念」,其次是「策略」,再来才是「肢体」。但在模仿的时候,可以从容易的先来,先肢体丶再策略最後到信念,但是信念才是影响最大的。就像你有意愿丶态度对了,方法就不是问题,但是你态度不对丶没有意愿,给你再多方法也用不出来。在做业务员培训时,都是先从最容易的先来,会让你看到有一点效果,对於一个菜鸟业务而言,先从肢体来是容易的,像不像倒是其次,至少朝着那个方向,也许是自信,能够表现出来那个样子。

最难模仿的当然是信念,因为这常常牵涉到个人的价值观。信念的养成,有时需要长期跟在一个人旁边,所以说为什麽师父很重要。事实上,以业务讲师的角度来看,策略非常容易教,肢体动作更容易,最不容易的就是信念,往往会有一个导师以土法炼钢的方式带。

我自己的练习是这样的。当工作碰到问题时,除了可以问老板,但许多时候,我会用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做决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规划?这样的思考模式,对於理解一个人的信念非常有帮助,你跟在他旁边比对,例如说有一个客诉的事件,这个时候最容易看出信念,「你怎麽去看待客户」就是一个信念,当然也可以直接请教,询问他认为客户对自己而言是什麽?认为销售这个工作对於自己而言价值在哪里?这些都是信念,从他说的丶做的,就会慢慢觉察到,进而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信念。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即将登场!

Image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即将登场40部亚洲片 一睹为快!

第34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将在9月24日拉开序幕,为期16天。近400部影片将在电影节上演,包括上百部首​​映电影片。最佳获坎城影展最佳导演奖的《刺客聂隐娘》,更是为华人观众带来诸多期盼,大约有40部亚洲电影将出现在温哥华电影节上,包括《山河故人》、《念念》等影片。届时,观众可观赏到70多个国家的355部影片。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gb/2015/09/11/a1223111.html#sthash.pC5D1yqY.dpuf

待办事项这样列,才能过你想过的生活

Image终极版的「待办事项」这样做
人很容易因为清单太复杂而索性放弃,但我想说你可以列出终极版的「待办事项」,这不困难,而且我可以用一张清单告诉你怎麽做。

1.写下来再说
眼不见为净,人只要没看到就很容易忘记,所以事情一想到就要赶紧写下来。先不用担心整不整齐,反正先写下来再做打算。

2.把清单组织好
知道有哪些事情要做以後,第二步就是组织。组织的意思就是分门别类:公务丶家务丶小孩丶放松,诸如此类,基本上生活中的每一环都应该要有专属的清单。不分好类别,你的清单就会满到你连看都不想看。

基本上我会把不同的清单放在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公务清单就放在公司抽屉,家务清单就放在家里书房抽屉。这样我就不会忘记每张清单在哪里,也不会搞错上面写了哪一类事情。表单各司其职,我的心思也就可以像硬碟一样切成不同的C槽丶D槽丶E槽,这样我只要一拿起表来就可以马上着手处理事情,效率之高你试过一定会非常惊喜。

3.排优先顺序
清单分门别类完,各就各位之後,第三步是要扫一遍所有的项目,然後按照紧急程度或重要性来排定顺序。这麽做可以确保你按部就班,重要的事情会先专心做完,不会手忙脚乱。有些事情固然不那麽难完成,但毕竟重要性不高,这时候你就要忍住别先被这些小事给分散了注意力,以免影响到大局。

4.重新写一遍
分门别类做好,也知道什麽重要什麽不重要後,再来就是要把表单给重写一遍。把清单重新整理得乾乾净净,清爽宜人,一方面好读,一方面是方便使用,你会比较好确认,容易划掉条目。同一张清单我会重写好多次。你可以去摸索自己习惯丶顺手的作法,我很讨厌混乱,所以只要清单一乱,条目东一个西一个,我就会索性另起炉灶,重新来过。

每天重来一遍。为了让事情完成,清单不用怕多,需要列就列。我每天都至少会先列一张清单,然後边做边把事情写上去,今天没完成,没划掉的事情,我会再加到隔天的清单里,以此类推。

每个月和自己开一场会,用13个问题,找出内在渴望

Image1.「小时候,你喜欢什麽呢?」
小时候,任谁都会遵照「WANT TO=想做的事」行动。可是随着年纪增加, 「HAVE TO=非做不可的事」占据了内心,这个问题是要让「WANT TO」从我们的内心深处苏醒。

2. 「如果没有限制,你期望怎样的将来?」
思考「自己想变成怎样?」时,身边会有各种条件,难以自由地发想。所以,会忍不住依赖过去的经验和记忆丶现在的状态和情势,预测丶计划未来。这个问题会让你想起「未来在寻求什麽?」

3. 「自己在什麽时候最耀眼?」
光是诉说丶写下灿烂耀眼的人生高潮,自己当时的心情就会复苏,体温上升,心情亢奋。那是一直推动往後人生的重要记忆。请经常想起,表露於外。

4. 「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是怎麽重新站起来的呢?」
一旦说起痛苦的事实, 几个小时都不够。所以,请只想起「重新站起来的方法」。这个方法中,会有让你进前的启发。说不定也能以那个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5. 「有30个你不认识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的过程中,你会想替他们做什麽呢?」
互不相识的一群人待在同一个房间。而随着时间的经过,感情渐渐变得融洽。你想替所有人做的事情,就会是你最爱丶擅长的事,因为这才能让所有人开心。

6. 「自己擅长的事是什麽?不擅长的事是什麽?」
擅长的事对你而言,是简单的事。你可能会觉得这麽简单的事,谁都做得到。不过,如果试着问熟人你擅长的事,说不定对方的答案会令你意外。不擅长的事是什麽呢?任谁都能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因此,要再附加一个问题。「擅长你不擅长的事的人是谁呢?」你身边会有人对这件事感到开心。你不擅长的事,有可能是某人擅长的事。请夸奖丶委托对方,使对方发挥那项能力。

7. 「该请谁帮忙呢?」
诸事不顺的人,总是想靠自己一个人设法解决问题。相对地,诸事顺遂的人会习惯借助别人的力量。

8. 「临终时,你会後悔什麽呢?」
如果平常过得很忙碌,就很难把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可是,假如想像已经「没有」时间了的那一瞬间,你的心情如何呢?半途而废的事情当中,什麽令你最後悔?回答这个问题之後,眼前的现实会看起来不一样,或者判断的标准会改变。

9. 「你现在想见的人是谁?」
每天和一样的人见面,很难和想见的人共度时光。可是,现在有该见面的人。有人该去见好几次。这是人生的陷阱。那是谁呢?光是在脑中搜寻就会心跳加速。

10. 「你在人生中的什麽时候实现了梦想?」
在考试丶感情丶工作丶运动丶家人方面,实现了梦想,达成了目标。请试着想起当时涌现心头的情绪。再度模拟体验成功的事,会强化「实际行动就能实现」这种心情。

11. 人生中最耀眼那一瞬间的情绪「在体内的哪一带?呈现什麽形状?颜色?温度?硬度?」
重现实现梦想丶达成目标时的情绪,经常会产生好结果。

12. 「目标是什麽?」「什麽进展顺利?」「什麽进展不顺利?」「所以该做什麽呢?」「透过这些问题,获得了什麽呢?
光是忽然对自己抛出问题,就能整理心情。

【范例】

「目标是什麽?」

→「3个月内瘦5公斤。」

「什麽进展顺利?」

→「完全戒掉了零食。」

「什麽进展不顺利?」

→「其实半夜吃了泡面。」

「所以该做什麽呢?」

→「吃泡面的隔天,早1小时起床晨跑。」

「透过这些问题,获得了什麽呢?」

→「切身感觉到再3个月能瘦下来。」

13.「该怎麽做才能立刻改变现在的状况?」
大脑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建议按照接收到的问题思考。乍看之下是蛮横的问题,但是被下令「立刻」,大脑就会试图依照命令寻找答案,很不可思议。

主厨的3P管理学

Image已故的伦敦商学院管理大师哥夏尔(Sumantra Choshal)曾指出管理思潮的巨变:从策略转向目标(purpose),从结构转向过程(process),从系统转向人员(people)。少了这3P,主厨的管理菜单就索然无味。

主厨是天生的领袖,但他们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却一向恶名昭彰:员工互相追来赶去丶叫嚣丶脏话满天飞,菜鸟还活该被欺负。传统的厨房管理方式就像军队,这正是「怕热就别进厨房」这句谚语的由来。但莱斯认为,一个运作顺畅的厨房应该只听得到点菜和碗盘碰撞声,是相当安静的。

雷丹诺也说,他不是个厨房强人,他喜欢团队合作,让工作环境愉快而充满学习机会,「在压力大时保持冷静,就是一个不错的示范,」如邻家男孩般风趣的英国当红主厨奥立佛,也是这个典型。

第1P:负责任,心胸广
主厨不是独裁者,但是要有肩膀,把自己的名声放在第一线。「主厨的风格会表现在餐点上,那正是吸引顾客的主因。所以太鼓励创新也不好,招牌菜的口味不应该变来变去,」莱斯说。主厨的指令得清晰,谁该在何时做什麽事,都得说清楚。

灵活丶完善的组织架构是达成任务的必须条件。 伟大的主厨也绝不口出恶言,因为展现专业绝对比斥责有用。主厨应该是边做边学,以身作则,部属能够学习,知识才得以传承。
由於餐饮从业人员的离职率奇高──新人在前3个月的离职率高达63%,所以主厨必须不断寻找新血,并且用开放丶直接丶诚实丶严格的方式加以训练。

搞办公室政治这套绝对行不通,毕竟马基维利(《君王论》作者)对做菜一窍不通。 直言不讳是必要的,所以主厨必须有接受批评的雅量。

但在短期绩效为重的环境中,人们不是把批评当成建设性意见,就是负面情绪的出口,主厨必须立即处理这种情绪冲突,制止丶遗忘丶然後继续工作。知识会藉由直言批评迅速传递给有抱负的厨师们,但也只有脸皮够厚的人才能存活。

第2P:守流程,重品质
谈到从每一道流程中挤出最後一滴时间和金钱,却不牺牲品质,主厨的功力绝对不输戴尔电脑(Dell)。「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任何东西会被丢掉或浪费,好的管理一定可以省钱,」《居家管理》的作者碧通太太在19世纪中就领悟了这个道理,主厨根本就是「全面品质管理」(TQM)的象徵。

在东京开设日本料理店的库克指出,历史悠久的日本料理系统是固定的,没有太多创意空间,料理师父们得花好几年去记住一连串数字。但不论世界各地,严格遵守流程是达成品质一致的必要条件。

第3P:有使命,展热诚
主厨们往往不只把烹饪当工作,它更是一种「使命」。不论是经营者或已经得到「米其林」的星星,他们还是习惯一早上菜市场找寻食材,随时都准备卷起袖子,没有任何创业家比主厨更亲力亲为。主厨对自己的产品充满「热情」──尽管这个字眼在商场上已被过度使用,但没有热情绝对当不了好主厨。

事实上,厨房可以被视为创业的摇篮,因为它的组织文化就是「活在当下」,把繁文缛节减到最低,而主厨更必须什麽都懂。

身为创业家,主厨追求完美就像着了魔一般,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而且比竞争者更能满足他们。 凯勒是加州一家被誉为世界最好的餐厅之一的主厨兼经营者,他的朋友如此形容他:「凯勒亲自剪裁洗碗区的塑胶垫,他也曾跪着擦拭上菜柜台的底部。一个伟大的主厨知道,他的世界不是名牌餐具和明星顾客,而是百万个细节。他对员工也是如此一视同仁,他有一次指着一位洗碗工说:『他是这里最重要的人!』领导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影响整个组织,从侍者丶厨师丶清洁人员,每个人都会以他为标准。」

当许多执行长黯然下台的同时,主厨的故事适时地提醒经理人,管理的第一要务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薪水领多少」。真正的管理,绝对是一门人员丶目标丶程序精密调和的艺术。

主管没老实说的4句话…

Image当你听到这些话时,记得敲敲你的脑袋丶上紧发条,「老板他到底是想说什麽呢?」

1.你在这里大有可为
许多上司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甚至不确定自己在这间公司是否还有未来。因此,听到这句话时,不代表你真的有机会在此飞黄腾达,更可能是眼前这位主管希望你继续待在他手下丶为他效劳。

加上如果你曾同时耳闻他对许多人说出同样这句话,请用力敲响心中警铃,小心评估再评估。

2.公司就像大家庭
跟大家庭一样温馨的企业不是没有,但有时候就连家庭企业都不家庭了,你怎麽能轻易相信主管的这句话?

很多上司发动「亲情」攻势,为的只是想说服你公司会永远爱你,但真是这麽一回事吗?利益当前时,这句话还管用吗?

3.我去帮你争取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很可能是「抱歉,你得不到你想要的。」这就像有人问你想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口袋内却根本没有任何好消息等着你。

4.尽管放心跟我说
如同童话故事《国王的驴耳朵》中,理发师拼命保守秘密,却悄悄被风吹过的芦苇出卖一样,每一件你告诉主管的事情,都有被泄漏出去的风险。特别是主管们都习惯互相交换「情报」。

湾区最大华裔汽配商Intex Auto Parts 做别人不做的

图:万达汽车配件公司老板Kenny Ho(左1)和万达创办人Fred Ho(右1)。

湾区亚裔最大汽车配件厂——万达汽车配件公司(Intex Auto Parts)今年欢庆创立35周年。万达的成功,一改汽车配件市场上一直由美国当地人垄断的局面。第二代掌门人Kenny Ho曾获美国最年轻企业家奖,历任加州汽车零件大经销商协会CAWA董事等荣誉。但是Kenny的成绩,不得不探究其父Fred Ho的创业维艰时代。

35年前,Fred刚过而立之年,他带着妻子离开他刚刚失业的美国中部来到旧金山湾区。没有多少积蓄,没有熟悉的朋友,只有一双经熟悉工程机械的双手,Fred决定白手起家,在湾区开创自己的事业。

从无到有 再到数千万资本

35年后的今天,Fred的家庭拥有了湾区亚裔最大的汽车配件公司,仓库规模达6万英尺,经营种类达400万种,直接与500家车行合作,资产数千万美元。万达直接代理世界最大的品牌汽车OEM修护配件,包括ACDelco、Denso、Bosch、TRW、Aisin等著名品牌,涵盖车系横跨欧、美、日、韩等全部车种。Intex Auto Parts2 图:万达作为汽车配件供应商,仓库有上百万种的产品。(马天祥/大纪元)

不过,当年Fred希望两个儿子接班事业时,他被孩子回绝了!

Fred虽年近7旬,但说话声音洪亮,言谈爽快,浑身散发出一种年轻人才有的朝气。回首当年的创业经过,他不禁笑了起来:沉重的过去虽像书页一样翻了过去,但回首时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法国车的退出 是他的商机

Fred生于台湾,来美国读研究生学位,受过系统的汽车零件制造训练。8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进口车的冲击。大排量、体型巨大的美国车逐渐受到威胁,被体型精巧、低耗油量的日本车和欧洲车取代。

另外,80年代也是法国车从美国市场败北的时期。法国车像雷诺和PSA标致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先后退出了美国市场。

但他们留下的车子却需要服务。当时的汽车配件服务业一般钟情于规模更大的美国车市场,而漠视份额小的法国车客户服务。这一块市场很小,做的人也很少,是一块缺乏竞争的市场。

成功就是做别人不做的

Fred看到这一点,他认为生意的成功,在于你能做别人做不了的,做的和别人不一样。他开始研究法国车的配件,利用当时欧美两地价格的差异,进口这些零部件。然后,主动联系湾区各地的修车店和那些法国车车主。

这一块市场虽小,但在整个地区只有Fred最活跃,这块市场被Fred几乎独占。然后,他又把业务扩展到其他的欧洲车。一连5~6年,生意越来越大。一些客户甚至从其他州来联系他。

从1985年开始,Fred观察到,经济实惠的日本车在美国越来越受到欢迎。日本车的成功也让Fred看到了机会。他开始增加日本车的配件业务。这个过程中并不顺利。有一段时间,他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无法及时归还货款,而银行又不愿贷款,员工等著发薪水。他急得生了一场大病。

使命感让他度过危机

在危机阶段,他的业务伙伴帮他度过了难关。一些生意上和他长期合作的朋友对他说:过去欠的钱不用急着还,只要现在买货付现金就行。这个办法救了Fred的企业。他不是没有生意,只是资金周转不开。

在生意遇到困境的时候,一些朋友也曾问他:你有学位,有技术,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工作,非要冒险做这个生意呢?不过Fred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觉得自己能成功。

“那些想投机的人做这个不行,他只是在找机会。”Fred说,“做事业,最主要的是,有这个使命感。”

90年代,他的业务关系、生意圈、管理经验逐步成熟,跨过了人生和事业的不稳定期,事业的发展进入平稳扩张的阶段。他说:“人最幸运的时候是最不幸的时候。你要走到最不幸的时候,你才有幸运出现。”

dot-com风潮 冲击转型

但是90年代的dot-com风潮兴起,而Fred的生意又在美国资讯技术最发达的硅谷。他这种典型的传统服务业在资讯时代也受到冲击,一些同业开始网上销售。此时Fred已不再年轻,企业下一步该如何对这波网络趋势做出回应?

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伯克利加大毕业。他和孩子相谈,谁来帮助他做企业管理,没想到两个孩子都兴致缺缺。毕竟,这些年来,他们看到:老爸太辛苦,连周末、娱乐的时间都搭了进去。最后,小儿子Kenny可能是不希望老爸太失望,答应试试看。

小儿子临危受命 发挥特长

Kenny的专业是电脑工程,Fred交给他一个课题:能否设计一套软件,让工人从能够数百万零件中,很快找到任意一个零件所在的位置。这正好发挥了Kenny的专业特长。

Kenny花了8个月时间做出一套软件。Fred试了一下,找一个零件的位置,需要3分钟。但Fred觉得还是太慢,让Kenny重新设计。听起来似乎令人失望。但这个设计的过程却让Kenny找到了工作的乐趣。这是Fred最乐意看到的。

虎父无犬子。Kenny接手前后,他们的企业开始进入资讯时代。这个企业的管理、对外销售都和网络时代紧密结合。这些年来,Kenny先后荣获2011年美国AAIA最年轻企业家奖,历任加州汽车零件大经销商协会CAWA董事,联合零件采购协会APA董事及进口车零件协会SIP董事。

2年前,Fred彻底放下了企业的管理,只担任企业顾问。但闲不住的他,还是给自己找乐一份工作干。他收购了湾区一家汽车修理连锁店的一个店面,既当老板,又当师傅,他觉得这种退休生活才是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快乐。◇

Intex Auto Parts3 图:万达汽车配件公司店门口。(马天祥/大纪元)

万达汽车配件
联系人:Yun Lu
403-327-1000 或 INTEXap@gmail.com
详情:www.INTEXAP.com
总公司:1432 Old BayShore Hwy., San Jose, CA
南圣荷西分公司:1691 Villa Stone Dr., San Jose, CA
山景城分公司:261 Moffett Blvd., Mount View, CA

中朝关系进一步微妙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的消息称,朝鲜下月举行的劳动党建党7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没有被列入对外邀请名单中。此外,朝鲜已经向部分非洲和南美领导人发信邀请,但未提受邀国家的名称和数目。有评论称,平壤此举进一步反映朝中两国关系紧张微妙。
北京9月3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朝鲜出席的是劳动党中央书记崔龙海,据报是代替拒绝北京邀请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外界分析,中朝两国在朝核问题上态度分歧明显。平壤9月中曾暗示,会在今年10月10日前后发射一枚远程火箭,纪念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随后,还确认已重启宁边核反应堆。
中国对此提出含蓄的警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9月19日呼吁参加有关韩核项目六方会谈所有国家都实行对朝鲜的核项目和导弹计划的联合国决议,并表示任何意图或企图破坏朝鲜半岛和平与东北亚安全,是没有道理,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