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对旅外越侨实施免签

 

越南對旅外越僑實施免簽

 

(中央社河内1日电)「首都安宁报」今天报导,越南政府日前颁布一项新规定,自11月15日起,针对旅外越侨丶越南公民或旅外越侨的外籍配偶和子女实施免签入境规定。

根据规定,可享受免签入境待遇的对象,必须持有效期至少1年以上的外国护照丶持有越侨证明证件丶拥有旅外越侨或越南公民的外籍配偶和子女的证明文件,以及不属於禁止入出境对象等条件。

按规定,免签证有效期最长5年,至少比护照有效期少6个月。旅外越侨可在越南驻在国的外交机构申请免签证,对於已入境越南的越侨若想申请免签,可向越南出入境管理局办理相关手续。

 

旅瓜华侨总会纪念孔子诞辰

 

 

旅瓜華僑總會紀念孔子誕辰

(中央社1日电)旅瓜地马拉华侨总会当地时间9月27日上午,在瓜京15区孔子纪念公园举办纪念今年孔子诞辰活动,驻瓜地马拉大使孙大成夫妇偕驻馆同仁员眷等约200人出席。

仪式首先介绍孔子生平,孙大成致词表彰伟大教育家孔子及儒家思想,并祝福在场年轻学子学业猛进。

为宣扬儒家思想及中华传统文化,旅瓜华侨总会每年办理这项纪念活动,另由於参与活动人数逐年增加,驻馆洽请瓜京市政府交通警察及国家警察协助指挥交通。

 

看似无害的这9句话,高EQ的人绝对不会说出口

Image有些话语看似无害,却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9句绝对要避免的话,高EQ的人即使在闲聊,也绝对不会说出口。

1.「你看起来很累」
疲惫的人看起来毫无吸引力,布满血丝的双眼加上一头乱发,脾气暴躁又无法集中精神。说出这句话根本就在暗示对方处於这样的状态中,谁被这样问了能高兴得起来呢?

你可以这样说:「一切都好吗?」
会说出「你看起来很累」,是因为想知道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换个问法就能让对方愿意说出他的烦恼,也能显示你的关心。

2.「你比以前瘦好多!」
说出这句话,岂不是暗示了对方曾经超胖而且毫无吸引力?!

你可以这样说:「你看起来棒极了!」
与其对对方以前及现在的外表做出无礼的评论,不如就坦率地称赞对方吧!

3. 「他根本就配不上你」
即使你很想安慰刚刚失恋的朋友,也绝对别将这句话说出口。稍微思考一下,你应该知道这句话背後隐含的意思:你之前选择和他交往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谁听到这句话还会开心呢?

你可以这样说:「离开你是他的损失!」
这句话展现了你的支持,更同时避免了隐含的批评。

4. 「你总是…」或是「你从来没有…」
绝对没有人「总是这样」或是「从来没有那样」,
听到这句话的人会立刻紧闭心门,你後面接着讲的话对方一句也听不下去。

你可以这样说:「你似乎常常这样做」
聚焦在事实,简单指出对方的某个行为会造成你的困扰即可。

5. 「就你的年纪来说,你看起来棒极了!」
暗示对方迈向高龄,即使你是想称赞对方,听起来却非常刺耳。

你可以这样说:「你看起来神采奕奕!」
完全不需要点出对方的年纪!

6.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
这句话显露出你的优越感,并隐隐责怪对方没能记得你曾说过的话。但谁能完全记得你说过的每句话呢?

你可以这样说:当你发现没人记得你曾说过的话,直接用更有趣的方法表达吧,这样别人才能记得清楚。

7. 「祝你好运!」
这句话没什麽错,只是你绝对可以做出更好的表达,而不是暗示对方需要「运气」才能成功。

你可以这样说:「我相信你有能力成功做好这件事。」
表示你相信对方有足够的「能力」让把事情做好,而非需要倚靠「好运」。

8. 「都可以」丶「你决定怎样都行!」
对方会问你问题,表示他重视你的回答。即使你同意对方问的问题,也不该给出这样的回覆。

你可以这样说:「对这件事,我没有强烈的看法,但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
这样的回答,即使你并没有选边站,还是可以显示出你对对方的重视。

9.「至少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
这是句杀伤力很强的话。巧妙地将注意力从你现在的错误,转移到对方在很久之前所犯的错误。

你可以这样说:「对不起,我真的很抱歉。」
坦率地为自己的错误道歉,才是理性的做法。

拜访客户太多次惹人烦!3次拜访客户太多次惹人烦!

Image日本沟通学院集团专注於开发商业能力和高度的演说技巧,董事长酒井美智雄透过他30年以上的经验,认为拜访客户的最佳次数是3次。这3次的拜访重点和目标各不相同:

初次:
1.问候。
2.了解需求(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产品,了解是否符合其需求)。
3.若符合需求就提案,并立刻约定再次拜访的时间。
4.试着向客户打探,是否有其他竞争对手。
5.若有机会,建立初步的合约内容。

再次拜访:
1.补充初次拜访时的缺失内容,再次详细说明(重点是解决第一次无法回答的问题,尽量避免丢出新的问题或讯息)。
2.找出客户中的主要决策者。
3.打探是否有竞争对手(若初次拜访时没调查,务必在此次探询)。
4.再次提案,约定最终拜访时间。
5.有机会就提议签约。

第三次拜访:
1.再次提案(原则上是最终提案,并与合约内容相符)。
2.积极争取签约。
3.打探未来是否有其他合作的可能性。
4.若成功,务必让对方在契约书和订单上签名用印。
5.不幸失败,也请建立双方日後有机会合作的关系再离去。

漫无目的拜访丶没有明确目标,或无法积极说服对方等,很难获得成果。假设第三次拜访也无法成功,那麽去第四次丶第五次通常也没用。有不少业务员习惯「多拜访客户几次」,再勇於提案。但是,若第一次拜访就有机会,请千万不要犹豫,勇敢提出!

酒井认为提案和拜访时,必须掌握「快丶狠丶准」的节奏,才是成为专业和优秀业务员的必要条件。

历史沉灰难掩玉-记录几个抗日名将

张自忠将军,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瞪住藤冈……”这是一名日本士兵的口述档案,它记录了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昨天,北碚区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陈尚利说,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在张自忠牺牲70周年之际,它首度走出档案馆,现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将军英勇,吓呆日本兵

这份源自日军《231联队史》的珍贵档案,以日军官兵的亲口讲述,再现了张自忠以身殉国的全过程。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陈尚利说,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为国捐躯后,遗体当天晚上被日军13师团草草埋葬在陈家集(现湖北省襄阳县内)。18日,张自忠的遗体被找到,当医疗队人员用酒精擦洗遗体全身时,看到他全身共负重伤7处,最重的是一处洞穿胸部的炮弹伤。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孙立人将军

新1军军长。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孙将军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张灵甫将军

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赵登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登禹将军身高一米九,勇猛异常,冯玉祥在《公祭征文启》中说他“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赵登禹将军率领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所向披靡,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他还曾只身打死一只猛虎,被誉为“民国武松”。

赵登禹生于1899年5月16日,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赵登禹十三岁时拜本县武术高手朱凤军为师,后来精于拳术,善使大刀,能与十余人对阵,可举数百斤石磙。1914年十六岁时,听曾在冯玉祥部当过兵的乡亲说,冯玉祥参加过辛亥革命,带兵纪律严明,不扰百姓,遂与同村少年结伴,千里步行去陕西投奔冯军。当时冯军兵额已满,赵登禹被安排在佟麟阁任连长的连队里当了一名“只管饭,不发饷”的副兵。

冯玉祥带兵注重武功训练和文化学习。有武术功底又读过两年私塾的赵登禹不久即脱颖而出。两年后,冯玉祥在阅视操练时,一眼看中卓尔不群的赵登禹。那时赵登禹已长成身高一米九的大汉,脚蹬一尺二寸长的大鞋。冯玉祥将他叫出队列,问他会不会摔跤,敢不敢与自己比试。赵登禹连胜三跤,吓得同伴们怪他得罪了大官。不料第二天冯玉祥将赵登禹调到身边,当了“马弁”,即警卫员。

1921年,冯玉祥在陕西剿匪时,摆下了“鸿门宴”,要在酒席上擒拿当地匪首郭坚。不料尚未“摔杯为号”,伏兵竟挤倒了屏风,暴露了计谋。就在双方行将火并之际,赵登禹擒贼擒王,出手制伏了郭坚。因下手迅猛,拧断了郭坚的脖子。其膂力之大,技击之精,由此可见一斑。

1918年,冯玉祥驻军湖南常德时,郊外的德山有猛虎伤人。一次,赵登禹奉命送信,路遇猛虎,他竟像武松那样将猛虎打死。事后冯玉祥请城里的照相馆为赵登禹照了一张骑在虎背挥拳的照片。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在北平抗战牺牲后,7月31日冯玉祥在南京找出这张照片,题写了“民国七年(1918年)的打虎将军”,以为纪念。

1933年1月初,日军侵占山海关,热河吃紧,平津危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布防,第三军团二十九军担任喜峰口至马兰峪方面的作战。3月10凌晨,以宋哲元为总指挥的二十九军的三十七师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赶到,赵登禹率队在喜峰口附近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们手提大刀,杀声震天,几处高地失而复得。

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询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

3月12日凌晨开始,赵登禹、佟光泽两个旅分两路包抄敌营,拂晓前赵登禹到达日军特种兵宿营地,大刀队如神兵天降,痛歼睡梦中的日军。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

据《中国共产党迁西县历史》记载,从3月9日至3月13日的喜峰口血战中,歼灭日军四千余人。以赵登禹为首的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神勇使得全国振奋,也震惊了日本,日本国内媒体惊呼“明治大帝练兵以来皇军名誉,均在喜峰口外被宋哲元剥削净尽也”。著名音乐家麦新受喜峰口血战鼓舞,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1937年8月,这首歌在上海浦东大厦首演,麦新亲自指挥。现场群情激奋,很快就在全国传唱开来,至今长唱不衰。

此役中,赵登禹腿部中弹,却未受重伤。原来,战前发饷时,一名士兵领到的银圆中混有一枚假币,赵登禹即为他调换,并将假币随手放入裤袋。正是这枚假币挡住了子弹。事后,赵登禹还向那位士兵道谢。战后,赵登禹因功升为一三二师师长,又于次年提升为中将。

1935年8月,第二十九军被调到北平地区驻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宛平城,第二十九军奋起反击。卢沟桥抗战开始时,赵登禹正率一三二师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驻防。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7月28日,日军调集重兵并动用三十多架飞机向二十九军阵地发起猛攻,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方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此时,赵登禹临危不惧,亲自率卫士三十余人,指挥二十九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进行激烈的厮杀。这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日军窥出赵登禹准备退到大红门的意图,抢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道路。为激励将士,赵登禹乘坐车子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不幸的是,当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的御河桥时,车子炸毁,赵登禹身受重伤,警卫劝其立即撤退到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反而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临终时,他对流泪的卫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当时,赵登禹年仅三九岁,长子赵学武只有四岁,长女赵学芬才二岁,次女赵学芳尚在母腹未出生。

崇敬抗日英烈的北京龙泉寺老方丈,带领四名僧人,连夜出城在高粱地中寻得将军遗体,抬回龙泉寺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将灵柩隐藏在寺中八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及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等军政官员,于1946年7月28日烈士牺牲九周年之际,在北平中山公园举行公祭大会,并在会前向社会各界征集诔文、挽联。冯玉祥等人发出的《赵登禹将军抗战殉职九周年公祭征文启》,在列举了赵登禹的抗日功绩后,又说他“平生多轶事,人方之姜维斗胆云”。

因赵登禹生前说过“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这样的誓言,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园公祭大会之后,赵登禹将军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两公里处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

1946年11月25日,当时的北平市长何思源(山东菏泽人)签发了《府秘字第729号训令》,将市区三条道路命名为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以纪念抗日英烈。新中国成立后,保留了这三处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何应钦是“中国第一好丈夫”

在国民党高层,有人开玩笑称何应钦是“中国第一好丈夫”,这在一些文献资料中也有记载。那么这个“好丈夫”到底“好”在哪里呢?何应钦1917年经人介绍与王文湘结为夫妇,二人一直非常恩爱。王文湘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出身贫寒家庭的何应钦能够娶到这样的妻子,自然对她十分珍惜疼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王文湘考虑到何应钦公务繁忙,为了照顾好丈夫,她“于是谢绝一切外务,专心操持家政,何应钦平时喜静不喜动,闲暇时哪里也不去,总是呆在斗鸡闸的家里陪伴夫人,也经常帮助夫人操持家务,整理衣物,打扫卫生什么的。王运来教授介绍说,“王文湘一生都没有生孩子,因此也有人劝何应钦再纳一个小妾,王文湘本人也没怎么反对,但何应钦却一直没有这么做。可能他一辈子只中意王一个人吧。”后来,他们过继了何应钦弟弟的女儿为养女,小女孩与其他的孩子们每天在斗鸡闸玩耍嬉闹,倒也不乏天伦之乐。

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危机5年后爆发

河北赵县的赵大姐愁眉不展,25岁的儿子还没说上媳妇,她的心里总是压着一块大石头。曾经相过一次亲,女方开口要15万元彩礼,家里拿不出这笔钱。48岁的赵大姐无奈到北京做家政,帮儿子攒钱娶媳妇。

“现在的姑娘太金贵了,开口就是三斤一响。啥三斤?一百元的大票要称上三斤!一响就是还得买辆车,房子就不用说了,哪少得了?!”赵大姐说。

据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了解,河北等地农村近几年彩礼上涨得很快,从五年前的不到十万涨到现在的十五万甚至更高。

不菲的彩礼再加上新房等其他投入,娶一个媳妇往往会耗尽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而对相对贫困的男性来说,只有一条路——打光棍。彩礼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光棍村开始出现。

畸高彩礼和光棍村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中国已经出现严重的性别比失衡,适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数千万。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判断,光棍危机可能于2020年后全面爆发。

性别比失衡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性别比失衡呢?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性别比失衡有两大主要原因:移民和出生性别比失衡。由于移民比例很小,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出生性别比失衡。

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一般介于103和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有103至107个男婴。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之前基本正常,在1982年为107,但之后迅速攀升,1990年达到111.3,2000年升至116.9,到2004年更高达121.18。尽管自2008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117左右的高位。

国家卫计委在今年初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依然偏高,其后果已经显现,风险进一步聚集和扩大。

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光棍危机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后果就是光棍危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80年到2014年,中国一共出生了6.75亿人,这34年的平均性别比是114.7.按性别比正常值推算,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万。

“婚姻挤出”很形象地显示了性别比失衡对婚姻的影响——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为多出数千万男性变得拥挤,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燕舞在河南、湖北、贵州等地调研发现,光棍率自8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加剧上升。此外,光棍大部分集中在农村,有些贫困山区,甚至出现了光棍村。

姚美雄告诉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男女性别比失衡会造成早婚、订婚、婚姻买卖现象增多,导致婚姻错位、代际争夺及婚外情、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以及同性恋、性疾病、性犯罪等社会现象增加,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2010年牵头所做的《中国的性别比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证实,大量失婚青年的存在,客观上的确激发了买婚、骗婚、买卖妇女等犯罪行为。接受调查的364个村庄中,有约30%曾发生过骗婚。

2014年11月的一天,河北邯郸数十名越南新娘集体逃跑。警方侦查后证实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国骗婚案。每一个逃跑新娘的背后都是一个为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的家庭。这只是近年来不断增多的骗婚案中的一个。

风险还远远不止这些。长期进行性别比失衡问题研究的李树茁提出警告,性别比失衡风险通过一定的程式聚集、放大、扩散,可能会促使已有的社会风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对这一点,目前我们的认识还很不到位。

天平为何倾斜

性别比失衡带来的风险巨大,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要找到解决方案,首先要回到原点,看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原本比较平衡和稳定的人口性别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倾斜。

今年初召开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位运行的罪魁祸首就是性别不平等,群众生育观念落后,男孩偏好仍然严重。

人口学者黄文政、梁建章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出生性别比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调。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但中国的男女出生比例在最近几十年才严重偏离正常水平,并高于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难辞其咎。”黄文政说。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年出生性别比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别比为107.12,第二胎就飙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达160.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越往后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选择性堕胎,从而推高了出生性别比。

如果仅有性别偏好,父母可以通过多生孩子来达到选择性别的目的。但是当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都具备时,出生性别比的畸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人口普查与生育政策地区分类数据表明,中国执行“一孩半”政策地区2000年出生性别比高达124.7,比二孩政策下的出生性别比高出15.7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了生育政策限制对出生性别比的强烈影响。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执行“一孩半”政策,如果头胎是女儿,政策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有些夫妻在生了一个女儿后,希望再生一个男孩。他们会在怀上第二胎后,鉴别胎儿性别;如果是男孩则生下来,如果是女孩,则主动上报,以意外怀孕为理由堕胎。生育限制政策迫使人们通过阻止部分女婴的出生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

不再“失踪”的女性

失踪女性(missing women)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被用来指代那些因人为干预因素没能来到这个世界或者因性别偏好较早死亡的女性人口。根据阿马蒂亚·森的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多名女性因为人为性别选择而失踪,其中中国和印度是重灾区。

每年卫计委都会联合各相关部委开展声势浩大的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活动,力图阻止那些企图选择性别的人通过胎儿性别鉴定达到目的。

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曾经在江苏北部农村调查发现,尽管很多医院畏惧惩罚不敢明明目张胆做胎儿性别鉴定,但是如果是熟人,私下做个B超鉴定性别是很习以为常的事。

至于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更加难以监管。没有任何一个意图堕掉女胎的孕妇会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真实目的。由于终止妊娠是计划生育政策下超生怀孕后被认可的处理措施,孕妇只需告诉医生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不是第一胎就可以顺利堕胎。

更重要的是,敬畏胎儿生命的意识依然没有普及,对很多人来说,堕掉腹中胎儿并没有很大罪恶感,更何况是为了性别选择的“合理需要”。

根据历年《中国卫生年鉴》的统计,从1971年至2012年,中国人工流产总数为2.7亿人次,若加上数量可观的药物流产,总的流产数量令人叹为观止。

针对前文所述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三大因素,梁建章表示,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穆光宗认为,消除重男轻女观念,需要重建生育文化,工程浩大,难以一蹴而就。而性别比严重失衡、生育率超低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他认为,最可行、见效最快的对策是放开生育限制。

在人口学者何亚福看来,立法保护胎儿生命权是解决性别比失衡的根本方法。堕胎之所以被中国大部分人看得平常,是因为没有把胎儿当作拥有生命权的个体来尊重。但在具体法律法规当中,对于胎儿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规定。比如《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没有出生的胎儿没有公民权力。而《刑法》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继承法》更明文规定尚未出生的胎儿享有财产继承权。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状况若不改变,会令中国蒙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组织、每位公民的积极参与。

湖南省委原副秘书长马勇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逮捕

新华社长沙-1日从湖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9月30日,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对湖南省委原副秘书长马勇决定逮捕。

马勇简历:

马勇,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重庆市人,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5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历任省统计局农业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大庸地级市筹备组经济综合组组长,市计划经济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省统计局工交统计处副处长、处长,综合平衡统计处处长,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设计处处长,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益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省委副秘书长,第九届省委委员。

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无明的人

编者看法:无名的人其实是内心诸多妄念和欲望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自知自明而且即使明白也因为极端自我而不可改变/他们最能伤害的是身边亲近的人/问题是在和无名的关系中,无名的一方是否有决定和主导的能力?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编者不认为是无名的一方决定的关系和方向。

转载哲学人生网微信

原文如下:

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无明的人

当我觉醒后,我才发现,世间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无明的人。

我有位女性朋友,才结婚几个月就离婚,原因是她不想看别人的脸色过生活。她说,婚后先生就去上班,算是高收入的主管阶级,她在家闲著无聊,偶尔去逛街购物刷卡,也不过十几万元,她先生看了刷卡单,说要限制她的额度,她一气之下,就把卡丢到先生脸上,说自己要去上班赚钱,然后自己去办卡,去购物,去过自己的生活,再也不要看人家脸色。

我问她先生一个月的薪水多少?她很得意的说不多,大约只有十万元。

我听了她的回答,内心开始为她的人生感到遗憾。

因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她的先生不是个小气的坏蛋,而且也应该是个能包容的人;相对的,她的冲动,反而是结束两人缘分的关键。

尤其,当一个男人当到了主管级,虽然赚的钱不算少,但工作的压力想必也是很大的,相信他也是怕老婆担心,才没有让她知道工作上的辛苦,结果,她反而不知惜福,还觉得他的薪水太少。

像她这种活在「无明」中的人,老实说,我们身边就一大堆。

我的邻居是一位老实人,但自从被公司裁员失业后,就一直意志消沉,赋闲在家。他们家的每月开销,包括房贷和小孩子的学费,都由他老婆在餐厅当会计,一肩扛起来。

虽然大家都很热心,帮这位邻居介绍工作,但他总是做没几天,就不想上班。后来,他开始去和人家赌博,一开始小赚一点钱,后来一输再输,连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也都拿去赌。

因此,我经常可以在半夜,听到他们夫妻在吵架。后来,两人吵到门外,惊动里长,这位失业的邻居还请里长和我们这些住户来评评理。

他的意思是,他也是为这个家好,才会想去翻本,并不是他爱赌,而且他已经摸到赌钱的秘诀,只要再给他一点赌本,他会赢很多钱回来养家。

然而,他老婆却哭著说,家里的钱早就被拿光了,现在身上的一点钱,也是去娘家借来的,再拿走,小孩子要吃什么?

里长和住户们听了,就说是邻居不对,邻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后来,听说他欠了地下钱庄很多钱,从此就没有再回到这个家。

无知,人皆有之,只要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会危害他人。

然而,无明就是很恐怖的东西。

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谓的无明,是你没有觉察自己是无知的,甚至相信自己是对的,听不进去别人的苦劝,而且还把自己的妄想付诸行动,害人害己。

因此,无明的人,是最可怕的,尤其这个人,是你的亲人或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人。

据说,我老家乡下有一位大地主,生了三个女儿,这三个姐妹感情非常好,即使上学或回家读书和睡觉,都在一起,不愿分开,在乡里间成为佳话。

然而,三姐妹长大各自嫁人后,大姐和二姐两家人仍是住在一起,感情和以前一样好,只是小妹嫁到远地,嫁给了一个生意人。

过没几年,小妹的先生似乎生意不顺,负债累累。有一天,小妹回家来,要求父母提前把家产分一分,父母听了差点昏倒,大姐二姐也骂小妹不孝,但小妹又哭又闹说自己本来就应该拿家产,现在她缺钱,提前拿有什么不对?

父母拗不过她,最后答应把家里的田产和不动产,分了三份。

小妹又哭闹起来,说应该分成四份,她拿两份,因为大姐二姐都没有负债,先生又都有赚钱和积蓄,她的老公负债累累,难道全家人都对她见死不救?不怕她老来没有依靠?

大姐二姐听了很难过,她们并非在意那些家产,而是心寒小妺何时变得如此现实自私,又不讲道理。

然而,小妹仗著父母宠爱她,哭闹之外又绝食抗议,大家只好依了她。

小妹拿走了家产后,大姐二姐也开始疏远她,渐渐的和她形同陌路,可以说,她为了家产,斩断了和家人的缘分。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深或浅,长或短,是否会变成善缘或恶缘,全由无明的一方决定。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是经营健康食品的。

有一天,他来找我借钱,说周转上有急用。我为了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就说乾脆买他的健康食品来吃,让他有收入。

然而,他似乎以为我很有钱,每隔几天,又抱一堆新的产品,来向我说明,说吃了对身体哪里很好,很有帮助。我心想他可能又缺钱,于是又向他买了一堆。同时,向他暗示,我自己的收入也不高,而且家里的健康食品,也已经堆成一座山了,几年也吃不完,可以暂时不要进货了。

他笑著说他懂这道理,我心想他应有自知之明,不会再来了。

想不到,才隔了一个礼拜,他又抱一堆什么国外最新进口的产品,硬要我买下,而且为了感谢我的支持,除了再打折外,钱可以先欠著,等我日后手头方便,再来向我收。

我听了,心里为他感到遗憾。我很清楚,这一次,我跟他的缘分真的尽了。

我开门见山的告诉他,不应该把我当呆子,把我的真心帮忙,看成是冤大头。

他听了气得涨红著脸,胡言乱语把我数落一顿就走了。从此,两人没有再联络。

人跟人,是否能做朋友,或是成为仇家,不是靠缘分,往往是由无明的一方决定的。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上,也有和我同样的感慨和无奈,就先让自己保持觉知吧!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我们就是那个「无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