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近10年来在接收难民的来源国、人数和批准率方面的变化

Image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要在今后16个月内接收和安置1万名叙利亚难民(包括政府援助的和民间担保的)。移民部长克里斯·亚历山大9月19日在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同时也宣布了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新措施。

在16个月内接收来自一个国家的上万难民是怎样一个概念呢?CBC记者归纳了10年来加拿大接收难民的总体情况, 从中可以看到规律和变化。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接收25万左右的移民,其中也包括难民。它是指联合国难民署承认的难民。通常是指那些因种族、宗教、国籍、参与社会团体或政治活动受到迫害,逃离原居国,不愿意再回去,也不会受到原居国保护的申请庇护者。有时也包括战争难民。

在过去的10年中,加拿大平均每年接收2.6万名难民。其中有1.1万是自己来加拿大寻求庇护的,他们带着4千名家属。这些人中有7千人由加拿大政府负担费用,有4千人是由民间担保的。

从历史总体上看,加拿大接收的难民几乎来自所有国家。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难民的来源地各有侧重,它反映出的是哪里发生了国际危机。 就像当今以叙利亚和伊拉克难民为主, 前几年则是以来自斯里兰卡和海地为主,20世纪70年代则是越南和孟加拉国为主。

过去10年接收哥伦比亚难民最多,中国难民列第二

从2005年到2014年, 在加拿大申请庇护获得成功的难民有一半来自八个国家。其中哥伦比亚难民人数最多,为17,381人。这是因为哥伦比亚在过去五十年一直冲突不断。联合国难民署估计,哥伦比亚有六百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其中36万成为难民。

加拿大一直是哥伦比亚难民的主要目的地。按照加拿大的政策,哥伦比亚人在他们本国就可以向加拿大外交机构提出难民申请。因此, 从2004到2013年,哥伦比亚是加拿大接收难民的最大来源国。

在这10年间,加拿大接收难民第二多的来源国是中国(15,344人),第3是斯里兰卡(12,326人),第4是巴基斯坦(10,641),第5是海地(7,872),然后是墨西哥(6,512),印度(4,988)和美国(4,451)。

2014年接收的难民来自伊拉克的最多

2014年,加拿大批准了23,285名难民。其中安置世界各国难民营中的难民12,310人。

这一年,加拿大接收的难民来源国出现较大变化。伊拉克成为最大来源国(2,890),其次是厄立特里亚(1,725),然后依次是伊朗(1,400)、刚果(1,340)、索马里(1,320),叙利亚排名第六(1,290), 阿富汗第七(1,005), 埃塞俄比亚(770)。

这一年,加拿大政府援助的难民也是伊拉克最多,其次是刚果、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则是得到民间担保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叙利亚、索马里、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五个国家占民间担保难民的四分之三。

如果将2010年至2014年五年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有17,000多名伊拉克人被加拿大接收为难民。

2014年难民申请获批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申请庇护者

来到加拿大提出的难民申请都是提交给‘加拿大移民和难民委员会’审核。该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进行评估、听证, 然后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申请人,抑或让申请人撤回或放弃申请。

在2005至2014年这10年间,加拿大难民委员会收到的难民申请约10万宗,其中有41%获得批准。就是说,被批准的比例要略低于被拒绝的比例。

如果仅就2014年一年来看,难民申请被接受的比率为49%,是自1995年以来最高的。其中中国难民申请人获批的比例超过平均比率,人数为414人。

2015年上半年叙利亚难民申请者被接受的比例高达94%

今年上半年, 加拿大难民委员会收到的难民申请来自121个国家的申请人,其中审批超过50宗的国家有42个。叙利亚申请者获批的比率最 高,达94%。

近年来,叙利亚难民申请人在加拿大获得批准的比例越来越高。2006至2011年,获批的比例为52%。2013年以后则已超过90%。

从9月18日开始,难民委员会开始对叙利亚难民申请实施快速审核程序,这意味着在6个月内完成,有些申请案则不再需要听证。

而难民申请被拒绝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朝鲜,全部26宗难民申请都被拒绝。其它获批比例较低的国家依次是几内亚(34.5%),克罗地亚(22.3%),美国(2.8%),罗马尼亚(1.4%)。

建议涂香水禁入医院 含化学品成分造成健康问题

Image《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周一发表社论﹐建议所有加拿大医院推行「无香味政策」﹐忠告员工、访客和病人勿用人工香味產品。

医学协会社论说﹐人们涂香水、添加香味的辟汗剂、乳液﹐可能增添几分魅力﹐但「它们可能对一些弱势社群造成无意的伤害」﹐特别是哮喘患者、上呼吸道或皮肤敏感的人。

社论说﹕「医院内没理由不断容忍人工香氛。」更多工作场所阻止人们使用香水產品﹐包括一些医院﹐但不是所有加拿大卫生机构都有那样的要求。

社论说﹕「医院环境全无人工香氛﹐应是统一政策。」

4年前﹐同一份期刊发表一则新闻﹐该文说无香味政策「基本没依据」。

新社论的合撰人弗莱格尔医生(Ken Flegel)说﹐在这几年内﹐医学界对香味產品的了解加深﹐证实这种做法的必要。就像二手烟﹐烟雾、香水和其他强烈味道的產品﹐可能令人不适﹐导致哮喘患者的气管发炎。

根据加拿大胸肺协会(Canadian Lung Association)数字﹐15%到20%的人口﹐受到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或其他呼吸问题困扰。三分之一的哮喘患者说﹐他们接触香氛產品﹐症状就会加重。

统计局也说﹐2014年﹐12岁及以上的人口说﹐亦即2.4%(800,562人)﹐他们确诊「多种化学品过敏」。

香水和其他香味產品的化学品成分﹐可以造成大量健康问题﹐比如头痛、晕眩、气喘、噁心、疲劳、情绪不安等。化疗的癌症病人﹐也可能对某些香味敏感。

一半哮喘个案对香味过敏加重病情

弗莱格尔说﹐愈来愈多证据显示﹐几乎多达一半的哮喘个案﹐都会因為人工香味过敏而加重病情﹐而不是尘蹣﹑花粉等传统过敏原。

弗莱格尔说﹐联邦和省人权法要求僱主迁就对味道有过敏反应的员工﹐但医院病人没有这种待遇。

大多伦多地区房屋成交量 今年上看10万

Image多伦多地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5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根据今年初至9月时的房屋成交纪录来看,2015年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屋总成交量将会达10万,突破往年纪录,而房屋的出售均价也会比去年有所上涨。

据统计,大多伦多地区在今年9月挂牌出售的房屋共1万6077间,比去年同一时期的1万5571间有所增长。其中共有8200套房屋买卖成交,比去年9月时的成交量增加199户。而从年初至9月,大多伦多地区共有8万331宗房屋交易,总成交量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9.5%。

地产局主席麦克灵(Mark McLean)表示,按照至今的统计数字来看,若未来三个月经济未出现巨大转变,今年的房屋总成交量将达到或接近10万。

房产局表示,大多地区房屋总成交量在2007年时达到9万3193宗,该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去年时,大多地区房屋成交量为9万2867宗。

同时,房产局预计今年的房屋出售均价约为62万7395元,比2014年时57万4424元的均价上涨9.2%。

该报告发现,多伦多地区9月成交的大部分房屋为独立屋及公寓。超过1000栋独立屋成交,均价为105万3871元,同时有1444间公寓售出,成交价平均为41万8603元。另外,多市有318栋半独立屋及300栋镇屋成交,平均售价分别为74万373元及52万7257元。

而大多地区则是独立屋和镇屋最为抢手。共有2827间独立屋以均价为73万2852元成交,984间镇屋被售出,平均售价为44万8930元。超过600间公寓以30万7295元均价售出,另有523间半独立屋成交,平均成交价格为49万7775元。

加拿大有望大选前戴面纱妇入籍

Image联邦上诉法庭周一拒绝联邦政府的要求﹐不同意暂缓面纱解禁令﹐1名坚持戴面纱参加入籍仪式的虔诚穆斯林妇女﹐有机会在10月19日大选前入籍﹐赶得上投票。

联邦政府向联邦上诉法庭申请﹐暂停执行9月15日的裁决。根据该项裁决﹐政府要求人们在入籍仪式中摘掉面纱﹐做法不合法。政府希望暂停执行裁决﹐等候最高法院的上诉聆讯。

该案当事人是29岁的女子艾沙克(Zunera Ishaq)﹐她原居巴基斯坦﹐在2008年移居安省。艾沙克拒绝参加入籍仪式﹐因為她必须露出面部。那是2011年12月颁布的政策﹐它规定入籍者在宣读入誓词时摘除覆盖全部或部分面部的面纱。

联邦法庭今年2月裁定该规则不合法﹐上诉庭支持这个裁决。上诉庭3名法官主持聆讯后﹐马上判案﹐并说他们希望艾沙克尽快入籍﹐在大选中投票。

上诉庭法官特鲁德尔(Johanne Trudel)周一说﹐她不同意政府暂停执行裁决的申请。

「我认定﹐上诉人没有证明﹐拒绝他的申请﹐公眾利益就会受到不可修復的损害﹐那足以拒绝上诉人的暂缓判令申请。」

公民入籍仪式是否允许入籍者戴面纱﹐成為联邦选战极度分化社会的议题﹐在两次法语辩论中引起很大争论。联邦保守党认定那是必要做法﹐符合加拿大价值观﹐在宣誓入籍时展露面部。联邦新民主党和自由党抨击政府﹐用此事分散选民的注意力﹐不想他们关注重要议题﹐比如经济。

曾荫权涉贪恐囚7年 下一个是…

Image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特首)曾荫权下台后,因涉贪被廉政公署调查近三年半,昨遭起诉。检方指控曾荫权涉及两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行,他成为香港1997年回归以来首位被起诉的特首,最高恐面临七年有期徒刑。曾荫权下午获准以现金10万元港币(约1.29万美元)保释,控方表明案件将转交高等法院审理,下月13日再开庭。

苹果日报报导,曾荫权昨天上午10时许赴廉署接受调查,随即被拘捕,检方正式起诉他。下午2时他在妻子曾鲍笑薇陪同下,前往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出庭,大批媒体挤得水泄不通,曾与妻子十指紧扣,神情严肃。

廉署发布新闻稿指出,首项控罪指曾荫权涉嫌于2010年11月2日至2012年1月20日期间,在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时,无合理辩解或理由,故意作出失当行为,即在行政会议举行会议商讨及批准雄涛广播有限公司(其后更名为香港数码广播有限公司)提交的多项申请期间,没有向行政会议申报或披露他与雄涛的一名主要股东就一个位于深圳东海花园的三联式住宅物业(该物业)的租赁所进行的商议,以及于2010年11月向雄涛该名主要股东的公司所支付一笔金额为80万元人民币(约97.38万港币、12.55万美元)的相关款项。

第二项控罪指曾荫权涉嫌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期间,当他建议将一名建筑师转交考虑根据香港授勋及嘉奖制度予以提名时,没有向当时的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发展局和授勋及非官守太平绅士遴选委员会披露或隐瞒他在该物业的租赁,及该名建筑师获聘用负责该单位的室内设计。

据报导,低价租住豪宅给曾荫权的“香港数码广播有限公司”大股东是黄楚标,而为豪宅室内设计的是建筑师何周礼。

法院昨向曾荫权宣读其罪行时,他略显紧张,不断用右手紧掐着左手虎口,听完后随即以英语表示:“明白”。报导称,曾荫权离开法院时称,过去三年半他全力配合调查,问心无愧,相信会还他清白。

至于媒体曾揭发曾荫权多次接受富豪招待出游,律政司昨指事证不足,无法起诉。这起事件引发网友讨论,网友点名曾传收贿疑云的现任特首梁振英:“下一个就换你了!”还有网友感叹:“这才是法律!”

倘罪成 大紫荆可能被禠夺

另有媒体报导,曾荫权2002年获特区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若他被判罪成,其大紫荆勋衔有可能被禠夺。除勋衔外,连长俸亦有可能被扣减甚至暂停。曾荫权现在每月获长俸约7万元,由于长俸每年按通胀调整,估计目前已增加至约8万元。

 

●曾妻:想平静生活 事与愿违

前特首曾荫权夫妇自从卸任公职后,生活一直低调。而自涉贪事件传出,曾荫权更近乎“失踪”。9月初北京举行抗战70周年阅兵,曾荫权才正式在公开场合露面。

大公报报导,曾荫权妻子曾鲍笑薇昨日陪同丈夫应讯后发表声明,表示夫妇两人原定想过平静的退休生活,可惜事与愿违。她相信丈夫为人正直,又暗示本案起因属政治事件。

昨天下午1时50分左右,曾荫权在妻子陪同下抵达东区裁判法院。其时,法院门外已有逾百名中外记者守候,曾荫权未发一言,曾鲍笑薇神情坚定,两夫妻紧握双手,在保镳护送与大批传媒包围下进入法院。

在庭内,曾荫权夫妇本来想并肩而坐等待开庭,不过因曾荫权是上庭应讯,两人只有分开前后而坐。曾鲍笑薇的目光一直留在曾荫权身上。至散庭后,二人继续握手同步走至法院门外。当曾荫权宣读简短声明后,突然撇下妻子一人登车离开。

据报导,曾鲍笑薇在公关人员陪同下,在庭外发表个人声明,她说对本案感到伤心、难过。她与丈夫相处56年,认为丈夫是个正直、忠诚的人,过去只想做好工作及为市民服务。过去丈夫任公职45年,一直克尽己任。在退休后,她说夫妻两人原本想过平静、安宁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没法远离政治,仍然卷入漩涡中。


●律政司:无政治考量

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昨天表示,前特首曾荫权被廉署落案起诉的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他不宜作出评论,但他发言时四次强调这次检控并无政治考虑,亦非为政治打压。

苹果日报报导,袁国强主动提及有报导批评案件历时三年才正式落案是拖延太久,他回应称无论案件大小,廉署与律政司都会尽快完成调查,否认有当中有政治考虑。他解释,不同案件有不同工作要处理,亦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尤其当案件涉及境外调查时一般较花时间,加上要视乎当事人是否配合调查。他强调,这次起诉是经调查后考虑到法律、检控守则和海外御用大律师的独立法律意见后作出的决定。Image

12国TPP达协议 加国拓亚太区市场

Image加拿大与11国终于在周一达成泛太平洋贸易区临时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為全球40%的经济建立歷来最大规模的贸易区﹐料对业界、工人、四大洲的长期国际关系有巨大影响。

在5天的马拉松式昼夜谈判后﹐加拿大在周一宣布《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它覆盖全球40%的经济﹐签署国预计﹐它是未来贸易协议的基石。

哈珀周一在渥太华的记者会上说﹕「今天是创下歷史的一天﹐是加拿大的大日子﹑加拿大人的大日子。

「这份协议代表全球歷史上最大的经济伙伴合作﹐加拿大出口商踏入亚太地区几乎8亿顾客的免关税区域﹐包括日本──对我们十分重要。」

接下来﹐协议首先要有政治批准。

协议生效﹐必须获得全部12个成员国国会和立法当局批准。加拿大就是第一个政治试验场﹐因為临时协议在竞选期间达成﹐哪个政党执政﹐就要决定协议的生死命运。

加国政府看来要保证国内供应管理系统的长期运作﹐倡导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反对这样的系统﹐但各政党、省府和本国奶品业团体一致支持它。加国同意增加3.25%的外国进口﹐相对一些国家的要求﹐这是很小的改变。

那意味着﹐现在本国杂货行业销售90%本地產品﹐会稍微增加一些外国產品。对加拿大奶农的损失﹐政府会在最少10年中﹐有一系列计划补偿。

汽车业恐流失2万职位

汽车业对临时协议的反应比较负面﹐加拿大汽车工会说﹐那是糟糕的协议﹐20,000个製造业职位会流失。汽车业僱主也有透过业界团体﹐表示担心协议的影响。

对比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设定的标准﹐新协议增加17.5%的免关税洲际汽车部件產品。

哈珀承诺快有新措施﹐吸引汽车业投资﹑保护加拿大汽车装配业。CTV电视台《新闻》(CTV News)周一深夜报道﹐哈珀会在周二探访安省韦比市﹐宣布拨款10亿餘元资助汽车业。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法斯特(Ed Fast)没有对特别行业的劳工作出承诺﹐他坚称贸易协议对整体加拿大就业形势没有负面影响。

一些汽车业成员有顾虑﹐希望看到协议细节。一个工会联盟说﹐那是大错﹐因政府听取跨国公司、游说团体意见﹐没听劳工和民权组织的想法。牛奶业开始庆祝﹐他们说﹐供应管理系统至少再保留多一代。

12国达成《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重点摘录如下﹕

协议全文仍未公布﹐协议需要所有12个国家的国会和政府批准﹐才能生效。


1. 协议取消、降低关税

协议取消和降低一系列產品的关税﹐包括﹕猪肉、水果、葡萄酒和烈酒、芥花籽、大麦、机械、矿物及林木產品。例如﹐预计牛肉业向日本的出口增加两倍﹐在数年间逐步降低关税﹐从39%降至9%﹔


2. 汽车业重大改革

更多外国汽车零件进口加拿大﹐对生產商和消费者有利﹐但会打击部分汽车业工人。汽车的45%原料来自签署国地区﹐汽车不需缴纳关税﹔

这比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签署国地区原料条款规定的62.5%低很多﹔


3. 更多外国奶类產品

加拿大奶类业受国家保护﹐大部分不受影响。目前﹐外国產品佔10%。现在﹐协议容许进口增加3.25%。供应-管理业產品进口﹐包括蛋类、鸡和火鸡﹐比例甚至更小﹔农人因《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和最近的加拿大-欧盟交易蒙受损失﹐可透过价值数十亿元系列计划补偿。


4. 保留「购买美国货」条款

「购买美国货」条款不会消失﹐对于国家与市政府的基建项目﹐这份协议不会取消购买本地货物条款。但它简化6个美国电力机构的合约竞投﹐对于部分较小国家﹐协议处理国家以下的招标过程﹔


5. 僱员权利

一些高技能和商务劳工有更大的流动力﹔僱员的新权利包括﹕童工、强迫劳工与歧视劳工法则﹔


6. 药物专利有更长的保护期限

细胞生物製剂等新一代药物的专利保护期更长﹐定為8年。

这与加拿大的政策一致﹐但一些国家认為﹐5年以上的专利保护期对病人和纳税人不利﹐药物昂贵得不可接受﹔


7. 保护数码经济

立例保护数码经济与做法﹐例如﹕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阻止国家政府截断数据流量﹔


8. 对国营企业的新规则

国营企业有更多法例规范﹐政府支持的企业与私营企业竞争﹐有新的透明度规则。政府说﹐文化豁免规则保护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加拿大影视局(Telefilm Canada)。

苹果脸书谷歌拼场 瞄准行动新闻app

 

蘋果臉書谷歌拼場 瞄準行動新聞app

 

(中央社6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科技巨擘在争食行动用户上转向新闻,纷纷发展出更快的新方法传递内容,但这对挣扎的媒体业带来的效益为何仍不清楚。

行动行销顾问公司MobileMoxie执行长克鲁(CindyKrum)表示,行动装置「带来很大流量」,因为很多人以在手机或平板上看新闻开始一天。

苹果公司上月推出iOS 9行动作业系统供更新,内建Apple News应用程式提供超过50家媒体内容,包括「纽约时报」丶「浮华世界」(Vanity Fair)和「时尚杂志」(Vogue)。

脸书今年稍早和部分媒体机构合作,推出即时文章服务(Instant Articles),透过其社群媒体的结构,以多数新闻网站的10倍速度提供新闻。

谷歌(Google)据传将与推特合作推出类似系统,让行动装置用户一瞬间就能在手机上完整下载一篇文章,而非现在的将近10秒。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简介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簡介

 

(中央社斯德哥尔摩6日综合外电报导)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人今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

56岁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他是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所长;以及72岁加拿大物理学家麦唐纳(Arthur B. McDonald),他任职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得奖理由?

发现微中子振荡效应,这是微中子在2种形态间摆荡的过程,这项发现证实微中子必定有质量。微中子是宇宙中数量第2多的粒子,仅次於光子。

他们研究的重要性?

诺贝尔委员会说,他们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物质最深处活动的了解,而这对我们对宇宙的看法可能关系重大。」。

 

叙利亚危机 土耳其:将增300万难民

 

土耳其:將增300萬難民

(中央社布鲁塞尔6日专电)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今天表示,昨天与土耳其总统艾尔段会晤商谈难民危机,艾尔段向他表示,俄罗斯与伊朗的参与将使叙利亚危机更为危急,难民人数可能再增300万人。

图斯克(Donald Tusk)今天向欧洲议会报告上周在欧盟召开的紧急高峰会议成果。

昨天在布鲁塞尔会见艾尔段(Recep Tayyip Erdogan)的图斯克说,艾尔段向他表示,因为伊朗与俄罗斯对叙利亚政府的支持,叙国总统阿萨德(Basharal-Assad)政权获胜的可能性大增,这将引爆新的迁徙浪潮,土耳其预估未来还将有300万名叙利亚难民涌入。

图斯克也利用机会再度呼吁欧盟各会员国团结一致,发挥人道精神,共同解决难民危机。

对於俄罗斯出兵介入叙利亚危机,并传出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入侵土耳其领空一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也表达忧虑。

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昨天向土耳其外交部长斯尼尔利奥卢(Feridun Sinirlioglu)表示,俄罗斯军机入侵土耳其领空的行为「不能接受」,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要求俄罗斯自制,避免升高与北约的紧张关系。
由於欧洲法院今天的判决影响十分深远,欧盟执行委员会预计稍晚将召开记者会做出回应。

 

大学生告脸书 欧洲法院判数据协定无效

 

大學生告臉書 歐洲法院判數據協定無效

(中央社布鲁塞尔6日专电)欧洲法院今天判决指出,欧盟与美国数据传输协定因为未能充分保障欧盟公民隐私,裁定协议无效,包括脸书丶谷歌丶苹果等多家跨大西洋企业因此必须改以其他方式传输资讯。

欧洲法院今天裁定,欧盟与美国签订的跨大西洋数据传输协定,不应凌驾各国监管机构,因此裁定这个已经执行长达15年丶被称为「避风港」(Safe Harbour)的协定无效。

这项影响深远的判决,起因於奥地利法律系学生施伦斯(Max Schrems)控告脸书(Facebook)涉嫌「非法追踪用户资讯」。

施伦斯去年8月发起对脸书的集体诉讼,并立即跨越预定的2万5000人连署门槛,他因此於今年4月一状告上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控告脸书非法追踪用户资讯,也涉嫌为美国情报单位搜集个资。

这项判决将使脸书丶谷歌(Google)丶苹果(Apple)等跨大西洋企业必须改以其他方式传输资讯,估计受影响的企业高达4500家。

跨大西洋数据传输协定旨在协助於欧美均有业务的企业进行日常业务连系,但在2013年史诺登(Edward Snowden)揭露美国非法监控之後备受外界抨击。

由於欧洲法院今天的判决影响十分深远,欧盟执行委员会预计稍晚将召开记者会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