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转型的成功与否还需进一步观察
近日,持续四年的复星、SOHO中国(3.57, 0.04, 1.13%, 实时行情)(00410.HK)外滩项目之争终于迎来了结局,SOHO中国打包卖出所持股权决定全身而退。但另一方面,正处于转型期的SOHO中国也面临着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挫。虽然潘石屹[微博]与张欣[微博]分别在多个场合解释称,是因选择“现金为王”造成,但下挫的业绩仍引起外界对SOHO中国转型的质疑。
业绩暴跌
日前,SOHO中国发布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SOHO中国当期内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93亿元,较2014年同期的47.5亿元,大幅下调92%。利润方面,公司权益股东纯利1.35亿元,较2014年同期26.97亿元,下挫95%,若除去投资物业的评估增值,核心纯利约为0.72亿元,较2014年同期的12.24亿元下降94%。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宣布转型以后,SOHO中国业绩就一直延续下滑态势。2014年,SOHO中国的营业额约为60.98亿元,较2013年的146.21亿元下降了58.3%;毛利润为30.78亿元,与2013年的81.14亿元相比下降62.1%;净利润为40.8亿元,同比下降44.8%。
对此,SOHO中国的解释是因业务由之前的“开发—散售”转型为“开发—持有”,从而导致物业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认为,这是业务转型后业绩中首次不包含物业销售的贡献。他表示,SOHO中国能够做到手持近百亿元现金和保持不到25%的净负债率,仅从这两个财务数据就足以说明转型成功。
据SOHO中国201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总计约97.7亿元,总负债为199.34亿元,净债务占股东权益的比率约为25%。
与此同时,转型的主营业务在报告期内,租金收入约为4.39亿元,较2014年同期1.64亿元,大幅上涨168%。在此基础上,毛利润虽然仅为2.95亿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88%,但毛利润率却较2014年同期有所提升,从此前的50%升至75%。
此外,SOHO中国认为,毛利润的下降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收入下降导致的整体营业额下降所致,而毛利率的提升则因为本集团租金收入的毛利率较物业销售收入高。
潘石屹也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现金为王”对于企业是最重要的。手握百亿现金完全能够满足在建投资物业未来大约5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需求。
但现金的流量控制却未得到市场的认同。在SOHO中国公布2015年半年报之后,标普宣布,将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B”,展望负面。
败走外滩
9月23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拥有50%股权的公司海之门将进行重组。其中,海之门已与浙江复星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海之门以代价人民币84.93亿元(相当于约103.21亿港元)向浙江复星出售证大外滩全部股权。此外,与证大五道口、绿城合升及上海磐石订立债务重组协议,将股东售出股份归上海长昇,间接清偿贷款31.05亿元,及利息14.79亿元,合计总额45.85亿元。
而这一动作意味着,SOHO正式退出了为期近4年的“外滩地王”之争。退出之后,SOHO中国从该项目回笼资金50.85亿元,通过此次交易和后续事项的处理,预计将取得约10亿元的税前收益。
而随着本次交易的结束,此次“口水战”画上了句号。对此,潘石屹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各位股东和投资者:外滩8-1项目终于有了结果,回笼资金50.85亿元。在今天环境下我们还是相信‘现金为王’,祝外滩8-1的项目早日完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OHO再获半百亿现金流,但与4年前相比,它在土地市场的购买力大幅缩水。尤其经历了2012年和2013年土地市场的价格快速上涨,目前地价已比2010年时高出一倍以上。
从此也不难看出,究竟此次“地王之争”孰赢孰输,因为,对房企来说,没有新增项目,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现金为王”增长可持续存疑
目前来看,SOHO中国的转型目标是成互联网企业,靠一站式O2O共享办公空间SOHO 3Q扩张提升业绩。按照潘石屹的计划,“到2015年年底,将有11000个SOHO 3Q座位,到2017年,SOHO中国将在全国省会级城市共布局10万个座位,其中的非SOHO中国的物业不排除与开发商合作、返租SOHO中国业主的房子等方式。”潘石屹向记者表示,到今年年底,SOHO 3Q的量将占到整个办公楼拥有量的5%左右。而到2017年,SOHO 3Q贡献的租金收入将大大超过传统办公楼租赁收入。
对此,易观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创客空间、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的租赁物业,这些将是SOHO中国与其他房企的竞争着力点。然而,这些业务并非SOHO中国独有,能否使这些比较新颖的业务形成规模,是SOHO中国未来能否在地产行业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此外,SOHO“现金为王”的持续性,也令人怀疑。据了解,目前SOHO的现金仍多来源于近两年以来的项目出让。除此次的外滩项目出让外,SOHO中国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SOHO中国没有新收购任何土地或项目。相反,公司以股权或资产转让方式出售了位于上海的三个项目,总价达到了82.82亿元。
而目前来看,经过近两年的消化,SOHO依靠卖项目回笼资金的模式并不具有长久性。因此,对于SOHO中国转型的成功与否还需进一步观察。
國民黨「柱下朱上」議題延燒
國民黨「柱下朱上」議題延燒,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指出,「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夠,溝通不足!」還連說3次「我們都是一家人」;媒體追問是否請辭新北市長,朱立倫匆匆離去未作表示。
國民黨下周六將召開臨時全代會,主題定調「凝聚共識、團結勝選」,被視為換柱行動第一步,洪秀柱不願被扣上「偏離民意」大帽,邀朱立倫辯論兩岸政策。對此朱立倫回應,國民黨長期以來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和平發展,這是黨的既定政策、政綱,希望全黨團結一致。
至於是否與洪秀柱辯論,朱立倫沒有正面回應。他強調,彼此溝通、努力,讓所有黨員同志充分了解、支持。
針對「換柱風波」,朱立倫說,「擔任主席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夠、通溝不足!」會繼續跟洪溝通,最重要是凝聚共識、團結勝選,還連說3次「我們都是一家人。」
朱立倫指出,共同面對的敵人,絕對不是黨內同志,洪秀柱有很多委屈,可以體諒,會誠心誠意繼續溝通。媒體追問「朱洪配」的可能性,他則以「都會誠心誠意來溝通」回應;媒體再追問是否請辭新北市長?朱則匆匆離去未作表示。
中方将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TPP
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部长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表态称,中方将根据有关方面正式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
商务部网站刊登他的讲话称,所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达成后都可能对非成员产生一定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制。
高虎城表示,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中方希望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高虎城表示,中方和TPP主要成员一直就各自进行的自贸谈判保持着顺畅的信息沟通。美官方和TPP成员曾多次表示,TPP不针对中国,不是为了遏制中国,也无意排斥中国。
“实际上,中美等21个APEC成员去年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中方愿与美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就全球贸易规则制订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高虎城称。
他提到,“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举措。目前,中国已与包括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等谈判,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高虎城表示,自1995年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确立以来,其对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方相信,WTO成员不会轻易放弃使全球经济受益的多边贸易体制,各方会共同努力,支持WTO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完成,真正实现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的发展目标。
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谈判结束,引发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
**TPP量化影响**
上海证券报周五刊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关于TPP影响之量化分析的文章称,如果中国不加入大TPP(即TPP成员国达到16个),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路透北京10月9日
成功者的11个共同习惯
企业家SUJAN PATEL在《Entrepreneur》杂志网站上列举出了11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具有的好习惯,供我们参考。
1.早起,成为晨型人
光是这一点,有很多人可能就做不到,有几个人可以在早上五点起床工作的?但成功人士,大多数都属於晨型人,他们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早起能让你一整天下来有更多的产出,你的作息正常,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
早起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非常的安静,几乎没有可以让你可以分心的事。
2.保持好的友谊
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朋友丶值得深交的同事,别小看培养人际关系这件事,它往往能够帮助你的事业更顺利,而这件事必须做长期的准备,否则等到临时需要人帮忙,就会发现没几个人可以找。
3.做好计划丶事前准备
SUJAN PATEL说,如果你不计画,那其实就等於,你计画着失败。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多半都擅长计画,因为没有计画,行动就会漫无目的,就会变成事情多忙,但完成的却少。有目标还不够,目标订出来後,你还需要一个确切可执行的计划,否则你的目标永远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4.持续不断地学习
这世界总是变化的比你想像得还要快,因此,总是有学不完的东西等着我们,如果停止脚步学习,很可能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落後别人一大截了。成功的企业家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从未间断学习。
5.看见的是机会,而不是失败的後果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常常害怕结果失败,而裹足不前?面对人生各种难题,有些人看见的是机会,有些人看见的则是障碍,而成功的企业家,则会好好把握住他们所认为的机会,而不仅仅只是看到失败的後果,毕竟,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机会要靠自己去创造丶把握,才会有,不是吗?
6.勇敢实践你心中的想法
你心中一定有不少想法,可能已经深藏已久,也许你认为时候未到,所以尚未去实践它。但成功的企业家,多半都明白,当自己心中想做什麽事情时,就勇敢去做!因为时间永远不会等我们,别等到老了才後悔丶发现,自己什麽事情还没实践。
7.与其找藉口,不如让它发生
人生这条路酸甜苦辣,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而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在於他们是行动家,比起找藉口替自己开脱,他们更愿意让事情发生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8.遇到困难,坚持下去
有些人在遇到困难後,觉得太难受,因而放弃了,而成功的企业家,懂得在难过的时候撑下去,因为胜利永远属於能够坚持到最後一秒钟的人。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差别就在这里,能够坚持到最後的人,才能够尝到胜利的滋味。
9.对工作充满热情
《20几岁,影响男人的一生》的作者南仁淑曾说:「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总是倾注「热情」,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能经营好当下丶更能经营好生活的人。」大部份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毕竟,只有能够让你充满热情的事物,才能做一辈子,不是吗?
10.把人生当成跑马拉松来经营
失败的人看短期,而成功的人看的则是长期。很多事情,当你把它拉远来看,往往当下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不妨问问自己,5年後,你还会跟现在一样做相同的决定吗?
11.即使难做决定,还是要做出选择
很多事情都是灰色地带,这世界充满各式各样的选择,可能有对有错,你也不知道哪个才是对你好的,而成功的企业家,不怕做出选择,他们不会犹豫不决,如果做错了选择,那就重来,也好过都不做选择,不是吗?
顾客花1亿买设备,要有把握让他赚回100亿!
别只是卖产品,还要帮助客户「做生意」
「当顾客花了1亿来买设备,你就要有把握让他赚回100亿。」这是李钢对於业务团队的基本要求。他认为,销售不是卖设备,应该要懂得思考你所拥有的技术和产品,怎麽帮助不同产业的客户发展业务?如果客户想要扩张,视讯可以做到哪些事?要是客户想要发展新事业,视讯又能带来哪些协助?
他笑着说,「当然,你还要比别人聪明一点,先看见视讯可以切入的业务缺口。」这个聪明,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脚踏实地的进到第一线。
他要求业务和代理商必须进到客户公司,探询对方需要视讯的理由,同步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引导客户透露业务发展的方向,融合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像是2012年Polycom为《中国日报》设计的视讯系统,就将媒体工作中的订题目丶采访丶改稿丶编辑丶培训丶人事聘用等流程,全融入系统之中。起初,《中国日报》为了加速北京总部和欧洲丶北美丶香港分部的沟通效率,为新的采访计画交换意见丶做出决策,找上Polycom购买视讯设备。
而Polycom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记者不仅可以在任何时间丶任何地点加入编辑选题的讨论会,还能在同一个系统中,撰写稿件丶分享新闻影片,让编辑直接给予修改建议,更贴合媒体工作的习惯。
另外,Polycom还将触角延伸至人事管理部门,让在海外驻点的记者透过笔电丶平板或手机,直接连入系统丶聆听公司最新消息,缩短培训人力和交通成本;总部要面试各地记者,也能采用远端连线,降低差旅费用。
研发也要跑客户,把使用者当老师
不过,业务找到视讯设备的切入点,订单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研发部门必须提出对应的技术和设备,为各个厂商调整到符合他们的需要。
「大部分美国公司,没办法按照客户需求做事情,公司主要能力是做产品,也不太管应用服务。但Polycom在中国的成功之处,就是能为客户做出特殊应用。」为此,李钢在中国成立了超过400人的研发中心,是Polycom全球最大的研发团队,并要求研发部的高阶主管,必须跟着业务团队一起去「跑客户」。
「用户是你的老师,是创新的来源。」他以今年推出的新服务「拾音魔球」为例,以软体更新的方式,帮用户在既有的麦克风上增加降噪功能,只要距离麦克风超过一定范围的声音,就会被大幅削减,避免影响用户对话。
李钢回忆,这是某次研发主管进到客户的工作现场时,注意到员工座位间距狭小,当多人同时讲起电话,现场就闹哄哄的,大幅影响对话品质,因而回头向研发部门讨论,想出让系统收音之後,把距离麦克风最近的声音放到最大丶其他声音降到最小的方法,解决其他声音的干扰。「像这种创新需求,是没进到使用者的脉络就绝对体会不到的。」
在受访时,李钢再三强调研发部门进入第一线的重要。
「当公司在斟酌要为客户提供白米饭,还是馒头时,技术人员会想,馒头比较营养,干嘛吃米饭?就硬是只做馒头,再去抱怨销售员不好好卖。但进到市场一看,他才会明白人们吃米饭会配上菜,比吃馒头来的有变化,更受市场欢迎。」李钢说,这就是研发人员的习惯,先按照理论架构做事,只有亲眼见证用户习惯,才能回头更改研发思维,让销售和研发的脚步达到一致。
美联储9月份会议纪要了解美联储官员在若干问题上的看法
在上月的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短期利率不变,称海外经济增长疲弱令其感到担忧。美东时间周四下午两点将公布本次会议的纪要,它将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美联储官员在若干问题上的看法,包括何时开始加息,以及他们对全球经济及市场动荡的担忧程度。
1. 加息时间表
上月的政策会议结束之后,包括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内的一些美联储官员曾表示,他们仍预计今年将开始上调基准短期利率。至于这一观点在美联储内部获得认可的范围和程度如何,会议纪要将为人们提供一些线索。
2. 观点分化程度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曾将9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称为“艰难的决定”(close call)。不过,一些官员或许完全不这么认为,耶伦便是如此,她获得了九票支持,仅一票反对。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莱克尔(Jeffery Lacker)投了反对票,因为当时他已准备好加息。会后公布的新的经济预测显示,与会的17位美联储官员中有四人预计美联储最早将在明年甚至更晚时候开始加息。9月份会议上美联储官员观点分化程度到底如何,他们对于各自观点又拿出了怎样的论据,即将公布的会议纪要将为人们提供答案。
3. 外部因素
美联储会议后的政策声明中加上了一句话,即风险来自于全球经济、金融变化,而且美联储正在密切关注外部动向。在决策者对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放缓的顾虑方面,会议纪要或传达出更多细节。鉴于美联储主席耶伦也增加了关于中国政府能否妥善应对放缓问题的担忧,会议纪要可能也会让人们更多了解,联储官员对中国处理股市和汇市震荡的看法。
4. 通货膨胀
美联储已经表示,在看到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且对通胀率在中期回升至2%抱有“合理信心”之后,就会开始加息。美联储看重的通胀衡量指标已经连续40个月低于目标。该会议纪要或可明晰地揭示出官员们对美国旷日持久的低通胀局面是如何看待的。
5. 就业市场状况
分析师提醒说,这份会议纪要看起来可能有些缺乏新意,因为上次政策会议召开的时间在9月份不尽人意的就业报告于上周五出炉之前。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三个月里,企业招聘活动已经降至2014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外界将从会议纪要中看出,在看到上述数据之前,美联储官员们对就业市场的健康状况有何看法。
如果公司重要主管对你毛手毛脚,该怎麽办?
所谓职场性骚扰,是指受雇者在执行职务时,被任何人以性要求丶具有性意味或性别歧视的言词或行为,造成敌意性丶胁迫性或冒犯性的工作环境,导致侵犯或干扰其人格尊严丶人身自由或影响其工作表现。
《性别工作平等法》规定,各级工作场所只要人数达 30 人以上,雇主就必须订立性骚扰防治措施丶申诉及惩戒办法。因此,不论是旁观者或是当事人,都可以依据内部管道检举或申诉;雇主则依法必须组成申诉处理委员会查证事实,对骚扰者采取调职丶降职丶减薪等惩处,或其他防治措施。
万一在过程中发生雇主态度消极丶怠於处理的情形,受害者或检举人可以向当地主管机关(如劳工局)提出申诉。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申诉或检举过程中,证据充分与否将会影响案件是否被受理。建议受害者可以在刚开始感觉被骚扰时,寄e-mail给对方,表达不适感受与拒绝态度,亦做为日後佐证;或是透过LINE及其他通讯软体,做为搜集证据的管道。除了上述物证外,如果有目击者,或是受害人曾向其他人转述骚扰事件,也可做为人证。
假使受害人因为担心遭受耳语或异样眼光,而不敢向他人倾诉,也可以透过日记(尽量以手写,增加证据可信度)详细记录性骚扰的过程及感觉。
另外,若想透过录音举证,记得受害者必须是对话者之一,避免因为窃录侵犯隐私权,导致证据无效,或另涉妨害秘密罪。
人民币贬值预期在短期内回落外储下坡跑已经基本稳住
综合媒体报道, 据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0月8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3505元,较前一交易日(9月30日)大幅上调108基点,连续5日回升,创下8月12日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在短期内回落,外储下坡跑已经基本稳住。
一度唱空中国的高盛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中国资本外流预计将会放慢至500亿美元,低于今年前三个季度。
民生证券分析称,8·11汇改后,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度飙高,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动用外储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通过连夜发布特急文件表达维稳决心,贬值预期快速回落,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基本稳住。
对于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延缓加息巩固人民币汇率。
9月中旬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暂时不加息,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不变,全球市场普遍大涨。
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美国新增非农业就业人口仅为14.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1万人;9月劳动参与率时隔四个月首次出现下降,再度刷新37年来新低,这些消息均增加了美联储继续延缓加息的可能性。
光大证券表示,疲弱的9月就业数据的确增加了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难度,但在这一不确定性消除前,市场情绪依旧脆弱。而且尽管年内首次加息的概率有所降低,但尚不足以排除12月加息的可能性。
– See more at: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5/10/08/1591431.html#sthash.623OKi0t.dpuf
关于月球的十个迷题
关于月球的十个迷题
1.月球起源之谜
对於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但仔细分析后有缺陷。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
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
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有两位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说,认为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如此一来,才能圆满解答月球留给我们的各种奇异现象。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仍然不敢承认这个理论。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月球的的确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也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外面是一层高硬度的合金壳,可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个天然的星体,是不该具有这麽多人造特徵的。
科学家还发现,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是相当光滑的,几大月海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环型山。难怪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阳光,在夜晚的天空发亮。如果将时光倒回远古月球刚刚成型之时,光滑的月表没有被陨石攻击的坑坑疤疤,中秋节夜晚的月光一定比现在更皎洁。
现在我们知道月球总是以光滑的一面面对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对地球,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月球是为了照明地球上的人们而造的呢?(如果月球是外星人监视地球的太空船,他们不必做这麽大的太空船,也不必具备照明功能,相反的他们应该将月球做的越隐蔽越好,不是吗?)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它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这个想法很符合环保,因为不需要发电制造大量的污染,也很聪明,因为它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虽然这是个很不可思议的想法,不过却也不无可能吧!如果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会不会这样做?
那麽如果在史前地球上真的有高度发达的人类,他们有没有可能放一颗月球上去,照亮漆黑的夜晚???!
2.月球年龄之谜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後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丶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
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後,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4.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彷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
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於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丶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5.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6.月球放射性之谜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丶铊和鈈)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麽它们怎麽会来到月球表面?
7.乾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乾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乾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麽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後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麽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於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於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来自:奥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