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研究札记: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和侵美战争

书名: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 作者:约翰·托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8.25(再版)内容简介: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本文为约翰·托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读书笔记之一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和侵美战争?

文/何帆
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有着强烈的二战情结,写了大量的二战历史著作,包括:《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等。《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也是他写的。《日本帝国衰亡史》是1970年出版的,共分四卷:《乌云压顶》、《短兵相接》、《决一死战》和《投降》。此书当然是有偏见和缺陷的,比如此书主要谈的其实是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对中国的八年抗战一带而过,就连在东南亚的缅甸等地的战争也着墨甚少,所以读来未免会有失望。但通读一遍,亦有助于理顺历史线索。

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一卷《乌云压顶》。书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日本会发动侵华战争,二是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主动挑起和美国的战争。

作者先从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讲起。1936年2月26日,一群激进的陆军低阶军官发动兵变,计划杀死首相、藏相、宫内相和侍从长等高官,因为他们觉得整个政治体系都已经腐烂了。


日本二二六兵变: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注:二二六事件(日语: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政变。

在“二二六兵变”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多起暗杀事件,比如藏相井上准之助、首相犬养毅都是遇刺身亡。这是一种奇特的、具有浓郁日本色彩的“下克上”(gekokujo)现象:在一个习惯于科层制的社会,平日里下级高度服从上级,但到了经济动荡、社会失范的时候,过去一直服服帖帖的下级会格外具有造反精神。这场兵变可以说相当成功,杀死了多名高官,占领了位于东京中心地带的国会大楼和首相官邸,让一群大臣们惶惶不安,震惊了裕仁天皇。

著名的苏联间谍佐尔格藏身于德国使馆,他在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极有远见地判断,二二六事件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日本将开始对外扩张,而且首先是瞄准中国。

日本当时已经侵略了中国。关东军的两名野心勃勃的参谋军官,即石原莞尔中佐和板垣征四郎大佐私自密谋,刺杀了张作霖,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这种私自行事让东京感到非常尴尬和震惊,但到了此时,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

吊诡的是,石原莞尔坚决发对进一步南下占领中国。他认为,日本的敌人是苏联,要想和苏联决一雌雄,得先发展日本的重工业,这就需要苦心经营满洲,要耐心等待,按照他的预期,日本到了1952年才能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石原属于“皇道派”,还有一派更激进的是“统制派”,要求发兵南下。石原莞尔曾说:“只要我活着就别想有一兵进入中国。”因为他担心南下必然会和英美形成对抗,而日本是打不过英美的。

但形势的发展已经失去控制。1937年6月,近卫文麿就任日本首相。近卫当年46岁,是日本著名政治元老西园寺的门徒,但他一直拒绝参政。1936年近卫临危受命,他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但却无能为力。当时,陆军对政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有实质性的否决权。在陆军的坚持下,陆相的人选必须由陆军批准。如果军方不赞成某个内阁,陆相就会辞职,而陆军拒绝批准其他任何人担任陆相,这样就可以顺利倒阁。


近卫文麿:日本前首相

近卫是个比较自由主义的日本政治家。裕仁天皇做皇太子的时候去过欧洲,喜欢西方音乐和高尔夫球,他看起来更像个邋遢的村长,根本就没有皇帝的威仪。他最喜欢的事情是周六和周一做海洋生物学的科学实验。

按照作者的说法,天皇和近卫都不愿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海军也不赞成入侵中国,比如当时的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曾在哈佛求学,在美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美国的厉害,不愿意得罪美国。但陆军却日益狂热,迅速地把事态推到了战争的边缘。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在所难免。


苏联介入东北

日本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亦是试错的结果。1938年日本和苏联为了争夺东北和苏联边境的一座小荒山大动干戈,苏联空军狠狠地教训了日本兵。约10个月之后,在东北和蒙古的边界诺门坎,日本和苏联又打了一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日本以惨败告终,这才死了打苏联的心。

作者并非史学家,对中国显然并不了解,所以其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叙述或恐有误。其擅长的是描写日本内部的决策,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比如作者认为,天皇自始至终对战争的进展了如指掌,和罗斯福、丘吉尔对其军队进展的了解程度一样,远胜于希特勒对其前线的了解。

为什么日本又要发动对美国的战争呢?

日本侵华激起了美国的愤怒,但美国在中国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实质利益。日本表现出非常敏感的一面,一方面,美国1924年的排外法限制日本人入境,这伤害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最让日本人不满的是美国人的双重标准:你干过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干?为什么你能灭了印第安人,我就不能灭了中国人?为什么美洲要搞门罗主义,却要求亚洲门户开放?

日本跃跃欲试,想打美国,和希特勒欧洲战场闪电战的胜利有关,日本军部开始吵吵:“勿失良机”。法国已经战败,英国焦头烂额,他们顾不上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了,那里富有石油、铁、锡、大米、煤和橡胶,就像丢在大街上的垃圾一样,可以随便去捡。

近卫难以遏制军部的冲动。熟悉近卫的人说,他不是个领袖人物,也非强人的典型。他的哲学基本上是消极的,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不招惹和激怒军部,尽可能拖延和陆军摊牌的时间。“如果和陆军撕破脸,陆军就会把你踢开,然后更加肆意妄为。”日本民众的反美情绪日益高涨,流行的说法是存在一个包围日本的ABCD(美、英、中、荷)包围圈。

海军本来是反对对英美开战的,但海军和陆军又要争夺权力,所以海军的策略是表面上支持、暗地里反对。1941年9月,作战计划已经初步确定,海军入侵珍珠港,陆军入侵香港、马来亚和菲律宾。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入侵珍珠港的作战构想是山本五十六1940年视察航空母舰飞机训练的时候想出来的。或许,这一想法是山本抄袭英国人的。1921年,美国出版了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赫克托.拜沃特写的《太平洋海上霸权》,里面就设想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同时偷袭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场面。日本的海军参谋部把这本书译为日文,在高级海军将领中发行,勤奋好学的山本肯定读过这本书。

日本一边开始训练,一边继续和美国谈判。日本在鹿儿岛附近加紧训练飞行员低空飞行,数周之后,经过刻苦训练,投弹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当地的母鸡受到惊吓,都下不出蛋了。按照作者的说法,日本其实是希望和美国达成和解的,但日美双方始终存在分歧。美国人打从心眼里不信任日本人,觉得日本人不实诚。日本人的文化则认为,一个人很矛盾、很复杂,是成熟的标志。美国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密码,所以对日本的谈判意图了如指掌。但坑爹的是,美国的翻译日文水平很差,对日本密电的内容往往翻译得不准确,或是添油加醋,产生了很多歧义。

财新主编王烁在讲天津爆炸案的时候写过一个评论,说为什么会爆发灾难,因为所有的链子都掉了。这一观察也适用于战争中的灾难。日本入侵珍珠港,自己都觉得是冒险,但山本天生就是个赌徒。最令人感慨的是,美国居然直到最后一秒钟都没有意识到日本人正在逼近。在这个过程中掉了无数链子,有无数次,情报明明可以清楚地提示美国人,日本就要偷袭珍珠港了,但每一次都被官僚体系中的愚蠢、狭隘、懒惰拖延,这才酿成了悲剧。

回顾这段历史,不由得让人感慨,侵略战争从根本上讲就是决策错误。哪里有非打不可的战争?战争往往是由误判和冲动造成的,而不同派别内部的勾心斗角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漂移不定,不知漂向何方。

 

如果一个社会里,贫富分化的趋势不断自我强化,到最后1%的人拿走99%的财富,留下99%的人无立锥之地,这个社会是否还值得人们珍惜和呵护?(摘自《先放一把火》)

三分之一中国年轻男性将死於吸菸

Image新研究警告,要是中国20岁以下的年轻男性再不戒菸,将有1/3因为吸菸过早死亡。此研究指出,1/3的中国男性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开始吸菸,其中半数也将因吸菸而死。
本研究由牛津大学丶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完成,研究者进行了两次相距15年的全国性研究,调查对象多达数十万人。2010年,中国约有100万人因吸菸而死;但研究者指出,若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到了2030年,数字将增至每年200万人,而且多为男性。中国男性超过半数吸菸,但只有2.4%的中国女性会吸菸。

不过,研究的共同作者佩托(Richard Peto)表示,如果能说服民众戒菸,情况就有机会改善;他说,「阻止这波大型死亡之潮的关键就是戒菸,如果你是年轻人的话,那就是不要开始吸菸。」

在中国,很多男性在用完餐丶放下筷子後,就会开始点菸。也难怪中国这麽难禁止在公共场合吸菸,因为关系常常是在一片烟雾中建立起来的。昂贵的香菸是礼品,平价品牌的香菸除了非常穷的人之外都买得起,每包只要2.5元人民币。

在这样一个吸菸深植於日常生活的国家,知道吸菸之害的人并不多。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有25%的中国成人讲得出吸菸对健康的坏处,例如肺癌丶心脏疾病等。因此,只有10%的中国吸菸者主动选择戒烟,或许并不令人意外;许多人是因为健康状况实在太差,不得不戒烟。

已发展国家的吸菸率下降之际,中国的吸菸率却在上升,因为香菸变得更容易取得,消费者也变得更为富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菸品消费国,占全球总量的1/3;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菸品制造国。

中国有超过3亿人吸菸,约为总人口1/4,吸菸者平均每天抽22根菸。官方对此相当担忧,北京甚至推出了公共场合吸菸禁令;然而,吸菸十分普遍,加上菸品带来的税收相当可观,使得相关措施并没有太大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以全球而言,半数吸菸者是因为吸菸而死。

玩忽悠美国哪是中国的对手?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江濡山

TPP何忧之有?玩忽悠,美国哪是中国的对手?现阶段,中国最大的问题和隐患在国内而不是国际,在内政而不是外交,集中心智、集合能量、集约资源把自家内部的事情办好了,一个直挺挺站起来来的国家,自然会招致敬慕,欲速则不达!

国庆节“电击”国人神经的三件事国庆节“电击”国人神经的三件事

闹心的国庆长假终于结束了,人们纷纷拖着疲惫的身子和稍显恐惧的心态,该回国的恋恋不舍地归国了;该回家的晃晃悠悠地回家了,该上班的昏昏沉沉地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稍稍回味一下,我觉得这个国庆节有三件事,深深刺激了国人高度活跃而敏感的神经细胞,以至于整个国庆节期间,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被这三件事的资讯堵住双眼。

首先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大奖。屠呦呦本人似乎很淡定,而国人却“疯了”,对现行体制、科技制度、院士政策及潜规则的声讨潮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情的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已经扇了“形式主义的科技创新体制”一个嘴巴,全民过渡的舆论“踩踏”也没有太多意义,真正需要反思和面对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到底应该如何扒掉那些故作玄虚、虚伪无度的中医界的很多混世魔王的假面具,真正用科学思维及态度对待博大精深的中医和中医药。

说实话,由于利益使然,在中医这个行当里浑水摸鱼的人实在太多了,“迷信做法+中医”、“中药制剂+偷加西药”、“忽悠祖传+秘方”、“虚伪把脉+偏方”、“特异功能(气功)+草药”、“自封名号+摆谱”、“西医治病+中药挣钱”等等“盈利模式”比比皆是,把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搞得乌烟瘴气、面目全非。最终的结果是:不仅搞臭了中医中药的国际名声,而且导致相信中医的国人也越来越少。该到为中医及中药事业科学发展正本清源、升级传承的时候了。

与这一浪潮相呼应的则是奥巴马政府一直努力“孕育”的TPP呱呱坠地。此举仿佛在中国上空炸了个响雷,一下子把海内外华人的脑神经线圈炸炸短路了,火花四溅,中国政府似乎很淡定,国人却心里发毛、心慌意乱,又是一浪又一浪对中国执政党及政府的责备,从外交政策到内政策略,翻来覆去地数落好几遍。

我不是说中国现行的体制和政策坏到不需要全民责备的状态,而是认为任何责备和指责都没有意义,大可不必这么神经紧张兮兮滥发牢骚、无效责备,而是要思考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任何国家领袖、政府、财团及每个人,如何顺势而为?凡事都要看大势顺大势,现阶段全球的大势就是:以全球社会网络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战后形成的全球利益格局和全球社会及生产分工,正在重新定位国家、民族、财团,乃至每人人的角色,任何强大的主权国家和任何牛逼的国际财团,都无法抵抗全球化的力量及其运动规律。

这样的力量会逐渐扒开全球社会及经济活动的所有阴暗面,会把全球贸易壁垒一层层逐渐剥掉,这是上帝的力量,不可阻挡。你是一个中国男人,与一位乌克兰女子两厢情愿结合在一起,谁能干涉?我是一家越南小企业主,与美国某个大财团两厢情愿地合法做生意,谁又能阻止得了?这是大趋势。

所以,WTO[微博]也好TPP也好,欧盟也好、东盟也好,政治家们作秀的成果,可以服务于支持率和选票,也可以暂时有效,但是改变不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前行的方向。因此,TPP何忧之有?玩忽悠,美国哪是中国的对手?现阶段,中国最大的问题和隐患在国内而不是国际,在内政而不是外交,集中心智、集合能量、集约资源把自家内部的事情办好了,一个直挺挺站起来来的国家,自然会招致敬慕,欲速则不达!

第三事就是:国情期间高速路和旅游景点暴堵,特别是自驾车出游者大部分时间是:堵在路上、闷在路上、挤在景点。特别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全国高速路上车虫为患,仿佛世界末日降临。

我听半导体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资讯称:这个国庆节大概有7.5亿人出行旅游。我觉得发布这个信息的机构脑子进水了,七点五亿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中国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出动旅游了,这意味着整个国家发疯了;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有4-5亿左右的人口处于旅游流动状态,国家就不正常了。

因此,我的定论是,这么多的人口出动旅游,其实是一场灾难。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三个需要严肃正视的问题:一是中国国民的消费心理及诉求结构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二是大旅游大消费产业如何科学规划、稳健发展?三是大规模人口出行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应对?

总之,以上三件事所引发的资讯爆屏,至少说明:整个中国民众的心理处于极度的压抑和脆弱状态,整个国家的管理运行处于低效运行、甚至局部失效状态。

说实话,一种难以言表的无形的恐惧似乎在慢慢逼近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有头脑清醒的国民,那就静心反思一下:处于社会大转型期的、仍深陷自我改革泥潭的中国,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和机遇?中国到底在向那个又该向哪个方向前行,每个家庭每个人,到底应该怎样健康快乐地活下去!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政府及财团大型投资项目顾问,产业项目风险及可行性评估专家。)

聶隱娘獲紐時背書 北美造勢展開

挾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氣勢,「刺客聶隱娘」16日起在北美 20多個城市上映。「紐約時報」盛讚導演侯孝賢融合幻想與現實,「聶」片植基武術,但意境及景搭讓它更像是一幅畫。

侯孝賢今起到18日展開訪美宣傳行程,首站出席紐約影展首映,緊接是舊金山及洛杉磯,為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造勢。

侯孝賢首部大型武裝片「刺客聶隱娘」,明、後兩天在紐約影展公映,接著在北美各地上映。從紐約影展公映門票秒殺,甫開賣即搶購一空,看得出美國影迷對侯導的期待。

這次在文化部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及洛杉磯台灣書院支持下,侯導首站除應邀參加紐約影展主辦的年度大師講座外,還有「刺客聶隱娘」在影展期間的2場公映。

「聶隱娘」不但將代表台灣角逐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已獲得第52屆金馬獎11項提名,侯孝賢還獲頒了「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紐時報導,「聶」片是侯孝賢首度執導的武俠片,啟發於他自大學時期執迷的武俠故事。他透過Skype及翻譯告訴紐時,「喜歡這些(武俠)短篇故事,是因為他們既幻想又是現實」。

「聶」片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的同名作品,講述武功絕倫的女刺客,糾結在殺人與否之間的精采故事。由舒淇、張震、阮經天、謝欣穎、許芳宜及日本男星妻夫木聰主演。

蔡英文8年來第一個出席國慶大會典禮的民進黨主席

國慶大會今天上午登場,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是8年來第一個出席典禮的民進黨主席,她和可能出馬競選總統的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朱立倫隔鄰而坐,兩人互動熱絡,數度交談。

總統參選提名可能遭取代的洪秀柱進場時,掛著笑容,一一和朱立倫、蔡英文握手,蔡英文還一度把手搭在洪秀柱肩上,洪秀柱之後也回頭拍了拍蔡英文的手,一掃選戰煙硝味。

由於民進黨人士過去出席國家活動時 ,多半不唱國歌,或者跳過前兩句歌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因此蔡英文這次出席國慶大會,一舉一動備受矚目。

典禮進行後,蔡英文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至於是否唱國歌,由於電視畫面上她被前國民黨主席連戰擋到,因此未能確定;而根據媒體報導,蔡英文在日本受訪時表達屆時會唱國歌。

蔡英文典禮前受訪時說,希望未來在野黨是不是參加國慶這個議題從此不再是議題,也希望不論選舉進行到什麼程度,國家都能保持團結狀態。

蔡英文今天早上約9時15分抵達總統府前參加國慶大會,是近8年來第一個參加國慶的民進黨主席,因此備受關注。

蔡英文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現在面臨的是一個很困頓的環境,外在和內在挑戰非常多,這是一個國家應該要團結的時候,希望在國慶日大家都能來參加。

她說,參加國慶是一方面希望在野黨是不是參加國慶這個議題從此不再是議題,另一方面國家開始有團結的氣氛,大家可以團結起來保護台灣最珍貴的民主和自由。也希望不論選舉進行到什麼程度,國家都能保持團結狀態。

根據規劃,蔡英文坐在朱立倫和親民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旁邊,後面是立法院副院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

推特下周或裁员

科技新闻网站Re/code今天披露,推特(Twitter)回锅不久的执行长杜锡(Jack Dorsey)厉行组织瘦身,策略赢得用户青睐,下周将裁员。

media

根据Re/code,推特这波裁员将是全面性,工程师恐怕也无法幸免。推特员工人数约4200人,其中工程师约占了一半。 Re/code的报导引述匿名消息来源,而推特拒绝发表评论。
推特寄望共同创办人杜锡重新任执行长后可以提振成长。
杜锡今年6月任临时执行长,上周坐正,同时也兼任他所创办的数位支付公司Square执行长。

 

南京大屠杀资料入世界遗产

medi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墙

据日本《每日新闻》当地时间10月10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0月9日决定,将中国申请的南京大屠杀有关资料认定为重要历史文件,并决定登录为世界记忆遗产。

对于中国来说,其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主张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对日本来说,一贯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安倍政府及支持安倍的右倾历史学家们面临着重大挑战。

2014年2月,南京市档案局首次向媒体公开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罪行。

此次公布的档案资料共183卷,包括大屠杀期间慈善团体掩埋尸体、救济难民情况统计;公布的珍贵资料将之前的5组“南京大屠杀史档案”一起,第三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在2011年,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就启动“捆绑申遗”,共有形成于1937年至1948年间的5组档案,列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分纸质、照片、胶片三类。2012年8月13日,南京市第二次启动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遗”工作。

对抗气候变迁 开发银行年增150亿美元经费

官员今天指出,包括世界银行(WB)在内的开发银行誓言2020年以前,每年额外支出150亿美元用以对抗气候变迁,拉近原先的1000亿美元目标。

世界银行表示,对抗气候变迁经费将增加1/3,年度经费高达290亿美元。

法国财政部长说,其他开发银行,包括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和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之前已提出类似承诺,合并新增150亿美元。

商务部-开展好驻外经商机构党风廉政建

近日,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高虎城主持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个专题有关内容,进行第五次专题学习研讨。

  会议指出,要深化对专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做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驻外经商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要进一步查漏补缺,整改落实,开展好驻外经商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真正扎紧制度“笼子”。各责任单位要全面梳理驻外经商机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深入排查廉政风险,查找问题,提出对策,把工作做实、做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驻外干部队伍。定期开展巡回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将专题教育落到实处。要逐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推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

  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重要的是解决好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的问题,确保手中的权力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权力观,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