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臭醒 异味笼罩半个江苏无锡城

 

 

異味籠罩半個江蘇無錫城

(中央社15日电)中国江苏省无锡市近半个城区最近弥漫着浓烈异味,许多市民「半夜睡着了都能被臭醒」。当地环保部门说异味来自一家企业,但未说明异味是否有毒。

综合中共人民网等媒体报导,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市近日「臭气熏天」,前两天开始不断有市民在网上抱怨,太湖旁的滨湖区「臭的像掉在粪坑里」。

当地媒体说,从蠡湖(太湖延伸至无锡市的内湖)一直到市中心都有异味,「大半个无锡城都被臭气笼罩」;更有市民担心异味有毒,「窗户都不敢开了」。

无锡环保部门昨天表示,异味来自於当地一家海藻水分离技术企业。这家公司13日未经批准进行蓝藻藻泥处置利用实验,产生臭气,已责令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予以行政处罚。

不过,知情人士质疑,中国「十一」长假前就有此类投诉,怀疑这家公司是「替罪羔羊」。

更有网民表示,臭味由来已久,「每天都是晚上6点多开始排放这股臭味,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几年了」。市民表示,最近气压低,异味扩散得慢,「不然根本没人关注」。

涉事的企业则说,散发的气体没有毒性,只是臭味,「就像家里炒菜,韭菜有韭菜的味道,白菜有白菜的味道,蓝藻本身是植物,在处置过程中也有味道。」

无锡环保部门仍未就异味是否有毒明确回应,只说检测结果还没出来。

网民则对此很不满,「有臭味就是有毒性」,质疑「检测数据这麽慢吗?」还有人要求直接叫停这家公司,「如果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岂不乱套了?」

 

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出现裂缝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权之际,中国对叙利亚的立场引发关注。

中国尽管需要石油,但习惯上对中东事务保持低调。对于叙利亚危机,北京重申反对武力解决,与其传统的安理会伙伴莫斯科拉开了距离。

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日前发表社评称,解决叙利亚问题无须“冷战桥段”。该报还谴责美国与俄罗斯在叙利亚重新展开冷战抗衡,说“美苏在第三国领土上动用外交、经济、军事等种种手段,就扩大自身影响力展开针锋相对的博 弈,这是冷战的陈旧桥段。”这个社评的署名钟声,意思可能代表“中国的声音”。

然后这个声音以道德教育口吻指出,世界进入21世纪了,人们的头脑总该也进入21世纪吧!传统上,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总是站在莫斯科一边,但是这篇中共党报的社评显示北京与莫斯科这两个伙伴之间出现了裂痕。中国似乎与俄罗斯武装干预叙利亚的做法拉开距离:社评最后说,叙利亚已经见证太多无辜者蒙难, 只有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才是最符合叙利亚人民利益的。

media此前,叙利亚总统特使夏班10月12日访问北京,她会晤了中国外长王毅,向中方介绍大马士革的立场。王毅提出对叙利亚局势的三点主张:一是国际反恐 应该形成“合力”;二是尽快启动政治谈判解决叙利亚危机,三是缓解人道危机是当务之急。王毅还说,中国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叙利亚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 整,支持叙利亚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夏班表示,叙方赞赏中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欢迎中方继续发挥作用。

金正恩或被送上国际刑事法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合国消息人士10月13日对韩联社记者表示,韩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从上周末开始 起草一份“朝鲜人权决议草案”,其中包括联国去年通过的朝鲜人权决议内容,即把朝鲜人权问题和侵犯人权的“最高责任人”移交国际刑事法庭(ICC)审判。 韩联社没有提到的是,这个草案可能被中国和俄罗斯否决。

media

这个朝鲜人权决议草案并没有指称金正恩的名字。对此,韩联社引述另一消 息人士解释说,按惯例,联合国向国际刑事法庭提交决议案时,不写明侵犯人权的“责任人”的姓名,因为在调查过程中,责任人可能增加。该报道说,可以肯定的 是,今年联合国的决议案提及的“最高责任人”指的就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习近平访英 查尔斯将缺席国宴

英国查尔斯王子的办公室今天表示,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来访时,王储将不出席国宴。

查尔斯将与习近平举行「一对一会谈」,但将不出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持的宴会。

习近平的访英行程本月20日起跑,查尔斯官邸克莱伦斯宫(Clarence House)发布声明强调,查尔斯届时和习近平伉俪将有充分时间相处。

media

美促陆释放维权律师张凯

 

 

 

維權律師張凱

(中央社华盛顿14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今天再度呼吁中国大陆,释放1名在与美国宗教自由研究特使会面前,被捕的基督教维权律师。

美国国务卿凯瑞(John Kerry)与无任所大使塞波斯汀(David Saperstein)发布宗教迫害报告时,敦促北京释放律师张凯。

凯瑞告诉记者:「我敦促释放因和平表达与行使宗教信仰,在世界各地遭羁押或下狱的男性与女性。」

「其中包括中国基督教人权律师张凯先生,他8月底排定与塞波斯汀会面,但就在会面前遭到羁押,目前行踪不明。」

塞波斯汀8月20至28日造访大陆拜会官员与维权人士,这是国务院发布年度全球宗教自由报告前的准备工作之一。

塞波斯汀发布报告时表示,大陆政府「控制比较轻微」的领域,宗教社群蓬勃发展,但某些地区正在遭到严厉取缔。

 

美国用餐习惯革新 大型集团废除小费

 

 

美國用餐習慣革新 大型集團廢除小費
(中央社纽约14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一家拥有纽约曼哈顿数家评价最高餐厅的餐饮集团今天宣布,将采取堪称创举的一步,将停止向客人收取小费。

路透社报导,餐饮大亨梅尔(Danny Meyer)旗下的联合广场餐饮集团(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将从11月底实施这项新政策,让集团的餐厅与和欧洲丶亚洲等世界其他地区的用餐习惯一致,这些地方或者没有小费,或者顶多意思意思而已。

集团声明表示,「经过深思熟虑与全公司内部讨论後,」决定采取这项创举。集团包括格雷莫西小酒馆(Gramercy Tavern)与联合广场咖啡(Union Square)等,数十家人气门市雇用大约1800人。

集团说明「许多法律规范…决定餐馆里哪些职位可能或可能无法分到小费」,因此即使厨师丶订位人员和洗碗工贡献良多,却遭排除在外。

这项免小费政策将在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内雅致的格雷莫西小酒馆(Gramercy Tavern)率先开跑,集团其他餐厅,包括义大利餐馆小猪(Maialino)等,将在未来这一年陆续改成不收小费。

 

美知名天文学家涉性骚扰 辞去加大教职

 

 

美知名天文學家涉性騷擾 辭去加大教職
(中央社14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1名被控多次性骚扰的知名天文学家,今天辞去其任教的加州大学教职。加大教职员和学生先前批评校方处置太过宽松。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今天发布声明,证实教授马尔希(Geoff Marcy)已经辞职。声明还说,调查发现马尔希的行为「卑劣,不能原谅」。

声明写道:「我们认为这样结束非常适切,立即接受了他的辞呈。」

马尔希因行星相关研究获得肯定,曾被认为可获诺贝尔奖。

他涉嫌於2001至2010年间多次性骚扰女学生,涉及的不当行为包括伸出咸猪手丶亲吻等。

马尔希涉嫌性骚扰的消息去年传出之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着手调查,接着对马尔希制定严厉的行为守则。

但教职员与学生不满加大没开除马尔希,马尔希的同僚当时还写信给校方:「我们力促加大柏克莱分校重新评估对马尔希的处置。他的行为已违反加大的性骚扰政策。」

 

安卡拉“人肉炸弹客” 被锁定

上周六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制造连环爆炸案的恐怖份子,已经被土耳其警方通过DNA确认。
据 《每日电讯报》周三报导,土耳其警方确认,“人肉炸弹客”之一是尤努斯.埃姆雷.阿拉古(Yunus Emre Alagoz), 他的弟弟阿卜杜勒-拉赫曼(Abdurrahman ),今年7月份在土耳其靠近叙利亚边境的城市 苏鲁克 制造了炸弹袭击,导致33人死亡。第二个 “人肉炸弹客”名叫奥姆尔.丹尼斯.杜达尔(Omer Deniz Dundar)。
上周六在土耳其的和平集会上发生的大爆炸,导致97人死亡,几百人受伤。这是土耳其现代史上遭遇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袭击。这次攻击被认为跟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但是该组织声称不是他们所为。

朴槿惠访美NASA哥达德太空中心

 

 

朴槿惠訪美NASA

(中央社首尔15日专电)正在美国访问的南韩总统朴槿惠14日下午访问位於马里兰州格林贝的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

这是南韩总统第2次访问NASA的太空飞行中心,前一次为1965年朴槿惠的父亲丶南韩前总统朴正熙访问位於佛罗里达州麦里特岛的甘乃迪太空中心。

南韩联合新闻通讯社指出,朴槿惠於当天听取了NASA正在推进的火星探测计划,参观了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正在研发的尖端设施。

朴槿惠还听取了参与韩美航太合作项目的研究人员有关韩美在月球探测丶通讯丶卫星研发等领域的合作现况简报,她期望两国进一步加强航太领域的合作。

青瓦台当局表示,朴槿惠访问哥达德太空中心旨在推动两国全面加强航太领域的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开辟韩美同盟新篇章。

 

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吗?

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吗?

Cat(图源:Pixebay)

人们通常认为猫对人类是无感的,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美国奥克兰大学的玛丽亚高文和珍妮弗封克,对12名猫主人和他们的猫进行研究,发现猫能阅读人类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人类的情绪而改变自身的行为。

狗能察言观色早已不再稀奇,然而对於猫是否也具有这项能力却认知甚少。奥克兰大学玛丽亚高文和珍妮弗封克的针对12名猫饲主与他们的猫进行两项实验,发现猫能对人类不同的说话语气和肢体语言,比如微笑或皱眉,有着不同的反应。

这项实验不但显示猫有能力阅读及反映人类情绪的表情,同时还暗示着,猫对人类是感兴趣的。在此之前,有另一份实验报告显示相同的结果。在该实验中,面对具潜在威胁的物品时,79%的受测猫会将视线落在主人与陌生物品之间,并根据主人对该物品释出的正负面情绪,作为它们下一步行动的参考。

「人们总是希望他们养的猫能了解他们,并给予回应,」封克说,由於猫的情绪反应都是很细微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时间。「无论如何,我们的工作成果显示,猫并不像人们之前所控诉的—自私而冷漠。」
至於猫的情绪反应为什麽不如狗明显,专家推论可能与被驯养的历史有关,狗在3万年前就被人类驯养,但猫被驯养的历史大约只有1万年。对於狗的心理行为,已有很丰富的研究结果,但猫却不然,仍待更多研究让人们一窥它们的内心世界。

(来自:奇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