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汁的保健功效及最佳飲用時間

蔬菜汁的保健功效及最佳飲用時間

(图:Eatsmarter.de)

1丶圆白菜汁

圆白菜对於促进造血机能的恢复丶抗血管硬化和阻止糖类转变成脂肪丶防止血清胆固醇沉积等,具有良好的功效。另外,还有助於增强人体内白细胞的杀菌力和抵抗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

2丶胡萝卜汁

每天喝上一定数量的鲜胡萝卜汁,能改善整个机体的状况。胡萝卜汁能提高人的食欲和对感染的抵抗力。哺乳期的母亲每天多喝胡萝卜汁,分泌出的奶汁质量要比不喝的母亲高得多;患有溃疡的人,经常饮用胡萝卜汁可以显着减轻症状。

3丶黄瓜汁

在医学家排列的黄瓜汁医用价值表上,其利尿功效名列前茅。黄瓜汁在强健心脏和血管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黄瓜汁还可使神经系统镇静,并能增强记忆力。此外,黄瓜汁对牙龈损坏及对牙周病的防治也有一定功效。

4丶番茄汁

医学专家认为,每人每天吃上2个番茄,就可以满足体内一天维生素C的需求。番茄含有大量柠檬酸和苹果酸,对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大有裨益,可促进胃液生成,加强对油腻食物的消化。

最适合饮蔬果汁的3个时刻

1丶每天早晨一杯蔬果汁有助精神舒畅,增加活力及稳定血压并帮助排便。

2丶两餐之间或饭前半小时,也是饮用果汁的最佳时间。

3丶蔬果汁丰富的果糖能迅速补充体力,而高达85%的水分更能解渴提神,所以运动後是蔬果汁的又一最佳饮用时间。

(来自:养生健康网)

成功者不在乎這7件事!

Event成功人士的7個不在乎:

1、成功的人不在乎自己的年齡——不管是太老還是太年輕

不管你現在幾歲,年齡真的只是一個數字,它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也不能說明你是誰、該做什麼。想想年輕的成功企業家,難道他們的年紀說明他們什麼都不會嗎?

Bradberry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我還記得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台上的教授給我們一個忠告:「你們還太年輕了,別一畢業就去公司給人家當顧問,行不通的。還是先去外面晃一晃吧,了解一下情況,才有被咨詢的資格。」然而坐在台下的我,正在替我的客戶解答疑問。

「人們總是告訴你,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不要管他們。只要跟隨你的心,聽從你內心的想法,而不是你所居住的這個驅殼,這個帶著年齡符號的驅殼。」Bradberry說。

2、成功的人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們

如果你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總是源於他人對你的稱讚和看法,你要小心了——很可能你一直以來都被人牽著鼻子走。儘管要完全忽視別人的想法不太可能,但至少試著做到別完全聽信別人說的話,不要總是寄希望於別人的肯定。就像那些成功人士所想的,在乎別人的看法根本就是費時費力的事情,不划算。當他們認為自己在做對的事的時候,他們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即使身邊的人可能都反對。你的價值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更不用靠別人用嘴巴說出來。

3、成功的人不在乎毒舌和小人——他們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功人士深深相信這個道理。

想想下面幾個例子——賈柏斯的好搭檔史蒂芬·沃茲尼克和他是鄰居,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是預科學校的同學,而Google的謝爾蓋·布林和賴利·佩吉則是大學同學,他們在斯坦福就認識了。成功的大公司,很多都是由完美的組合打拼出來的。

你身邊的人如何?你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對自己的狀況經常感到不滿意,有時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看看身邊都是怎麼樣的人吧。就像好的人能幫你一把,壞朋友卻能拖你下水,讓你對生活倍感壓力,失去信心。如果整天把自己放在一個負面的環境裡,是不可能成功的。

4、成功的人不在乎恐懼

「恐懼」只是一種感覺,你越想,它就越盤繞在你的心頭。要不要怕,真的只是一種選擇。成功的人總是略過心裡的恐懼感,勇敢地挑戰,最後,他們會為自己成功戰勝恐懼感到十分驕傲。

「別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Bradberry說,「我常聽人說一句話:「最糟能怎麼樣?又不會殺了你。」可是,最糟的狀況往往不是「死了」,而是活著,卻沒有靈魂。」

5、成功的人不在乎負面想法——他們會遠離

生活不會總是如意。當事情發生時,成功人士不會花時間抱怨和懊惱,相反地,他們總是抱著感恩的心,感謝每一件值得的事。這樣正面的想法往往也讓他們很快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繼續走下去。

如果身邊正好有一個很愛抱怨的人,成功的人通常會選擇遠離他們。這就好像旁邊有人在吸煙,難道你會在那呆一下午,把他的二手煙全部吸進來?當然不會了,當你發現他在吸煙的時候,你就知道要遠離他。

所以,下次當身邊的人在抱怨的時候,你要麼走開,要麼反問他一個問題:「那你打算怎麼做?」通常,他們不是直接閉嘴,就是停止抱怨,開始講一些比較實際的想法。

6、成功的人不在乎過去和將來

就像恐懼,「過去」和「將來」只是你的想像,而不是現實。無論你對過去如何愧疚,對將來有多不安,都不能給現在的自己帶來什麼好處。活在當下吧,就像成功的人所做的那樣。如果不能完全地擁抱現在,要怎麼擁抱更好的將來?

如果覺得有困難,Bradberry指出,有2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活在當下:

1)接受你的過去。如果不和過去妥協,它會一直糾纏著你,甚至改變你的明天。

2)未來本來就是未知的,接受這個觀點,不要整天胡思亂想,憂慮不會有任何幫助。就像馬克·吐溫說的:「憂慮就是還一個你根本不欠的債。」

7、成功的人不在乎主流媒體怎麼看這個世界

打開電視就會看見新聞台每天充斥著負面消息:戰爭、災難、恐怖攻擊、政治經濟動蕩……我們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認為「現在經濟好像真的非常不景氣」或「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可能吧。誰知道?但是與其擔心這些,不如好好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成功的人就很明白,不要去憂慮那些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能控制的、更有用的事情上吧。努力提升自己,改變身邊的人、事、物,或許有一天,這個世界也能被我們一點一點的努力變得更美好?

請記住:成功取決於你的想法和心態。別在乎不該在乎的,別讓看起來可怕的阻礙拖住你前行的腳步。

美式风格 Tommy Hilfiger2015秋冬男装造型录

美式风格 Tommy Hilfiger2015秋冬男装造型录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休闲时装品牌Tommy Hilfiger,设计简单、具设计感、舒适,在颜色或材质使用上都有浓厚的美式生活风格,从品牌创始人Tommy Hilfiger先生自身出发,品牌讲求刻画典型的美式经典风格,同时亦保持有型有款的格调。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品牌在近期发布一辑2015秋冬男装造型录,虽以黑白灰、深蓝、卡其等色调为主,少了张扬色系赋予的青春动感活力,但Tommy Hilfiger沈稳而帅气十足的节奏依然步履未停。不仅仅是款式以及风格沾染有浓郁而正宗的美式气息,就连层次搭配也是尽显自然简洁风情,流露出轻熟男 对时尚的高标准、高要求,同时更是赋予生活以高品位,值得参考。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图片来源:fashionbeans)

異於常人的7個成功特徵

Event每一個master achiever身上,都有以下這7個特質。努力培養自己,你也能成功!

1、渴望成功

Master achiever總是渴望成就感。當他們在意想不到的領域上獲取成功時,會激動異常,並充滿動力地期待下一次挑戰,下一次成功,越做越大。「成就」就是他們的動力。

另外,他們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總是自信地將自己視為「精英」。他們當然也失敗過,但絕不會垂頭喪氣,反而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燃料」。

他們永遠看到的是「可能」,不是「不可能」!

2、強大的內心,即使害怕也硬逼自己向前走

成功的人不會在恐懼面前逃跑,也不會活在恐懼之中。跟大多數人不同,他們選擇直接面對恐懼。

你以為他們不會怕?錯了,他們當然會怕!怕的程度不亞於普通人!!只是他們清楚地知道,「恐懼」和「懷疑」是成功的兩大仇敵;這兩樣東西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不是客觀的事實。所以,怕歸怕,他們還是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然後開始瘋狂地工作,直到事情開始好轉。直接面對恐懼的方式,就是用「行動」作盾牌,當利刃,就是逼自己走入那個「恐懼」之中。

3、屹立不搖的信念

Campbell指出,master achiever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事業、使命、目標,相信他的客戶。因為他們知道「相信」的力量——只有相信,才會實現。反觀那些碌碌無為的人,生活永遠盲目、空洞。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沒有任何深刻的信念。

4、總是「準備好了」

成功的人永遠不會拖拖拉拉,做準備總是比一般人早得多。即便是再小的會議,他們也不可能毫無準備就出席。即便是任何一筆交易,他們都仔仔細細地研究一番,才決定要不要成交。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總是用盡努力確保自己的團隊領先一截,讓自己做精英中的精英。

Campbell指出,充分的準備是自信的來源,是確保工作正確、決策精準的關鍵,也是成為好主管的必備條件。

5、不斷地學……學……

Master achiever永遠充滿好奇心,非常好學。他們不會對自己知道的洋洋得意,相反,他們總覺得自己懂得不夠多。止步不前,就等於是退步。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激蕩出更多、更有創意的想法,讓自己突破再突破。

6、對自己超級負責

Campbell指出,自制力強的人往往是成功的人,因為控制自己是最難的。他們把自己看作是能不斷受影響,不斷被改造,不斷提升的人。即便失敗,他們也不會責備任何事,只是理性地分析失敗的原因。他們永遠富有責任心,永遠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該怎麼做。

7、從失敗中「提煉」價值

Master achiever很清楚,成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某種從天而降的好康。除了期待好運之外,他們也期待挑戰和失敗。不論是多壞的事,他們都能把它當做是人生的教材,督促自己不斷進步。就像淘煉金子一般,不斷烤,不斷煉,直到閃閃發光的那天。

別對空氣發怒!能改變困境的,只有你自己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出自《孟子.公孫丑》。真正的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一個年輕的農夫,划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農夫發現前面有一艘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艘船就要撞上了,但那艘船並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 你這個白癡!」農夫大聲地向對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儘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艘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啊? 這麼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只是一只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小故事.大啟示

在多數情況下,當你責難、怒吼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只是一隻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絕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和挑戰,你的反應是怎樣的?

我們常常會聽到員工抱怨上司太過苛刻,主管抱怨下屬不夠用心工作,媽媽抱怨小孩不夠聽話,孩子抱怨媽媽不理解自己……而抱怨之後,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會變得更糟。

其實,不抱怨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最重要的覺知,抱怨是送給自己最糟糕的禮物。不怨天,不尤人,讓我們的生命進入更良善的循環。

有趣统计,加拿大父母首重孩子的幸福中国重学历

有趣统计,加拿大父母首重孩子的幸福中国重学历

日前,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对太平洋两岸的家长所做的一项国际性调查显示,在认为哪些方面对孩子最重要这一问题上,亚洲与加拿大的家长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简而言之,加拿大的家长把孩子的幸福感放在首位,而亚洲的家长认为获取更高的教育程度最重要。

受访的加拿大父母中,认为孩子的幸福最重要的家长占78%,而这一数字在印度的父母中下降为49%,在马来西亚父母中下降为52%,在印尼父母中为 56%,在新加坡和台湾的父母中为61%,香港父母中为58%,中国为63%。同时,相比于亚洲的家长,加拿大的家长并不认为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程度很重 要,只有48%的家长认为孩子要实现人生的目标需要大学毕业,24%的家长认为需要硕士学位或更高。

相比之下,印度91%的受访家长认为需要大学毕业,88%的受访家长认为更高的学位是必须的。持同一观点的印尼的家长比例分别为96%和67%,马 来西亚的家长比例分别为92%和65%,中国的家长比例分别为97%和52%,新加坡的家长比例分别为90%和40%,香港的家长分别为85%和40%, 台湾的家长分别则为84%和37%。

(来自:中国禁文网)

欧美用餐礼仪不同

欧美用餐礼仪不同


同样是西餐,欧洲和美国用餐礼仪也有些许不同。(视频截图)

现今越来越多的华人去欧美出差、留学、旅游等。东西方文化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用餐。欧美正式用餐方式非常讲究,礼仪也比较复杂。西餐礼仪主要分为两种,美国式或是欧洲式。形象顾问Kimberly Law在其视频上就两种不同方式做了简单介绍和示范。

1.餐巾的使用

无论是美式还是欧式,用餐时都会有一块餐巾放在盘子上。通常餐巾分大、小两种不同尺寸,小的是午餐用,而大的则是用在晚餐。

对于小餐巾,可以全部打开放在腿上;而大尺寸的餐巾则应双叠放在腿上。

(视频截图)

餐巾虽然也可以围在颈上或系在胸前,但显得不大方,所以最好不这样做。使用餐巾时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但绝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2.刀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时,欧美两种方式都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叉子要面朝下使用,食指抵住叉柄,刀刃朝下,同样食指要抵住刀柄。

欧式方法:将食物切割成小块后,用叉子叉起直接放入嘴中。一些不容叉起的食物(如土豆泥),可以用刀子将食物推到叉子背上,然后叉背朝上送入口中。叉子始终都是面朝下。

(视频截图)

美式方法:切割完食物后,将刀放在盘子的右上角,然后把叉子交换到右手,叉面朝上(像使用杓子一样)将食物舀起,放入口中,而左手则要放到桌子下面,不可放在桌上。

(视频截图)

3.中间休息

当用餐还没有结束,只是想休息一下时,应将刀叉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叉子面朝下,而刀刃面向叉子。表示这盘还没有吃完,服务生不会将你的盘子收走。

(视频截图)

对于美式用餐方式,此时双手要放在桌子下面,除非要取右边的杯子和饮料或酒水。

而对于欧式,则双手可以放在桌子上,注意,只是手的部分放在桌子上。

(视频截图)

对于两种用餐方式,用餐过程中都不可以将胳膊放在桌子上,尤其不可以将胳膊肘放在桌子上。吃饭时用手支撑着头的姿势是非常不礼貌的。

4.用餐完毕

当你将刀叉并在一起,放置在盘子的右侧,表示用餐完毕。此时叉子面可以朝上,也可以朝下,而刀刃则一定要面向叉子,不可面向外侧。


(视频截图)

(来源:Vision Times)

七种消暑养生汤

七种消暑养生汤

YinEr(图:Flickr.com)

1 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綠豆湯

1
綠豆湯可清熱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國傳統的夏季解暑飲品。另外,綠豆湯中加入少量冰糖,冷藏後飲用,就是更加好喝的消暑甜品。

2 養胃生津、降胃火的冬瓜湯

2

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養胃生津,使人食量減少,促使體內澱汾、糖轉化為熱能,而不變成脂肪。同時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經常食用可保持皮膚潔白如 玉,潤澤光滑,並可保持形體健美。最重要的,冬瓜還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還可使人免生疔瘡。

3 潤肺、養顏的銀耳百合湯

3

銀耳百合湯有滋陰、潤肺、養顏、暖胃的功效,長期飲用銀耳百合湯,可以達到調理肺、脾、腎三髒的作用。

4 清熱解暑、減肥瘦身的冬瓜海帶湯

4

海帶能增鈣降鈉,利於膽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熱解暑,兩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帶湯,不但營養,而且解暑,集減肥瘦身雙重功效於一身。

5 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魚頭豆腐湯

5

豆腐的蛋白質和鈣含量豐富,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魚頭豆腐具有補虛弱,暖脾胃的功效,建議大家在做魚頭豆腐湯的時候,儘量做的稍微清淡些,豆腐的鮮嫩和魚的鮮美就會融合在一起,很新鮮。

6 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蘿蔔湯

蘿蔔湯

蘿蔔湯是冬季保健食品的首選,但夏季喝蘿蔔湯也是有好處的,俗話說,多吃蘿蔔少吃藥。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利大小便等作用。

7 消暑利腸、去風化痰的絲瓜湯

6

絲瓜性寒涼味甘甜,有消暑利腸、去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活絡、行氣化瘀等作用,還可治療大小便帶血。另外,絲瓜還是消雀斑、增白、去皺紋的天然美容劑。長期食用或用絲瓜液擦臉,能使人皮膚變得光滑、細膩,具有抗皺消炎,預防、消除痤瘡及黑色素沉著的特殊功效。

(来自:大唐网络)

任正非的危机感-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在所有传统大佬的互联网转型中,最最例外的是任正非,在小米等带来的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之下,转变得最彻底也最强悍。为什么?面对互联网冲击的时候,只有华为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努力跟上呢?很大程度上源于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他还在内部讲话中号召员工,别那么互联网冲动。面对来自互联网的汹涌浪潮,任正非又是如何调教华为这艘超级战舰,如何找到敲醒华为人的那把榔头的呢?

【第一把刀】人性之刀:战略就是活着

跟华为内部人聊,什么是任正非跟其他传统大佬最不一样的能力?有人的回答是:超级强烈的危机感。
举个例子,2001年,正是华为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情况下,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

前几年,当全国都在学习华为的竞争力时,任正非授权出了一本书《下一个倒掉的会不会是华为》。

任正非相信战略就是活着。他说:“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即便已经成为中国IT业的老大,任正非也说: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想这几年如何活下去。

任正非甚至提醒员工:超宽带时代会不会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后一场战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对我来说应该是。如果我们在超宽带时代失败,也就没有机会了。
任正非互联网转型第一关键词:班长的战争

出身于军队的任正非则敏锐地从现代战争的变化中得到了感悟:未来将是班长的战争。过去的机械化站长中,火力配置射程较近,信息联络落后,所以必须千军万马上战场,贴身厮杀,必须坚持金字塔结构的管理。

而现代战争,远程火力配置强大,是通过卫星、宽带、大数据,与导弹群组、飞机群、航母集群来实现。呼唤炮火的不一定再是塔顶的将军,而是贴近前线的铁三角。千里之外的炮火支援,胜过千军万马的贴身厮杀。

因此,当2011年华为开始大踏步地从运营商走向企业和消费市场的时候,率先成立了企业BG和消费者BG,将决策权向前线进一步前移。而当发现华为在互联网渠道的不足之后,又进一步推出了“荣耀”品牌,并赋予其独立操盘的权力。

荣耀根据中国互联网渠道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了针对性的打法,这才取得了成功。
任正非互联网转型第二关键词:自我批判

任正非说,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会注定从历史上被抹掉。”

这种自我批判精神使任正非在新业务上采取完全放权的策略,让新人做新事。

任正非为消费者BG选择了一位敢打敢拼的带头人:余承东。余承东到位的同时,消费者BG也组建了自己的执行管理团队,开始了完全不同于运营商业务的打法。2012年巴塞罗那电信展的时候,华为消费者BG搭建了一座由3500台华为手机组成、高达6米的飞马雕像,引起了现场轰动。

当然这也引起了部分老华为人特别是运营商部门的不满,因为过去华为都是低调做生意,从来没有这么张扬过。此外,余承东在微博上频频与粉丝互动,使劲地夸自己的产品,经常与苹果产品PK的那种劲头,也让很多老华为人看不惯,他们就跑到任正非那里告状。

好在任正非一直秉承着“用人不疑”的原则,也知道新业务必须用新办法,每次都是坚定地支持余承东。

当然,任正非对余承东只有一个战略要求,任正非说:我让你做手机,不是赚吆喝,是让你赚钱。你们要考虑,到底怎么赚钱?

在华为手机业务的拓展中,确实也遇到了诸多不顺。余承东大刀阔斧地砍掉了非智能手机,砍掉了90%以上的机型,大幅度地降低对运营商的依赖,据说,余承东甚至在内部说过:“我们不伺候运营商”,让运营商一度很不爽。这些动刀的行为,曾使得华为终端业务的收入直线下降。而花重金打造的Ascend D1、P1、Mate1等精品手机一开始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反响。

一时间,华为内部撤换余承东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过,任正非却坚决地支持余承东,将变革进行下去。

为什么任正非在互联网转型上也能做到狼性执行力?什么是任正非破坏性之刀?
【第二把刀】破坏之刀:放空式学习

小米的杀入,对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改变。很多公司都在学小米,但是,学的最到位的竟然是华为?为什么?

第一个关键词:放空式学习

什么意思?就是把自己完全放空再学习,就是把自己过去的内功全部散掉,再重新修炼。有一个词叫空杯,还有一个词叫归零。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或者说,不敢对自己这么狠。

这些年,颠覆式创新这个词大行其道,基因论盛极一时。那么,对于华为这样主要面向运营商的传统大公司,在做手机业务的时候就一定会失败吗?

任正非说,不一定!“大公司不是会必然死亡,不一定会惰怠保守的,否则不需要努力成为大公司。”

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但是任正非却认为只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

在手机业务上,华为全面学习小米的成功经验。小米有自己的商城,华为也开了自己的Vmall;小米有自己忠实的米粉,华为也经营自己的花粉;小米擅长做爆品,华为也集中精力推出精品手机……

从产品线上也是亦步亦趋:荣耀3C对红米,荣耀3X对小米3,荣耀畅玩版死嗑红米Note,荣耀6死嗑小米4。从营销上,小米每一个重大时点,无论是新品发布还是重要节日,都有荣耀的“截胡”或者“隔江对唱”。举个最极端的例子,4月8日是小米成立的日子,所以搞了一个小米米粉节,荣耀也在4月8号搞了一个荣耀狂欢节,简称花粉节应对小米米粉节。

任正非说要“削足适履”。面对创新,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任正非认为,只要不固步自封,敢于打破自己既得的坛坛罐罐,敢于去拥抱新事物,华为不一定会落后。他对余承东说,“你们这棵桃子树上一定要结西瓜,不能就只结桃子这一种商业模式。”

任正非在这里所说的桃树的树干,就是华为的共同支撑平台,如服务平台、维修平台、财务平台,而他要求华为的根状体系,则要分不同客户去吸取不同的营养。例如在手机领域,华为过去只有运营商直销这一种商业模式,而现在则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商和实体店销售模式,而这些都需要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在这里,开放的心态最重要,余承东做到了。

这种放空式学习,在荣耀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以致于华为荣耀的负责人刘江峰,也因此发现了互联网做爆品的秘密,自己抛弃华为的高薪,创业而去。

第二个关键词:弯道超车

可是,光靠放空式学习就能够适应新的变化,从而赶超对手吗?

任正非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面对互联网这样巨大变革的时候,传统企业除了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之外,更要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住市场的战略机会点。

还是谈到宝马与特斯拉关系的问题,任正非认为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虽然在前两项上特斯拉有优势,但是后两项则是宝马居优势,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

在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华为开始认真研究自己的战略机会点,发现材料科学方面不是自己而是苹果三星的优势,互联网营销则是小米的优势,好在自己还能够学习。

那么,华为的优势在哪里?华为人总结出来,一个是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第二个是技术整合优势。华为很早就在研发终端芯片,前些年3G刚刚普及的时候,装备了华为自己研发芯片的上网卡一度占领了欧洲上网卡80%以上的市场。

华为很好地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战略机会点。任正非曾经说过:“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

如今,任正非正是用自己强悍的榔头,重新激活了华为人略显呆滞的头脑,然后启用那些已经换过脑的华为老将,抓住了战略机会点,从而让宝马追上了特斯拉。